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指挥大师卡尔多·穆蒂:一对金耳朵值1100万欧元(图)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31日10:18
题记

  
  12月29日傍晚五点半,上海交响乐团二楼排练厅。

  在一片掌声和跺脚的热烈喝彩中,近五个小时的排练宣告结束。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挽着在台下观看已久的妻子,步入排练厅对面的会议室。由妻子为自己“略施粉黛”,为六点整的专访做准备。瞅着事先为自己准备的大红色方椅,穆蒂建议跟主持人的黑色方椅对调,因为身着一袭黑色西装的他,力求色系一致。没等话音落,穆蒂已经亲自上前做了调换,当发觉对方周身的橘色外衣跟大红色很搭配时,穆蒂拎了拎自己的衬衫领子笑着说:“看,我的选择不错吧!”

  摄影机即将起转前,穆蒂还在强调“镜头不要太近”,生怕镜头放大了眼角眉梢的倦容。毕竟,今年68岁的他28日刚抵沪,便投入了两天的排练。

  采访中,穆蒂时不时向身边作为翻译的旅美中提琴家张立国确认问题,略作思考后,再字斟句酌地回答。甚至摄影记者的相机也成了他审读的范围,快门下瞬间捕捉到的笑容在他审核后统统“见光死”,因为看起来自己“不够严肃”。

  冷峻、严谨,镜头下的穆蒂是如此高不可攀。

  而采访结束后亲切的谈笑,甚至转头突然问我“你有烟吗?”又映衬出他的另一面:热情、率真。

  “音乐家是世界公民,不是受国籍限制的个人,而应属于全世界。”穆蒂看着我一字一句地说。

  在他棒移声起、舞动双臂的瞬间,音乐的灵魂已经呈现在我们面前。

  “魔棒”传奇 从“花样美男”到“金指环”

  从小提琴,到钢琴,再至指挥棒,音乐在穆蒂的身上,烙下了妙不可言的印记。

  那不勒斯,意大利南部极具地中海风情的港城,如同那句意大利谚语所言:“看一眼那不勒斯,然后死去。”1941年,里卡尔多·穆蒂诞生于此,在一个医生家庭中遨游于音乐艺术的海洋。极具音乐天赋的他8岁开始学习小提琴,很快,钢琴演奏的才能呼之欲出,于是开始转学钢琴。穆蒂的琴艺进展神速,少年时代便作为早熟的钢琴演奏尖子师从温琴·瓦伊塔尔,以优异成绩毕业。

  18岁那年,机遇巧合之下,他又与指挥棒结缘,并在米兰著名的威尔第音乐学院主攻作曲和指挥,被授予双学位。不断进取的穆蒂于1965年赶到威尼斯音乐学院弗兰克·费拉拉指挥班,潜心深造之后,在1967年“圭多·坎泰利”国际指挥比赛中拔得头筹,引起公众和乐评界的高度关注。此后,世界著名指挥家中,穆蒂成了绕不开的名字。

  “"臂膀是心智的延伸。"在我学习的时候,老师这样教导。而现在,手臂挥动似乎只是为了效果。”采访中,穆蒂提出对现在很多年轻人争做指挥家的不满,“小时候,我学了十年作曲,之后才学习指挥,而现在指挥似乎变成最容易上手的玩意儿。”

  太多的光环齐聚于穆蒂一身,足以让他熠熠生辉。

  12年(1980-1992)的费城管弦乐团音乐总监,19年(1986-2005)的斯卡拉歌剧院音乐总监,从柏林爱乐乐团到拜恩州广播乐团,从纽约爱乐乐团到法国国家管弦乐团……在他非凡的职业生涯中,穆蒂几乎指挥过世界上绝大多数知名乐团,而他与传奇的维也纳爱乐乐团的特殊渊源可以追溯到1971年在萨尔茨堡音乐节首次合作。在家喻户晓的维也纳新年音乐会上,穆蒂“前无古人”地分别于1993、1997、2000、2004年四度执棒,并在维也纳爱乐者协会成立150周年纪念活动上,荣获“金指环”

  这是表示特别感激和友情象征的礼品,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指挥大师才能获得的殊荣。

