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港澳台

香港背靠强大祖国步出“经济严冬”

来源:新华网
2009年12月30日22:02
  新华网香港12月30日电(记者 王敬中 苏晓 陈济朋)2009年的圣诞节,香港格外热闹。食肆爆满,商业区熙熙攘攘,维港两岸游人如织。随着香港经济逐步走出谷底,失业率稳步下降,香港消费市场再现畅旺景象,节日气氛也显得更加浓厚。

  一年前,全球金融海啸肆虐,香港这个开放经济体处于风口浪尖。今年第一季度,香港经济大幅倒退7.8%,外贸恶化程度数十年未见,此外,股市持续低迷,企业裁员消息屡见报端。在经济衰退的阴影下,消费和投资信心严重受挫。

  面对严峻的现实和挑战,香港特区政府在中央的大力支持下,沉着应对,及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并团结各界同舟共济、群策群力、共克时艰,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企稳回升。

  第二季度,香港经济取得3.5%的按季增长,扭转了连续4个季度收缩的状况,第三季度,香港经济继续改善。与此同时,香港资产市场触底反弹。截至12月29日,香港恒生指数从3月9日的11345点低位大涨90%。

  官方最新统计数据显示,11月份香港整体出口货值同比增长1.3%,这是自2008年10月后首次出现同比上升。此外,失业率在5.4%见顶后,连续3个月下跌,在9月至11月份降至5.1%。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最新一份报告中指出,在中国内地经济增长、香港特区政府支持经济政策等因素的刺激下,香港经济正逐步复苏,预期经济将稳步改善,失业率会在未来数月内回落,通胀率在2010年底将接近零。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日前在北京述职时表示,中央政府对特区政府一年来所采取的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给予充分肯定。中央领导人强调:中央政府将一如既往地支持香港巩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保持香港繁荣和稳定。

  祖国是坚强后盾

  中银香港高级经济研究员戴道华说:“内地经济在危机中对香港经济一直发挥着稳定和支持作用。”他表示,香港与内地经济融合的深化令细小开放的香港经济在外围出现百年一遇的经济衰退情况下得到内地经济提供的缓冲,降低衰退的严重程度。

  他认为,虽然欧美需求不振令内地商品出口的跌幅很大,但内地投资和消费加速增长所带动的进口需求对香港的转口仍然发挥了一定的支持作用。此外,中央出台的一系列支持香港经济发展的措施都有助于香港经济抵御来自欧美的衰退风险。

  在全球金融海啸冲击香港伊始,中央政府就明确表态,将全力支持特区妥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挑战。随后,中央政府迅速采取行动,先后推出包括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共14项强有力措施,支持香港克服金融危机影响,纾解民困,振兴经济。

  今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作出全力支持香港积极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若干重要部署。

  5月9日,内地与香港提前在上半年正式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关于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的安排>补充协议六》,内地对香港进一步开放服务贸易领域;放宽准入条件;在法律、公用事业、电信、银行、证券等一些敏感领域,内地采取了较大开放力度的措施,并在广东先行先试。

  7月,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业务在香港开展。此项业务有助于内地和香港经济加快融合,巩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使得香港有望成为人民币通向亚洲各国和地区的流通枢纽及离岸中心。

  9月,中央政府60亿元人民币国债在香港公开发行,这是中央政府首次在内地以外地区发行人民币国债,对于香港债券市场和人民币业务的发展,以及强化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都具有深远影响。

  今年,中央政府继续鼓励内地企业到香港上市。截至12月15日,共有39家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

  中央接连出台的这些强有力措施,增强了香港各界同舟共济、共克时艰的信心,稳定了香港社会。“这些政策充分反映了中央政府对特区的支持,国家是香港的坚强后盾。”曾荫权说。

  特区政府应对措施成效显著

  面对数十年来全球最严重的经济衰退,香港特区政府全力以赴,在最短时间内推出了“稳金融、撑企业、保就业”的策略。金融管理局推出存款百分百保障,银行同业拆息随即大幅回落。特区政府去年推出数轮信贷保证计划,稳住了过万家企业,保住了超过24万个就业机会。

  到今年10月,特区政府推出的纾困措施涉及金额达876亿港元,相当于本地生产总值的5.2%,对今年经济有大约两个百分点的提振作用。这一系列措施已令经济回稳,大大缓和了失业率的升势。

  随着内地及亚洲经济逐渐改善,香港作为亚洲区内商业中心,自然吸引不少外资涌入,带动了地产和证券业务畅旺。

  数据显示,第三季度香港内部经济引擎已全面步向复苏。私人消费开支在连跌3个季度后,在第三季度回升0.2%;本地固定资本形成在连跌3个季度后,在第三季度回升1.4%;特区政府消费开支在刺激经济的预算案下增幅扩大至自衰退以来最高的3.3%。这三大内部增长引擎总共令GDP增长0.7%。

  戴道华表示,回顾香港经济史,自有统计以来在经济周期转折关头,GDP均是按季先行转向,一至两个季度以后按年也随之转向。据此,香港经济第四季度按年理应可以恢复正增长,而且由于去年同期比较基数低的缘故,增幅或会较为显著。

  随着经济回稳,特区政府把今年全年增长预测修订为-3.3%。中银香港研究分析认为,如果第四季度复苏较为显著,则经济全年跌幅可望收窄至-2.5%至-3.0%之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更为乐观,预期全年香港经济将收缩2%,并且增长速度将稳步加快,在2010年将达到5%。

  展望2010年,专家们表示,香港经济依然面临很大挑战,主要是由于全球经济仍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特别是发达国家的消费和企业投资依然疲弱。因此,香港应继续加快与内地经济的融合,在巩固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提升香港长远竞争力

  由于一系列缓解金融危机的措施开始收到成效,特区政府开始思考长远发展大计。曾荫权在2009-2010年施政报告中强调,香港今后要高度重视以“创新”及“知识”为本的产业,无论是传统四大支柱产业,还是即将大力拓展的六项优势产业,都要打造高增值的知识型经济维持领先优势,时刻提升自身竞争力。

  在金融、旅游、贸易及物流、专业服务这四大支柱产业中,金融业无疑是香港最重要的经济支柱。曾荫权表示,要充分利用“一国两制”下的机遇,配合国家的整体发展需要,进一步提升香港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除了传统支柱产业外,曾荫权特别提出要大力推动医疗、教育、检测及认证、创新科技、创意文化及环保六项优势产业的发展。他表示,六项优势产业对本地生产总值直接贡献超过7%,对经济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香港业界普遍认为,一方面,香港传统支柱产业已发展到一定水平和规模,且面临金融风暴冲击后的调整,故有必要发展其他产业作为补充;另一方面,香港固有的品牌及人才优势也有助于六大优势产业进一步发展,从而令香港全面转向知识型经济,推动并维持经济繁荣。
责任编辑:马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