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卫生部就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开通气会

来源:中国政府网
2009年12月29日17:50
  卫生部12月29日就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召开媒体通气会,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卫生部新闻发言人毛群安出席会议,介绍我国、介绍体检中乙肝病毒检测有关政策,中国工程院院士病、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北京友谊医院教授贾继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尧,介绍了乙肝防控有关知识,并回答了记者提问。

  毛群安:各位媒体朋友大家早上好,感谢大家冒着严寒来到著名的地坛医院参与关于体检乙肝病毒专题媒体通气会,我们今天非常高兴请到了四位专家和我们共同分享有关的信息,首先我先介绍一下,他们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授庄辉;北京友谊医院教授贾继东;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主任梁晓峰;北京地坛医院肝病中心主任医师谢尧。我先就体检乙肝病毒检测相关的问题给大家做一个情况的简要通报,主要是请专家就大家共同关心的乙肝病毒检测的问题回答大家的问题,因为最近一段时间,媒体也非常关注,很多记者朋友也都打电话向我们询问关于乙肝检测问题,所以在节前特意安排这一次通气会。

  毛群安:目前,乙肝病毒携带者在入学、就业时受到限制和不公正的待遇问题仍然比较突出。据了解,为妥善解决这一问题,有关部门已经对乙肝病毒携带者是否影响他人健康进行了周密认证、慎重决策,制定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有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取消入学、就业体检中“乙肝五项”检查。明确禁止将携带乙肝病毒作为限制入学、就业限制条件。

  毛群安:此次政策调整后,卫生部将进一步加强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监督,确保医疗卫生机构按照调整后的体检项目开展入学、就业体检,及时查处、纠正违反规定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的行为。

  毛群安:为医学目的而开展的“乙肝五项”检查,检查机构应严格保护体检者的隐私;为健康体检目的开展的“乙肝五项”的检查,检查机构应充分尊重体检者的选择权并保护其隐私,体检组织者不得强制体检者接受“乙肝五项”检查。有关部门还将加强对教育机构、用人单位的监督管理,督促其严格执行有关的制度,切实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的权利,及时查处、纠正违反规定,要求求学者和求职者进行“乙肝五项”检查的行为。

  毛群安:近年来,随着传染病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相关法律法规已经做出了调整,有关部门出台了保障乙肝病毒携带者公平入学、就业的政策文件。在做好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工作的同时,近年来,卫生部加大和其他部门的合作,在相关法律法规制定中不断完善对乙肝病毒携带者合法权益保护的条款。2004年修订的《传染病防治法》,2005年开始实施的《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和2007年卫生部会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下发《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对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乙肝病毒携带者、关心乙肝患者良好的氛围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毛群安:专家介绍,当前社会上对乙肝病毒携带者的误解主要还是由于人们对乙肝知识缺乏了解,医学研究证明,乙肝病毒经血液、母婴、性接触三种途径传播,不会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传染,日常工作、学习或生活接触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根据目前掌握的医学文献资料,国内外尚没有因日常工作学习、生活接触而感染乙肝病毒的确诊病例。

  毛群安:日常生活中,做到不共用牙刷和刮胡刀,坚持使用安全套等就可以避免传播。1992年,乙肝流行病调查显示,我国1岁人群的乙肝病毒感染率为9.67%,1岁至59岁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为9.75%左右。2006年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显示,14岁以上人群乙肝病毒携带率8.57%,这个表明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基本上在1岁前即已感染乙肝病毒的,主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的母亲在围产期传播造成的,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如共用办公用品、生活用品、生产工具、握手、拥抱、共用餐具、公用厕所等不会引起乙肝病毒的集中传播。专家认为共用牙刷、剃须刀等不卫生的生活习惯,可能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但是这类传播属于一种偶发传播。应该说随着人们卫生习惯的不断改进,这些现象基本不复存在,由此导致的乙肝病毒传播可以忽略不计。我们国家从2002年起,全面实施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免费接种,2006年我国五岁以下人群乙肝病毒感染率已下降到0.96%。其中,一岁人群为0.86%,这说明接种乙肝疫苗对阻断母婴传播乙肝病毒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群安:今年我国又确定对15岁以下儿童免费补种乙肝疫苗,其他人群也可以通过接种疫苗得到有效保护。

  毛群安:这就是我要向大家简要介绍的情况,下面,请媒体朋友就大家所关心的一些问题进行回答。

  新京报记者:前段时间,有很多人在各地申请食品健康证,有的地方可以申请,有的地方申请不下来,如我没有记错的话,现在北京还是不行,想知道卫生部对这件事有什么态度?