  拥有意大利人帅气脸庞的穆蒂,时常衣着时髦,极具指挥界迷倒众生的“气场”。但有时,花样美男不得不挑战更大的压力——“因相貌出众而难以从音乐角度被认真对待”。

  已经掌管费城乐团的他,在1985年的一场演出后,曾有一位女观众高声问道:“谁帮你做的发型啊?”弄得全团乐手哭笑不得。

  但穆蒂很清楚,古典音乐界靠走偶像路线是行不通的,真正的荣誉属于艺术上的不断进取。于是,反复聆听托斯卡尼尼、富尔特文格勒等大师灌制的唱片,已经成为他闲暇之余的“固定节目”。

  提到托斯卡尼尼,他曾表示最为敬佩这位大师在指挥时的高度准确性以及在艺术构思上的无可比拟性;而穆蒂曾将富尔特文格勒称作一位音乐巨人,认为他的信念就像一座纪念碑那样富有个性。而如今,穆蒂已被列为与阿巴多并列,代表着当代意大利指挥艺术最高水平的大师。

  “指挥究竟是什么?就是将乐团引向一个共同的理念。”在穆蒂看来:“指挥艺术没有什么定律、规则,只要乐队和指挥合拍,那就是好的演出。”正因如此,“指挥才是看似简单直接,却最难的艺术。”

  很多乐迷常将穆蒂与托斯卡尼尼相提并论。的确,除了独特的指挥风格和精湛的技术水准外,穆蒂的艺术风格与托斯卡尼尼颇为相似:绝对忠于原作的特点,排练、演出时百分之百的严格与投入。然而,这并不意味着穆蒂不是独一无二的;兼具托斯卡尼尼的严谨与热情之外,融入自身的抒情、松弛和突出的意大利式歌唱风格,力求个性表达,追求精确客观地反映作品原作风貌——这才是最珍贵的“穆蒂特色”。指挥风格 鲜有“噱头”的音乐家

  “音符只是符号,音符背后是很神秘的、要去用心体会的东西。”在接连两天现场观摩穆蒂排练后,指挥台上红色毛衣的身影越印越深,那是乐队的灵魂,更是音乐的化身。

  可是,在比较了多部维也纳新年音乐会实况影带中多位指挥大师后,笔者发觉,穆蒂似乎是最鲜有“噱头”的一位:阿巴多曾经让声线清澈甜美的维也纳童声合唱团演绎《闲聊波尔卡》等乐曲,让人心旷神怡;马泽尔曾经如同“圆舞曲之王”斯特劳斯一样,边拉小提琴边指挥,身兼两职;祖宾·梅塔会在《快乐的列车波尔卡》中头顶铁路工人的帽子一本正经地指挥,引人开怀;伯恩斯坦更是在指挥中双手交叉置于胸前,没有挥动臂膀,只是面带微笑聆听,时不时用表情展现他的陶醉,达到“无为而治”的境界。

  与这些相比,穆蒂的噱头少之又少,尽管他曾在《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伊始,于呈现波光粼粼的多瑙河水的弦乐颤音中向听众致以新年祝福,抑或是在《无穷动》收尾时附加一句“等等,等等”,或是在指挥兴起时踮着脚尖蹦上一蹦。除却引发观众欢声笑语的“小动作”,让人心驰神往的“穆蒂神祗”究竟是什么?

  在排练厅听了两天之后,我似乎找到了一点答案。

  “不要看着指挥的脸,要盯着音乐的脸。”当发觉有些乐手紧盯着他的动作而忽视对音乐的理解时,穆蒂又一次喊停。“你们是制造音乐的人,而不是我。不要关注反映于我脸上的表情,而要看你们心中对音乐的诠释。”说完,穆蒂从座位上弹了起来,踮起了小舞步:“这一段,要像舞蹈般流畅。”转瞬间,如碧波般流畅的音律从他挥动的臂膀下流淌而出。

  “情景模拟”,是穆蒂最常有的讲演手段,因为“艺术是相通的”,所以能够感同身受。“火焰,这里来段火焰的热烈”“感受一下,在阳光下,明媚的阳光下体会到优雅、典雅”……

  随着时而指天,时而遁地的手势,穆蒂将自己的领悟与感受注入了乐团的血脉,乐师与指挥的互动以及乐师之间的应答形同一人。威尔第《西西里晚祷》中的舞蹈段落翩翩而来,厚重的管弦乐中主奏乐器清晰可闻,弦乐之间的亲密对话如丝绢般萦绕耳畔,而小提琴的独奏段落更是生动绚烂。

