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让小学生扫厕所称是锻炼 家长认为太过分
王先生的孩子今年十岁,在包河区一小学上五年级。从这个学期开始,学校让高年级的学生打扫厕所,差不多一两个星期就要轮到一次。
王先生说,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值得理解,但是没必要去打扫厕所啊。而学校则认为,让孩子扫厕所是“一种教育方法”,能帮助孩子树立一种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让孩子扫走廊、扫教室,甚至扫操场我都没意见,但是要扫厕所,我就不能理解。”一位家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显得有些激动,“培养孩子的吃苦耐劳精神我没意见,但孩子还小,扫厕所实在太过分。每次扫完回来,身上总有一股臭味。”
这位家长说,他多次向班主任和学校反映,但学校认为这是一种“锻炼和教育”。“但毕竟厕所病菌很多,孩子那么小,不会保护自己,家长怎么能放心?”
老师做什么我就做什么
“我们扫厕所都是老师带着的。 ”这所小学的一名小学生告诉记者,“反正就像上课背书一样,老师做什么我们就做什么。 ”
“我们女生扫女厕所,男生扫男厕所,厕所也不太脏,就和扫教室、扫走廊一样,并没太大的区别。”一名女孩说,但毕竟是厕所,其实心里也挺不情愿的。
这也是“一种教育方法”
这所小学的副校长表示:“扫厕所也是学校的一种教育方法,不仅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还能帮助学生树立一种平等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些家长不理解,其实他们更应当好好想一想,我们到底应当怎样教育孩子,究竟把他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扫厕所也是一种劳动教育的方式。家长们应该接受这样的观点——扫厕所和扫走廊、扫教室都是一样的,难道扫厕所的就比扫走廊的低人一等吗?”这位副校长说,“掏粪工人时传祥还当上全国劳动模范呢,难道这不高尚吗?”
适当的劳动是允许的
“学校这样的做法,没有违反教育方面的相关规定,我个人认为对小学生进行适当的劳动教育是可行的。”昨天下午,包河区教育局局长王有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一些家长有意见,应该与学校积极沟通。对于学校而言,在高年级进行力所能及的劳动教育,也是有必要的。扫厕所本身就是劳动嘛,而劳动本身没有贵贱高低。”
要明白劳动的“意义”
“争论小学生该不该打扫厕所不重要,重要的是,小学生在扫厕所这个过程当中,能否学到些什么?如果孩子们就是在打打闹闹中扫完了,那么就和扫教室扫走廊没什么区别,扫和不扫也没区别”,具有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合肥某中学的周老师认为,要通过这样的劳动教育,让孩子们感受到打扫厕所的辛苦,进而尊重清洁工人每天的劳动,那么扫厕所这样的教育方式才有意义。(李泽文) (来源:中安在线-新安晚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