  毛群安:法律法规做出的明确规定,各地应该按照相关的法律规定尽快地完善各地关于健康证申领的有关规章制度,这一点卫生部态度非常明确,就是要依法办事。

  光明日报记者:孩子现在一出生接种乙肝疫苗,乙肝疫苗不良反应率是多少,有没有死亡的?

  梁晓峰:世界卫生组织目前推广预防乙肝的策略是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我们国家开展了新生儿接种,要求儿童出生以后24小时之内接种疫苗,越早越好。这主要是根据科学方面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刚才毛主任讲过,我们国家主要是通过母婴传染乙肝病毒的,所以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感染最主要的手段。我们从2006年乙肝流行病学调查方面也充分看到这点,说明我们国家目前开始实施所有新生儿出生以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产生了巨大作用。从世界其他各国的经验情况来看,也是这样。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所有新生儿出生以后立即接种乙肝疫苗,现在已经170多个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行卫生部和全球疫苗和免疫联盟合作项目,共7600万美元,其中国外资金3800万,我们投入3800万。主要是西部12个省和中部地区国家级贫困县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过去由于这些地方的经济比较落后,许多家庭支付不起乙肝疫苗接种的费用,所以这些孩子得不到乙肝疫苗的保护。通过这个项目实施,西部贫困地区儿童都接受了乙肝疫苗的接种。特别是可喜的是,在西部偏远的山区,新生儿的接种率大幅度的提高。因此,我们现在国家仍然是坚定不移地在推广继续新生儿接种。有几个问题需要介绍:

  梁晓峰:第一,西部仍然是我们需要关注的地区,由于经济文化的条件的影响,这些地方的儿童乙肝疫苗的首针及时接种率目前还是较低的,主要还是受当地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文化水平的制约,所以我们还是通过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鼓励、孕产妇在医院的生产、为新生儿及时接种疫苗。现在基层儿童家长有这个意识,群众有这个意识:孕妇一定要到医院生孩子,孩子出生以后,马上要接种乙肝疫苗。这是我们现在最最重要的措施。

  梁晓峰:第二,流动人口,由于他们的医疗保健制度还不是很完善,所以这些人生孩子可能不去医院,孩子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不是太高。我们呼吁这些群体应该及时到有关的医疗机构去及时接种。

  梁晓峰:乙肝疫苗安全性比较高,持续时间比较长,将近20年,接种乙肝疫苗都有很好的保护效果,而且安全性要好得多。

  梁晓峰:新生儿在围产期时有非常高的死亡率,而乙肝疫苗要求儿童出生以后在24小时之内就要接种,这样两者之间发生偶合的机会就非常高。从现在拿到的证据来说,没有直接由于接种乙肝疫苗造成的死亡,只是偶合死亡。

  记者:刚刚说到保护期20年,如果小孩接种完以后正好是性活跃期,这20年要不要补种,或者打加强针。我们经常会说除了血液里有病毒,也许体液里也会有,有可能会在吃饭传播,而且大家觉得这个观念很深,为什么会这样?