  穆蒂曾说:“总谱上的每个部分都应赋以歌唱性,而绝不仅仅是在旋律线上。”正是这种独特的意大利式歌剧风格,让“歌唱性强”成为了穆蒂的指挥风格。排练时,他能够用固定音高演示大段的旋律,还能用意大利式的大舌音或颤音模拟和声部的细微差别。对于演奏的速度、节奏以及音调,穆蒂仿佛将音符“紧抓”在手,强弱快慢错落有致。

  讲述演绎意大利歌剧的精髓时,穆蒂时常神游故乡那不勒斯:“那有绵延的山脉和海岸,还有一泻千里的阳光……”话音未落,穆蒂又面露微笑:“几时你们也要给我讲个故事哦!”

  敏锐听力 1100万欧元的一对金耳朵

  2008年,意大利《保险报》上曾刊载一则“名人器官投保排行榜”,为处于镁光灯下的明星的“重要器官”来了个投保排名,而穆蒂的一对“金耳朵”以1000万至1100万欧元的天价高居榜单第四,甚至超过了帕瓦罗蒂的“金嗓子”。尽管这只是意大利境内100多名保险公司经纪人共同调查得出的结果,但足见对乐团指挥而言,他的听力的确价值不菲。

  意大利,歌剧的家乡,也是穆蒂出生成长的地方。四百年前,意大利人缔造了艺术殿堂中的“奇葩”——歌剧,而这个情感丰富、风景如画的地中海国家,就像孕育硕果累累的葡萄园般,孕育了穆蒂天生的好嗓子和敏锐的听力。

  正是这个缘故,穆蒂十分擅长对戏剧类题材作品的演绎,特别是对意大利歌剧的诠释,可谓当今乐坛屈指可数的人物。除了对经典曲目驾轻就熟外,穆蒂长期致力于将很少上演或被遗忘的作品重新搬上舞台,为古典乐的殿堂不断勾勒出全新的景致。

  在穆蒂的发掘下“重装上阵”的剧目包括十八世纪拿波里学派的作品,格鲁克、凯鲁比尼的作品以及《对话沙漠加尔莫罗》的作者普朗克的歌剧。在自己名为“路易吉·凯鲁比尼”的青年乐团中,穆蒂成立了一个专门在萨尔茨堡圣灵降临节上演奏十八世纪拿波里学派作品的项目;而普朗克的《加尔默罗会修女》的演出为穆蒂在乐评界获得了著名的“阿比亚蒂”奖。

  除此之外,凭借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的机会,穆蒂也将人们尚未熟知的作品纳入到曲目中。1993年,穆蒂演绎了五首从未登台维也纳金色大厅的作品,1997年增加至八首,2000年又将三首作品推至台前。

  此次沪上新年音乐会,穆蒂却一改“维也纳风”,而呈现纯正的“意大利风”,这是穆蒂思考良久后的决定——要将自己家乡的音乐带到中国。“带来的不仅是音乐,更是意大利的文化。我在意大利学习音乐,从世界各地吸收多元文化,现在我又来到中国,跟遥远的中国文化靠得这么近,这些都已经进入了我的灵魂。”

  “音乐中最好的东西在音符里是找不到的!”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如是说。

  眼前的穆蒂,虽年近七旬,但指挥时挺胸昂首,身体的每一个细胞仿佛都在跃动。穆蒂衷心希望,“走出剧院时,观众应该是开心着、微笑着迎接新的一年。”短暂的休息间隙,他的手指微微颤动,时不时握紧、放松,仿佛抓住了飘悬于空气中那看不见、摸不着,却能用心体会的美的质体。缘定上海 带来的岂止是一场音乐会

  拥有130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曾四度执棒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指挥大师里卡尔多·穆蒂,这个“世界级指挥大师+上海本土乐团”呈现的新年音乐会在辞旧迎新的元旦前夜格外引人注目。“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乐团,大师的到来绝对是一大幸事。”上海交响乐团团长陈光宪说,请国际指挥亲自领衔,让他们把自己对古典音乐独到的诠释、感受传达给乐队,留下神韵,对于提升演奏水平至关重要。上交还将效法维也纳新年音乐会的“国际惯例”,每年岁末年初诚邀一位世界知名指挥大师亲自执棒,打造“上交新年音乐会”品牌。而穆蒂,给了上交和上海绝对令亚洲同行妒忌到眼红的殊荣。

