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别误读“行万里路”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28日10:54
  彭 薇

  近来,黑龙江一位父亲被媒体和网友评为2009年度“最另类父亲”———他给读初一的儿子办了休学,带上他“周游”全国,让其在旅行途中增长见识,经历挫折,学会成长。笔者以为,给孩子创造条件“行万里路”,可谓用心良苦,但休学游历这一另辟蹊径的做法不具有推广价值,应三思而后行。

  通过游历,孩子确实能收获很多非书本的人文、历史知识,但是以休学一年的方式来换取恐怕得不偿失。初中阶段正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黄金时期,为了游历,孩子必须中断学业,失去宝贵的系统学习时间。更主要的是,休学游历是对“行万里路”的一种误读。“行万里路”,必须在“读万卷书”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其最大价值,而让一个年仅十二三岁、知识结构尚不丰富的孩子游历学习,便很难形成深刻的人生感悟。著名地理学家徐霞客是谓明证。他在博览群书、掌握各类知识的基础上,二十几岁才踏上游历之路,终获成就。

  退一步说,要让孩子增长见识,经历挫折,也没有“舍近求远”的必要。家长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比如周末到农村体验生活,寒暑假出游等,既不耽误学业,还可让孩子慢慢“消化”体验。即便让孩子花个一年半载游历,他们也未必能经历所有挫折,不如从日常学习和生活做起,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困难和挫折,学会应对和排解。

  家长打破常规的教育方式并非第一次出现,比如作家郑渊洁让儿子辍学回家,自己写教材自己教;北大一对夫妇让孩子隐居山林,饱读经书等,这些家长的教育方式都是对应试教育的“叫板”。出现“另类家长”,基础教育需要好好反思。教育者应辩证地处理好分数与能力、课堂与实践等关系,教育目标不是将孩子培养成“考试达人”,也不是给他们设定好整齐划一的成长“程序”,在相同的模型中“加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能力为先,我们的教育才会更有说服力和信任度。 (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