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文学评论家聚集“文艺与现实” 直面生活是关键

来源:中国新闻网
2010年01月02日14:57
  中新网北京1月2日电(记者应妮)由北京市文联与北京大学中文系联合主办的“现实与文艺:2009北京文艺论坛”日前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召开。文艺理论评论家谢冕、陈晓明、孟繁华、张颐武、肖鹰等三十余名学者及高校学生三百多人参与。

  与会者就文艺关注现实的伟大传统,当下文艺创作与现实的关系,现实生活与艺术想象,“底层写作”的现实关怀与问题,文艺与社会公共事务,宏大叙事的解构与重建,文艺怎样与社会建立联系,如何评价当代文艺的娱乐性狂欢,现实主义文艺在新时代的发展,文艺的“大叙事”与“小叙事”等十数个专题进行了讨论与对话。

  与会专家对于当下文艺与现实的关系表现出深深的忧虑。评论家谢冕说:“过去教我养我的农民,现在正潮水般地涌向城市的各个角落。这些人,这些新的主人公正在沦为边缘人,但作家的注意力被高端的贵族情趣所吸引,很少关注甚至悲悯候鸟般奔跑在铁路线上的这些人。”

  而对当下热门的所谓“底层写作”,北京大学副教授邵燕君说:“现在我们看到的情形是,一些作家虽然很热衷于写"底层",但他们笔下的苦难是拟想出来的。农民工身上散发出来的是知识分子的忧郁或小资的感伤。有的作家在表现苦难时脱离了具体语境,将之抽象化、概念化。”她认为,不少“底层写作”脱离现实,不能表达主人公身处急速变化中的内心焦虑。邵燕君认为,要想挖掘具有原创性的“底层经验”,一个是“成名作家”在生活中走下去,一个是“基层作家”在文学上走上来。但就目前基层作家的培养机制而言,这已成为一个难题。

  事实上,评论家本身也面临现实困境。评论家孟繁华认为,中国当下文学著作迅速下跌和批评家日渐无关紧要已是不争事实。清华大学教授肖鹰表示,面对批评显得无关紧要的文胸事实,批评家面临如何重建批评的有效性;他认为当下中国批评的溃散在于一些批评家将自己无保留交付给某种立场、方向,从而丧失抵抗,因而变成利益的附和物。

  评论家普遍谈到文艺与公共事务关系的诟病。通过讨论达成的共识是:如何对待“现实生活”,无疑是当代文艺家必须面对的一个关键问题,这个极具挑战性的话题将考量文艺工作者思想与艺术的水准。文艺创作是个人行为,同时也是社会行为。艺术创作源泉最终来源于社会生活,即使“纯粹虚构”的作品,也直接或间接来源于文艺家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体验。真正优秀的文艺作品,即使并非与现实生活直接相关,也都是在触摸时代脉搏、感受普通大众的悲欢离合的基础上创作出来的。

  还有部分评论家谈到深入生活的话题。他们认为,创作出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必须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必须深入生活,这就强调了文艺创作要建立在与现实亲密对话的基础上,与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据悉,“北京文艺论坛”到今年已连续举办五届。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