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晚报:国际接轨不应忽视民意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30日14:26
在今天的中国,很多事情都力求与国际接轨,但又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比如前不久,杭州市政府发布一条消息,在全市的20条道路和10个主要公共场所长期设立限制乞讨区,并警告市民不要轻易施舍,理由是日益猖獗的乞丐诈骗团伙严重影响城市秩序。
该政府的禁乞令一经推出,即刻遭到质疑:打击“假乞丐”当然无错,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打击的对象却值得商榷。被驱赶的诈骗团伙流窜异地如何应对、弱势群体(真乞丐)的利益如何保证等问题依旧悬而未解。
我们看到,类似“好心办坏事”的政策不胜枚举,强制安装绿坝、44个汉字整容、电动车新国标等等。明明是为了利民便民的法规条例,可怎么一落到实际就适得其反呢?这些愚政、秀政是怎么出台的,难道在部门内部的讨论中,就没有人看出这些政策的风险么?
这一现象说明,在决策制定前,缺乏广泛的意见征集和社会调研,基层百姓的意见无法进入决策者的视野,主动上谏的声音又常被刻意忽视或恶意阻拦;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之间存在的权、利牵扯又严重影响着政府决策的政策性偏向,权力集团的利益得到保护,弱势群体的利益常被侵蚀。这些政策的出台,往往与其初衷相去甚远。
事实上,与国际接轨执行最快的往往是收费和涨价,接轨成为强势部门义正辞严的借口。孰不知,过程重于结果,如果政策制定过程中缺乏程序正义,那么很难保证新政策不会跑偏,徒然增加了行政成本。显然,在追求凡事与国际接轨的今天,首先要做的是加快政府执政能力的国际接轨。刘奇
(来源:太原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