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人民日报环球走笔:“战争是毒品”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24日08:34
  点击播放按钮,可以“听”新闻

  美国女导演凯茜·比奇洛的影片《拆弹部队》,近日连续获得芝加哥影评人协会、洛杉矶影评人协会、纽约影评人协会的青睐,一举获得各协会的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等众多奖项,被誉为“小金球奖”的美国电影电视金卫星奖也把今年的剧情类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最佳剪辑四项大奖授予了这部票房、口碑皆佳的影片。一部取材于伊拉克战争的影片受到如此青睐,耐人寻味。

  这部关注伊拉克战争的影片选取了一个独特视角:驻伊美军一个三人爆炸物处理小组在巴格达的经历。当这个小组在伊拉克的任期仅剩39天时,詹姆斯中士来到小组,接替刚刚在拆弹作业中身亡的前任。在此后一次又一次拆弹任务中,詹姆斯异乎寻常的“鲁莽”与“冒险”令他屡屡与战友发生冲撞,又屡屡证明了詹姆斯的勇敢、果决与高超的专业水准。然而,在这种西部牛仔式的无畏背后,却难掩人性的严重扭曲、情理的深刻悖论和良知的极度困惑。

  伊拉克战争一直是弥漫在美国公众心头浓重的阴影。《拆弹部队》并没有直接触及这场战争的性质问题,但满目疮痍的巴格达街头、烈焰中伊拉克妇女撕心裂肺的哭喊、美军周围一双双充满仇视的眼睛、追在悍马战车背后抛砸石块的伊拉克儿童……一幕幕场景令人不能不联想起当年导致这场战争的弥天大谎,这使得美军在伊拉克的境遇不啻草木皆兵:巴格达街头的任何一件东西都可能是炸弹,在周围注视的任何伊拉克人都可能是敌人。影片中,在又一次经历了人体炸弹的悲剧后,詹姆斯与他的战友在悍马战车内互问“这到底为什么?”但又都茫然地摇摇头。

  在美英等国,一批前政府要员已公开宣称“即使没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伊拉克战争也是正确的”。在华盛顿阿灵顿国家公墓,第六十区内安葬着在伊拉克战争中丧生的美军官兵。墓碑上标明的阵亡原因已悄然改为“为了伊拉克的自由”,而不是当年的“为了美国的安全”。《拆弹部队》反映出的战争逻辑同样是:詹姆斯的每次舍生忘死都是为了伊拉克人民的安全。惊险故事的背后,仍然是救世主般的心态与思维定势。

  惨烈战争中的人性表现势必更为复杂而多重。《拆弹部队》对詹姆斯多重人格的刻画非常细腻:为拆除汽车炸弹,他竟然违规脱掉防护服,但独处居室时,却又戴上防护盔;他津津乐道于曾经拆除873枚炸弹和床下珍藏的诸种爆炸装置,但在主动与妻子通话时却又顿感无言;返回华盛顿在超市购物时,詹姆斯茫然若失,而当再次返回伊拉克,重新开始又一个365天时,他的脸上下意识地流露出一丝兴奋。在手拿玩具的儿子面前,詹姆斯有着一段阴郁的表白:随着岁月的流逝,生命中只有一样东西值得留恋——那就是战争。

  恰如该影片片头语所言:“冲向战斗常常令人上瘾,强烈而且致命,因为战争是毒品。”毒品既是诱惑,也是灾难。对一个人如此,对一个国家又何尝不是如此?!
责任编辑:杨笑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