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当反贪局也变“贪”时

来源:东方早报
2009年12月25日02:13
  【社会观察】

  张鸣

  2009年真是神奇的一年,什么新鲜事都出过了,有纪委办公司的,有纪委书记借“双规”敛钱的。眼看到年底,好像是在做年终总结似的,又来了一件。据《华商报》报道,陕西白水县反贪局年终制作了反贪宣传台历,一本30元,向各乡镇、学校和事业单位摊派,有钱的单位多摊,没钱的单位少摊,单位拿不起,就摊到职工头上,已经发出5000本。

  反贪局何以能摊派台历,各单位何以非买账不可?关键是反贪局手中反贪的权力。对于辖境各个单位的领导来说,只要惹到了人家,查案的大棒一挥,就够喝一壶的。在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干什么吃什么,管什么吃什么,上至领导,下至群众,历来都以为天然合理。管东西,吃东西,不管东西有权,就吃权柄,吃印把子。自然,反贪局印点台历摊派摊派,还不是小意思。人家湖南某位纪委书记,还利用“双规”的权力直接揽钱的呢,山西的某位反贪局局长,还借机纳贿呢。

  但是,人们要问,反贪局是干吗的?反贪的呀,怎么反贪的机构自己就这么贪?这就是这个事件的核心问题所在——反贪机构自己就贪,自己就利用权力敛财,身体力行他们职责所反对的一切,躬行贪污索贿背后所遵循的逻辑,这个贪,怎么能反得掉呢?

  自古以来,中国一直设立有专门针对官员贪腐从事监督的机构,人称“监察官”,或“监察御史”。这些监察官,地位低,权力大,没有别的事务,就是专门盯着官员,替皇帝严防死守。但是,我们也知道,往往开始还能监察,盯得也紧,盯来盯去,就变了味道。监察官逐渐开始利用自己手里的权力,为自己捞好处。各级官员只要打点到了,就不监察了;打点不到,就重点监察,查你个半死。于是各级官员纷纷学乖了,对监察官这厢有礼。实际上,是把自家管辖的事务所捞的好处,拿出一部分来,跟监察官分润。监察官不仅可以分润利益,还可以插手地方事务,比如自家有个什么人需要地方官安排,托付一句,事就好办了。

  就这样,监察就变成了分肥。严防死守,变成了同流合污。眼下纪委、反贪局出的问题,跟古人遭遇的难题类似。

  这个难题的解决,单靠抓作风建设,抓道德建设,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途径是要监督,一是相互监督,不能只是一家监督别家,而自己处于没人监督的境地。像这种无理摊派,受损害的一方也应该有权反监督。当然,更重要的监督,来自于人民群众。人民群众的监督,不能像现在这样,单纯靠向上级反映、向媒体反映来解决问题。如果上级不理会,媒体不敢说,什么用都没有。如果真的把人民监督和媒体监督结合起来,行之有效地开展,不再人为设置种种障碍,那么,像白水县反贪局这样的随意摊派,估计就摊不下来了。

  最后说一句,这样的摊派,实质就是以权谋私(尽管是小单位的私),就是贪污,不仅反贪局负责人要负责任,经手人也很可能不干净,很可能会拿制作厂家的回扣。据报道,白水县那么一本小小的台历,成本居然要20元?骗鬼。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赵志鹏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