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曾经沧海现成大山 山东临朐现4.7亿年前石海景观(图)

来源:人民网
2009年12月30日09:34

  岩石表面千奇百怪的冲蚀洞穴给“石海”更添了几分神秘奇异。 记者 孙国祥 摄

  近日,在(山东)临朐县冶源镇海浮山上,大面积“石海”的出现引来了一片关注。这片东西长约1200米,南北宽约600米的“石海”自然景观,成于4.7亿年前古生代奥陶纪,是我国迄今所发现的纬度最高的(北纬36度)大面积地表喀斯特地貌。

  来源 “石海”4.7亿年前形成

  27日下午,记者沿着海拔215.9米的海浮山山路蜿蜒而上。在北山松柏环绕之间,一片“石海”的突然出现惊住了所有的人。

  在海浮山北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嶙峋石块有规则地“浮出土面”,远远看去,如同海上白浪一波波向人涌来,在比平地更显空旷的山顶,这一幕更显得气势逼人。石块之间满布长短、深浅不一的沟壑缝、裂痕,表面则是因流水冲刷或腐蚀而形成的不规则洞穴。早已裸露出的岩石因为长时间风化已微微露出淡黄颜色,而那些刚刚挖掘出的石块则呈现出新鲜的灰白,还带着新挖的泥土,以及清晨时刚刚下过的霜雪。

  海浮山负责人王传荣介绍,这片“石海”东西长1280米,南北延伸600多米,就两万多平方米的面积来说,这是一片名副其实的“海洋”。王传荣告诉记者,因为天冷,发掘工作已经停下。“以后往北、往西的都要挖掘出来,那边的一大片都是。”王传荣伸手向北,给记者介绍石海未来发掘工作的方位。

  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一片“石海”是4.7亿年前奥陶纪海洋的馈赠。古生代早期,海浮山所在之地地壳下降,海水淹没了这片地方。巨厚的海相碳酸盐寒武纪和奥陶纪底层的沉积,奠定了这片山体的主体物质基础。沧海桑田,海水退却,地壳上升,沉睡海底的“石海”经过千万年海水的冲刷孕育,浮出了水面。后来经过中生代的造山运动以及后来的地壳破坏,“石海”断裂、变化并被掩埋,直到而今,“石海”才又重见天光。

  发现 山体绿化时露出真颜

  王传荣告诉记者,“石海”的发现,还是几年前海浮山绿化工作中的一个意外收获。2004年,王传荣开始在海浮山上栽植树木,当他的树坑挖到山体西部的时候,突然地面再也挖不动了。“我当时不知道怎么回事,别的地方也难挖,但是还没有挖不动过。”王传荣决定好好挖掘一下这片山体地表。

  然而挖掘的结果让王传荣不由得吃了一惊,当地表一层薄薄的泥土“掩体”被清除之后,一块东西长约10米,南北延伸了20-30米的巨大石块出现在眼前。“难怪挖不下去坑,原来这块石头这么大。”看到这块被沟壑分割的奇形怪状的巨大石块,王传荣意识到,这一代很可能是一片特殊地貌。“海浮山这一带原来是海,地表一直很特别。”

  当时的发现被及时上报,临朐有关部门当即要求保护。因为海浮山当时已经被承包,开发工作一直没有进行,一直到今年春天临朐县进行老龙湾生态旅游综合开发的时候。

  展望>> 将成旅游新亮点

  今年4月,临朐县决定开发这片“石海”。10月,临朐奥陶“石海”的发掘工作正式开始。两个月的工程,终于让这片远古造物的杰作与世人见面。2009年4月,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郑祥身、顾兆炎和国连杰三位博士来到了海浮山现场,进行了详细的地质调查。勘察的结果是,海浮山目前剥露部分已充分显示了北方喀斯特地貌特征。

  冶源镇党委委员王登亮介绍,目前我国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几乎全部分布在南方,像广东肇庆七星岩、广西桂林山水等等。而在北方,虽然已有的吉林同化鸭园溶洞等喀斯特洞穴,但迄今并未见到有关地表出露的喀斯特景观。而位于北纬36度的海浮山“石海”,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纬度最高地表喀斯特地貌景观。

  因为奥陶“石海”巨大的旅游潜力和科学价值,临朐县已经决定进行完善的保护和开发。王登亮告诉记者,专家建议不再继续剥露“石海”,并对已开挖的“石海”进行保护。“开春之后开发工程将对岩石表面、沟壑洞穴进行彻底清理,还原岩石和各种构造的原始面目。”(记者 张亚男)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