  梁晓峰:个体差异很大,有一些人接种以后可能过一段时间就查不到抗体了,因为任何的药物和疫苗有效性是有限度的,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梁晓峰: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对高校团体、群体进行调查,乙肝在青年人发病率比较高。但是从免疫这个角度来说,我们现在的免疫政策如果有效地实施,人群产生了足够的抗体,可保护很长时间。国家2006~2010年乙肝控制规划提出的目标基本上已经达到,专家正在研讨下一个五年计划,讨论进一步加快控制乙肝的问题。

  梁晓峰:其实我们一直有这个政策。高危人群应该进行补种,当然这个是自费的,我们也鼓励他们接种疫苗。

  记者:刚刚毛主任说的感染率这个数字挺有说服力,从小就是这么多,但是事实上大家主要是心理在观念上的排斥,觉得可能吃饭会有感染,比如说,乙肝的病毒是比较难杀死的,洗碗就洗不掉,我就想请大家分析一下,从科学上来讲,到底唾液、体液中含不含,含多少,所谓的感染率是多少,传播力又有多大?

  庄辉:我先补充一下关于乙肝疫苗接种的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乙肝疫苗免疫策略:一个是对新生儿免疫接种;第二个是对儿童补种,今年我们也开始15岁以下儿童进行查漏补种;第三个是高危人群接种。现在国家实现新生儿免疫接种、儿童补种,国家鼓励高危人群接种乙肝疫苗接种,对他们防治乙肝病毒的感染是有效的,我们将来会通过“十一五”项目的研究,会出台新的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也可能在今后一段时间,我们国家也会实施对高危人群乙肝疫苗的接种。

  庄辉:对接种后没抗体的人,最好用其他的疫苗,不同种类的乙肝疫苗,或者加大剂量来进行免疫。使他们产生抗体,就是表面抗体,这是我们慢性乙肝防治指南提到的。

  庄辉:第二个问题,你刚才谈到对乙肝传播途径的问题。乙肝传播主要是通过血液、性传播、母婴传播,在我国母婴传播是主要的途径。血液方面,献血制度比较严格,通过血液传播乙肝明显减少了;性传播还是存在的;第三个就是母婴传播,但是现在我们对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以后,母婴传播大大减少了。应该说,乙肝不会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传播。唾液里可以查到乙肝病毒,浓度比血液里少一百倍至一万倍。乙肝病毒不可能在唾液腺里复制,为什么还有乙肝病毒呢?有两种可能,一种是牙龈出血了,血液里的病毒就跑到唾液里;还有一种说法,血管壁通透性增加了,从血管里渗漏到唾液里导致的。

  庄辉:所以通过唾液传播可能性还是很小的,到现在为止没有得到证实,虽然有人做过黑猩猩的注射实验,但是没有确凿证据说它可以通过唾液中传播。

  庄辉:从流行病学来看,通过唾液传播日常生活传播可能性非常小。以前我们也没有筛查,入托后,孩子都在一块,如果能传播的话,可能入托会出来发病高峰,小学会出来发病高峰,高中出来发病高峰,中学出来发病高峰,工作以后也会出来高峰,但是2006年流行病学调查,看不到这种情况。

  庄辉:咱们现在推算是9300万携带者,这9300万和正常人在一块,我们应该可以看到这些人成倍的增长啊,因为人群接触啊。我们也没有采取任何措施,但是我们没有看到因为他们与人群接触了,日常生活接触了,数字就有所增加。如果通过日常生活接触就可能传播,乙肝感染率会不断地上升。我们现在看到都是小年龄感染后慢慢积累,新生儿时期感染以后,90%不会感染,这是慢慢积累出来的人群,而不是新产生的!当然新产生的也有,但是少,主要是通过输血、血液和性传播造成的。

  贾继东:关于这个话题我们经常被临床医生问起来,吃饭传播吗?其实上科学上讲,唾液里可以检测出病毒,但是病毒量很低。第二,任何疾病的传播,不仅需要病毒,还需要一定的量,还需要暴露途径。刚才毛主任也讲过,从来没有真正传说当中所谓接触传染被证实的案例。据我们了解,发现乙肝,绝大部分都是幼年期感染的。真正成年期感染,90%到95都是急性的,过几个月就没有了。大部分人其实是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染,有可能一个办公室有一个是阳性,但是好几个都是阳性。从传播的可能性上来讲共同工作传播的概率是很小的,这是从科学上需要给大家解释的。

