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从一本法国周刊的岁末中国扫描说起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07日16:40
  新华网巴黎1月6日电(记者郑甦春 李学梅)走进法国著名综合类周刊《观点》杂志社大楼,迎面就能看到电梯旁半米来高的年终号中国特刊封面海报。红色底框中,影星周迅明亮的眼睛和唇畔隐约的微笑为略显昏暗的大厅增添了几抹亮色。

  《观点》以政治类深度报道见长,读者多为知识分子,40多万份的发行量在6000多万人口的法国相当可观。一年前,这本周刊曾对中国横加批评,甚至断言:“北京奥运会贵宾席上可能空无一人。”

  但辞旧迎新之际,在盘点2009年的世界进程之后,它选择扫描中国,“为中国鼓掌”,选择“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她(中国)的变迁。”

  内容有点眼花缭乱

  负责这期中国特刊的副总编辑艾蒂安·热内勒将新华社记者引进自己的办公室,墙上横七竖八地挂满了照片和记事条,其中一面墙上,依然是周迅的脸庞。

  “封面图片是我选的……她(周迅)的眼神美丽、清澈、充满自信,足以代表中国的形象。这样一幅图片,无论张贴在地铁站还是书报亭都会吸引人们的眼球,”说起当时的选择,热内勒难掩得意之情。

  《观点》这期年终特刊厚达190余页,中国报道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约30篇文章力图“白描”中国现状及中国百姓的生活状态。

  内容有点让人眼花缭乱:从中国在制造业等领域的十余项世界第一,到巨大的奢侈品消费市场,再到“目标——月球”的中国航天中心;从房地产商人潘石屹和妻子张欣的成功史,到凤凰卫视主持人吴小莉的报道技巧,再到法兰西学院华裔院士程抱一的文化情怀;从山西“被遗忘的村落”,到重庆的“扫黑”行动,再到上海对外国人强烈的吸引力;从“中国大片对阵好莱坞”,到中国的前卫艺术创作,再到“你不可不知”的莫言、余华等中国作家;从北京年轻人的“电子音乐之夜”,到迷恋马球的上海时尚达人,再到普通农家女孩的入党经历……

  林林总总,扬扬洒洒,不吝赞扬与肯定,也不乏质疑和批评,但有一点显而易见:《观点》花费2个月时间策划筹备的这期年终特刊在努力延伸和丰富它的中国触角,在努力以细致生动的第一手采访素材取代先入为主、居高临下的评判,在期望多方位、多层面地呈现一个绚丽、真实的今日中国。

  “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这并不能阻止我用一种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她的变迁……作为记者,我们就是要亲身感受这个国家,把真实的情况告诉我们的读者,”热内勒如是说。

  岁末聚焦中国缘起

  “为什么《观点》岁末年终要做一期中国特刊呢?”记者问道。毕竟,对法国来说,中国是一个如此遥远的国度,而杂志的年终号向来被视为一年中分量最重的一期,不仅是“辞旧”的关键词,也是“迎新”的风向标。

  “天涯咫尺”,热内勒不假思索地答道,“看看我办公室里的东西吧,一半以上可能都是中国制造的,中国已经走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

  “多年来,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崛起,而2009年又格外特别。在来势汹汹的经济危机面前,西方遭受了沉重的打击,而中国依然保持着高速增长,两者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是我们做这期特刊的初衷。我们想告诉读者,看,2009年发生了一些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国正在一步步成为世界强国……”

  热内勒的看法与《观点》杂志社社长弗朗斯-奥利维耶·吉斯贝尔不谋而合。吉斯贝尔亲自为这期中国特刊撰写了刊首语,文中感叹,回顾2009年,即使是严重的经济危机也无法阻止中国前进的脚步,从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到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人们明白了一件事情:世界不能没有中国。

  “她(中国)日益高涨的热情从何而来,惊人的创造力以及令人难以置信的激奋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我们试图放下偏见、转换角度,来到这片土地上发掘它表面及背后的故事,”吉斯贝尔写道。

  “放下偏见、转换角度”,这样的措辞出现在《观点》这样一份权威周刊的刊首语里,令不少人惊讶、震动。

  更多的尊重与理解

  不少西方媒体喜欢戴着“有色眼镜”看中国,有时故意,有时出于下意识,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实际上,在许多中国人看来,一个泱泱大国,当然应该有容人批评的泱泱气度。令他们感到受伤害的,并非善意的中肯批评,而是恶意的歪曲报道。

  热内勒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坦率地承认西方对中国存在偏见,并作出自己的分析。

  “我想,西方对于中国仍有偏见,这来源于对中国的不了解,试问有多少法国人真正到过中国呢?而中国的强大让一些人感到恐惧,让他们感觉不太舒服,”热内勒如是说。

  热内勒的反思,基于他对中国的更多了解,而更多了解,带来了更多的尊重和信心。11年前,热内勒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巴黎政治学院念书之余,报名参加了一个骑自行车环游亚洲活动。凭借“你好”、“谢谢”等30个常用词,他从中国北方骑到南方,在老百姓家中借宿,请警察帮忙寻找失散同伴,开始一点一滴地熟悉中国。毕业后,他先后在《解放报》《费加罗报》和《观点》工作,几乎每年都到中国采访,不断积累对中国的感性认识。

  于是,他得出这样的结论:“每次我到中国时,都能看到人们在辛勤地工作,他们充满智慧,付出了很多努力,因此中国的崛起是合理的,西方人不应该为此感到恐惧。”“作为媒体,我们当然可以批评中国,但如果仅仅是因为中国取得了成功,就去对她指手画脚,这真是太愚蠢了。”

  当然,对于被惯性思维主导的西方媒体,放下偏见、放弃西方本位,重新认识中国需要一个过程。记者注意到,在《观点》这期中国特刊中,不仅一社之长在刊首语里谈到要放下偏见,法国汉学家、《易经》法文版译者西里尔·加瓦里也在卷尾结语中呼吁:“中西文化本不同源,西方人的固有概念被中国人的行为方式所打乱,从而产生了种种对中国的误读。要跨越这一鸿沟,西方必须首先学会尊重并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中国的发展,令中国人对世界越来越好奇,也令世界对中国越来越好奇。兴趣催生了解的愿望,了解带来尊重和信心,这种良性循环,势将促进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