  穆蒂对此次出访极为重视,收到邀约后,对“百年老团”上交在北美巡演、18天连演12场的盛况进行了解,才欣然允诺选中上交作为他亚洲首秀的合作对象,并早早把这场上海的音乐会相关资料悉数登载在自己的官网上。在多轮严格的谈判后,穆蒂的经纪公司同意当晚音乐会在人文艺术频道直播,将美好享受最大范围地传播给人们。

  穆蒂带来的又岂止是一场音乐会?

  对于一个成长中的乐团,请国际顶级指挥亲自领衔,让他们把自己对古典音乐独到的诠释、感受传达给乐队,留下神韵,对于提升演奏水平、文化品位都至关重要的。而穆蒂在到来的第一天就对乐团的演奏员坦言:“一个好指挥可以造就一个乐队,一个好乐队同时也可以成就一个好指挥。”

  “我相信这支乐团是上海和中国文化的大使。”当被问到对上交这支亚洲最悠久乐团的印象时,穆蒂给出了很高的分数。他表示:“上交的状态很好,演奏员们都非常的有激情,有活力。”当然,两天排练下来,穆蒂也抓住了一点瑕疵:“乐团的各个声部还需要一定的磨合时间,让团员们在不断地演出排练中积累经验和培养默契。”

  对于乐团现阶段最重要的事情,穆蒂的话更让陈光宪频频点头:“一是要保持现在的这种激情;二是要不断地邀请好的指挥、独奏和排演好的节目,这个对乐团的发展非常重要;三是要有成规模的国际巡演。”

  众人印象 指挥棒下“四两拨千斤”

  洛杉矶爱乐乐团副首席王冰:不做指挥也定是个很棒的歌唱家

  排练当天,是王冰首次与穆蒂合作的日子,用她的话说,“非常非常激动”。这位洛杉矶爱乐乐团副首席、小提琴演奏家也曾与很多知名指挥家合作,听闻穆蒂大名,满怀崇拜,却无缘相识。这次能一睹大师风范,她觉得很荣幸。

  碰面之前,王冰偶尔也会想起传闻中对这位“君王”的描述:冷峻的表情、暴烈的脾气,不由有点担心。然而当一个个音符从他袖口抖落之后,王冰惊见,担心是多余的:“真没想到,他会这样的平易近人、极有亲和力,外加意大利人那种热情、奔放,跟预想的完全不一样。”

  排练威尔第《命运之力》序曲的过程中,管弦之间的配合有些不到位。“停下停下”,穆蒂挥了挥手中银棒,继而双手置于膝上,微微转动椅子,目光扫过每一位乐手的脸上,包括王冰的脸:“音乐是最崇高、最重要的,我们都是解释音乐的人,如果没有音乐,我只剩下一根棒子。”

  提到穆蒂所选的《西西里晚祷》第三幕中芭蕾场景《四季》,王冰用“挺难”来形容:“别说上海首演,在国外也很少演出,穆蒂也笑着告诉我们,一些乐队演《西西里晚祷》时,还会特地跳过《四季》。”而为了缩短与穆蒂的磨合时间,上交已经提前两天进入排练状态,“穆蒂对彩排非常满意。”王冰告诉笔者。

  排练过程中,穆蒂时不时发出的一两个颤音、大舌音,并配合着段落风格作出时而欢喜时而哀伤的表情,就连静静待在台下观摩的穆蒂家人也间或露出会心的微笑。

  “如果他不做指挥,一定是个很棒的歌唱家!”王冰说,“你听,这嗓音多美妙!”芝加哥交响乐团中提琴副首席张立国:让音乐触及到过去未达到的地方

  清晨6点多,穆蒂抵沪的当天,旅美中提琴家张立国携夫人早早恭候在万豪酒店大厅。

  自从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签订担任五年音乐总监的合同后,穆蒂一年两次执掌该团,跟乐手们有两个星期的相处。虽然担任该团中提琴声部副首席的张立国跟穆蒂仅有几次合作,但融洽的切磋使得两人关系密切,难怪一见面,穆蒂就热情拥抱“老朋友”,张立国也握紧穆蒂的双手说:“见到你,就像欢迎家庭成员一样兴奋!”

