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英侬表示,修复后的堆填区有沉降问题,只能兴建单层建筑物。(图片来源:香港文汇报)
中新网12月28日电
据香港《文汇报》报道,“堆填区”给香港人的联想是垃圾满布、臭气熏天的地方,但经过修复工程后,堆填区也能摇身一变成怡人的休闲康乐地。本届东亚运首面金牌诞生地——醉酒湾国际小轮车场,前身就是堆填区。
香港环保署由1997年至2006年间,为13个已关闭堆填区进行修复,现已修复当中51.5公顷的用地,可用作康乐用途,明年更有4个由堆填区改建的公园正式启用。
13个于60、70年代“服役”的堆填区,面积一共291公顷。环保署斥资13.11亿元,为有关堆填区进行修复,改善堆填区的污水排放及处理沼气问题。环保署数据显示,其中51.5公顷土地经修复后,可作为康乐用途,大部分会改建为公园、休憩处等康乐设施。
环保署表示,部分面积较大的堆填区,可作为体育场地,如面积达29公顷的醉酒湾堆填区,部分土地已批予香港单车联会,发展成为国际小轮车场,板球总会也拟在该堆填区的另一幅土地,兴建板球场;船湾堆填区及将军澳一期堆填区,则拟分别发展9个洞的高尔夫球场及足球训练中心。
环保署助理署长陈英侬说,由于修复后的堆填区存有沉降的问题,只能兴建单层建筑物,用作康乐用途更为合适。
另外,中华煤气公司申请在将军澳堆填区收集沼气转化为煤气,陈英侬透露该署最快明年初拍板,减少14万吨二氧化碳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