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南极考察队在高海拔的雪谷区艰难跋涉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1月04日08:25
新华网南极内陆格罗夫山1月3日电(记者 崔静)记者2日从中国南极内陆考察昆仑站队获悉,考察队连日来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雪谷区艰难跋涉,截至2日夜,已行进至距离中国南极中山站1040公里处。
昆仑站队队长李院生通过卫星电话告诉新华社记者,海拔3000米以上的南极内陆冰盖腹地,受到地势起伏和暴风雪堆积的影响而形成许多巨大、坚硬的雪谷、雪坝,雪地车行驶至这一区域时,需要不停地“翻山越岭”,宛若一只只小虫子在“崇山峻岭”间爬行。
由于雪地车拖拽着大量考察和生活物资,遇到陡坡时常常出现牵引力不足的状况,考察队不得不采用往返接力的方式,先将一部分物资拖运到坡度相对较缓的冰面,再返回牵引剩余的物资,这无形中增加了行车的距离和时间。受此影响,考察队2日宿营地距前一日宿营地的直线距离为67公里,但实际行车距离接近80公里。
李院生说,考察队于1月2日夜抵达海拔3361米的南极内陆高原。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温度急剧降低,子夜时测量到的气温已达零下30摄氏度。同时,由于持续十几日的奔波劳累,再加上高寒缺氧,一些队员出现血压升高、头痛头晕等症状,他们正在随队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服用药物,目前精神、健康状态整体良好。
据专家介绍,由于南极洲整体处于气压异常区,在同样的海拔和气候条件下,南极洲的气压通常比普通高原气压低,再加上南极内陆冰盖腹地气温很低,寒冷会加速人体对氧气的需求,因此内陆冰盖上的海拔3000多米,相当于普通高原海拔4000多米的缺氧环境,海拔4000多米的南极昆仑站区域相当于普通高原海拔5000多米的缺氧环境。缺氧对人体各系统均有影响,导致人体劳动能力降低,急性和慢性高原病的发生就是缺氧的综合反应。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