  贾继东:什么时候发现的感染和什么时候获得的感染这是两个问题。从另外一个角度讲,我们提倡分餐制,对其他疾病有很好的预防。

  毛群安:应该说吃饭传播乙肝的可能性比较小。刚才贾教授说了,要有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作为健康教育中心主任,要提醒大家,春节临近了,吃饭问题要注意,一个提倡采取分餐制,还有一个是要避免暴饮暴食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今天我们也想提出这样的一个倡议,提示公众健康生活方式,吃饭时别吃太多,多运动,更不要暴饮暴食。

  记者:我想问一下,现在我们讨论是要在体检中取消,最早是不查的,现在要取消。当时是什么样的背景要查这项的,是不是发过通知,还是其他方面的原因,这个背景是不是可以给我们介绍一下?

  谢尧:这是认识的问题,因为一说到传染病就以为很多途径可以传播。随着科学的发展,大家认识得越来越清楚。可能是因为当初的认识和现在有偏差,认为我们这些一般接触会传染,所以当初就是为了减少接触,很多学校为了保护其他人群,让他们不要被传染。我记得我在北医上学时,他们查,但是不拒绝阳性者,结果就把阳性的三五个人关在一个宿舍。我觉得更多是认识偏差的问题。现在大家很清楚了,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工作环境,很多环境都不会传染。可能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会传播,如果不是这样的话,比如说高危人群,我们天天看到很多乙肝病人,传染病医院这么多医生他们怎么没有感染上呢?

  新华社记者:原来规定的限制乙肝携带者行业是不是还存在,如果还存在,如何对他们进行检查?

  毛群安:乙肝是一种传染病,如果从事的是一种可能引起乙肝传播的工作,这是要进行限制的。比如说做采供血的工作,因为血液是很重要的传播途径,做这项工作的人最好不要是乙肝病毒携带者,这种特别要做出职业限制的,要有一个法定的程序来审定。

  中国改革报记者:乙肝,其实还有近视眼、色盲等都是由于身体某一个缺陷导致一些问题出现,而这些在体检招生会有一个坎,而乙肝不会传播,所以我们现在这个坎取消。而近视眼通过戴眼镜矫正也不会对工作造成影响,色盲也不会造成工作上的影响。在这个问题上卫生部是不是应该面向公众,有一个宣传?

  毛群安:这个问题是,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可能会经常遇到。如果他从事这个工作可能会对周围的人造成健康的危害,这种限制应该是出于对公众利益的考虑。最后通过科学的研究发现,他不可能对周围的人造成伤害,我们会给他公平公正的待遇,不限制。如果他可能对周围的公众造成影响,对他的限制是出于对公众的利益的考虑。

  中国日报记者:我们中国2002年对新生儿接种这个疫苗是吗?

  庄辉:不是2002年。我们是1982年注册的疫苗。真正批准的是1982年,但是用于新生儿接种的是1992年1月1日开始纳入国家计划免疫管理,当时接种这个疫苗要出钱的。2002年已经由国家免费提供疫苗。对疫苗的研究最早是在1971年。为什么原来检查,后来又不检查,我认为就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对乙肝的认识有一个过程;1970年以后,世界卫生组织把肝炎分成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有一些法规是对1972年前制定的,所以还是落后了一段原因;第二个原因,还有一些虚假广告宣传把乙肝的危害性夸大了,造成社会上的公众对乙肝造成恐惧的心理。

  毛群安:对病毒的认识有很大的进步,实际上科学研究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就现在的病毒性肝炎,有很多种,还有我们不认识的,这些都是作为我们医学专家需要不断去研究的,国家把病毒性肝炎作为重大的科研项目,加大投入研究。随着我们对病毒的认知越来越清楚,我们的预防治疗措施就更有针对性。我们这一次乙肝病毒检测有关问题,实际上这也预示着我们国家对乙肝的认知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我们医学科研的一个成果。