  穆蒂很认真地问起上海交响乐团的历史和排练情况以及古典音乐在中国的发展。张立国则坦言相告:国内近年来对古典乐投入很多,兴建很多硬件完备的音乐厅,但如何提高音乐教育水平,让更多人爱听古典乐,是个并不轻松的话题。

  让张立国感动的是,穆蒂经常聊起青年乐团以及普及古典乐所需的努力。“我们要让音乐触及到过去未达到的地方。”穆蒂总是说。

  经过几次合作,张立国见识了穆蒂的才华,而他也越来越确信这位传闻中的“暴君”实在是名不符实。如果说他让人“害怕”,只怪他的耳朵太厉害,“一点点纰漏、一点点瑕疵,他都能捕捉到。”偶尔有乐手没严格地照谱演奏,穆蒂敏锐的听力绝对不会放过,一双“鹰眼”便会射出“凶光”,从指挥台上挥棒弹跳而起指出错误。“这是暴戾吗?是音乐家的真性情啊。”

  来上交排练的第一天,晚上8点都过了,穆蒂的“鹰眼”瞥见某一乐手偷偷打了个哈欠便高呼:“你这么强壮,可不要觉得累啊!要知道,我今儿才刚从意大利飞来,我都不觉得累。”乐手们一下子个个抬头抖肩,抖擞精神,严阵以待。

  “冷静、严密的指挥思维和热情、奔放的音乐表现的完美结合体,这就是穆蒂。”张立国说,“我相信,这位魔术师能够把他的魔术带到上海交响乐团,带给我们的城市。”

  上海指挥家曹鹏:需要穆蒂这样的大师,让那种表现力迸发出来

  29日早上10点半,已是耄耋之年的指挥家曹鹏准时来到上海交响乐团排练厅,全程观摩穆蒂与上交一整天的协作,在他看来:“指挥的艺术正在于排练,而非演出。”

  2010年的这台新年音乐会无疑是“不寻常的、特具新意的”,因为“演奏的不是常规的《春节序曲》等曲目,而是一套难度高、有丰富内容的交响盛宴。”更关键的是,国际级大师穆蒂的到来,当然也在于它与新阵容和新面貌的上交的合作。

  “穆蒂是功力和魅力并举的指挥家,当然功力涵盖了他深厚的音乐修养,魅力指的是他艺术和人格的力量。”单看穆蒂手中的指挥棒起落间的细微变化,曹鹏就已深深感受到穆蒂是“乐团的灵魂”。对于从未合作过的新乐团,穆蒂的气场能够马上控制住它,而“他规范、严整的指挥下所迸发出的自由,才更具生命力。”

  排练全程,曹鹏聚精会神地听着、看着。不时轻声在我耳边做着点评:“在穆蒂的指挥下,整个演奏呈现"松弛"的状态却更显张力。国内一些乐队很多时候处理乐曲时很紧、很实、很重,而在穆蒂的指挥棒下,可见"四两拨千斤"的美妙。”

  匈牙利指挥家莱纳说过:“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的指挥过人之处,不在于手势如何,而在乎他渊博的音乐修养和充沛的艺术精力。”曹鹏曾引用此话来比拟穆蒂“淳朴、深厚又极富时代性的艺术风采”。穆蒂的指挥没有炫耀动作的花哨,每个动作都是点到为止,“牢牢地贴近音乐内在的深处”。

  能够“得兼”功力这条“鱼”和魅力这只“熊掌”的穆蒂,在曹鹏看来,是能让一支交响乐团永葆艺术生命力的法宝。身为优秀的客席指挥家,穆蒂带来了新的曲目,“不仅对乐团演奏家,也给这个城市的文化注入新的艺术营养”。用穆蒂自己的话说:“音乐让社会更美好!”

  “听,穆蒂正领着乐队歌唱!”曹鹏碰了碰我的胳膊,圈点着管弦之间的精彩配合,“因为演奏的过程中没有唱词,所以穆蒂带着他们歌唱。”他慨叹道,国内乐团最大的缺点,就是不会歌唱,“拉出任何一个人,技术都过关,内涵却被束缚着,需要像穆蒂这样的大师,让那种表现力迸发出来。”

  本报实习生 陈颖 (来源:文汇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