  毛群安:网上前一段时间有这样的议论,是不是考虑乙肝病毒携带者,就牺牲公众的利益。其实不是。我想今天讲的是乙肝,将来还会讲其他的疾病,但是原则是:政府对类似这样的事情是非常慎重的。首先我们从公共卫生的角度要保护绝大多数人的健康,这是决策的基础和依据。如果这种疾病确实通过日常接触可能造成周围人的感染,国家必然会制定严格的限制措施。因为对公众的健康造成影响和危害,国家会付出这个代价。

  毛群安:如果我们已经认识到这没有危害,在对这些人入学、就业限制这本身就是不公正,对社会来讲也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本来他们可以做很多事,又是这么大的人群,我们没有给他入学、就业的机会,这对我们国家来说也是一个损失。在这个传播过程中,大家要注意到,政府决策是以科学为依据,对于取消乙肝病毒检测这个事情,国家高度重视,相关部门慎重决策,并多次听取专家的意见、建议,最终目的是保护公众健康。

  毛群安:12月18日,中国健康教育中心公布了居民健康素养的调查结果,根据样本估计,人群中一百个人里有不到七个人具备基本的健康素养,这个数字说明健康教育的任务很艰巨。希望媒体在报道时,不要停留在我们仅说乙肝体检的事,要把提高公众的健康素养,树立科学的健康理念,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等结合在一起来报道。

  中国医药报记者:怎么理解母婴传播?是不是出生就携带这种乙肝病毒,还有一部分是哺乳期传播,这个会占多少比例,如果母亲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怀孕生子要注意什么,刚才说到虚假广告的治理,是不是有一些构想?

  庄辉:母婴传播是这样,如果没有预防,双阳性(乙肝表面抗原和e抗原阳性)的母亲生下的孩子90%要感染乙肝病毒;如果这位母亲表面抗原阳性,她生的孩子30%要感染乙肝病毒,低的是20%,高的是50%要感染乙肝。母亲乙肝病毒阳性传给孩子有三种情况会传播:

  庄辉:第一种情况是产前宫内感染。发生率很低,小于5%,一般来说,乙肝病毒直径是42纳米,不会通过胎盘,如果母亲的胎盘通透性增加了,这个病毒就会进入到胎儿体内,这就是宫内的感染,但是这种情况很少,不到5%。第二种情况是围产期没有感染的,母亲喂养和护理时产后也可能感染。第三种情况,是母亲生孩子过程中,就是围产期感染,即在生产过程中的传播,约占90%,具体而言也分三种情况,一是母亲强烈宫缩后,胎盘的通透性增加了,母亲少量的血液就漏到胎儿的体内,这种情况导致传播。二是孩子通过母亲的产道吃进去了,母亲的羊水被孩子吃进去了,从孩子的胃液可以查到病毒。三是在接生过中,通过拉扯把孩子的黏膜扯破了而导致的。在这段时间感染的孩子,90%要变成慢性乙肝。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就是要阻断这个病毒。

  庄辉: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的母亲,我们建议做出联合免疫,阳性母亲生的孩子,最好一生下来就注射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联合免疫,这样就给他输入抗体了,可以中和他体内的病毒,打了疫苗又产生自动抗体,还可以预防今后的感染;为什么越早越好呢,因为乙肝的潜伏期比较长,是60到160天,我打了乙肝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和卫生部规定24小时接种疫苗,我们也是提倡越早越好,因为你打了乙肝疫苗半个月,一个月就会产生抗体,而乙肝疫苗潜伏期是两个月,就像你被疯狗咬了以后,你打疫苗很有用。所以最好是用乙肝免疫球蛋白加乙肝疫苗,如果你找不到免疫球蛋白只打疫苗是可以的。孩子打了免疫球蛋白,打了疫苗了,孩子体内有抗体了,就可以进行母乳喂养了。

  记者:如果不打疫苗,母乳喂养的感染几率也比较低吗?

  庄辉:除非母亲的乳头有破损。所以我们研究,国家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还是很好的,99%可以得到保护。所以我们要求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越早越好。

  毛群安:今天上午的通气会到此结束,谢谢各位专家和各位媒体的朋友。提前祝大家新年快乐! (来源:卫生部网站)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