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强卫在青海省委十一届七次全体会议结束时讲话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8日09:53
  今年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全省上下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策部署,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精心组织,扎实工作,有效遏止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较快实现了经济发展的企稳回升。一年来,全省经济发展的经验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保增长与提精神、增信心有机结合。面对特殊严峻的考验,省委省政府把握全局、沉着应对,各级领导干部勇挑重担、奋勇争先,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各企业抱团取暖、共克时艰,努力在逆境中求突破、在困难中谋发展,形成了全省上下团结一致、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强大信心支撑。二是坚持保增长与扩内需、增投资有机结合。我们以加强项目建设为重点,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应对危机扩内需保增长的一揽子计划,以非常之办法、非常之措施、非常之力度、非常之政策,千方百计加快前期工作进度、千方百计争取落实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已争取扩大内需中央新增投资77.6亿元,预计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可达37.5%,对全省经济较快走出低谷、实现保增长目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我们积极拓展城乡市场,落实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巩固了经济增长的消费基础。三是坚持保增长与调结构、强后劲有机结合。我们在立足当前保增长的同时,着眼长远上水平,围绕探索实践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闯出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这个总要求,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统筹发展,进一步增强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坚持做大做强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战略性主导产业,提升了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启动实施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基础产业、社会事业、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重点建设项目,奠定了发展的新基础。加快推进城乡经济一体化进程,制定实施“四区两带一线”发展规划纲要,破除了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一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中央的决策是及时、正确的,省委、省政府的部署是坚决果断、切合实际的,各地各部门的工作是扎实有力、富有成效的。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关键之年,经济发展任务十分繁重。虽然总体上明年经济发展环境将好于今年,但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明年可能是经济发展形势最为复杂的一年。从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比较脆弱,我国经济发展中不确定、不可预料的因素和“两难”问题增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压力仍然很大。从我省的情况看,由于自身发展能力不强,抗风险能力较弱,实现明年经济增长的任务仍然面临很多严峻挑战。一是经济回升的基础仍不牢固、动力依然不足。工业是我省经济的主体产业,但我省受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也是工业,虽然从今年2月开始逐月小幅回升,但增速仍然较慢。今年1-11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低于全国和西部平均水平,排西部第8位。目前,一些重点工业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国内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对我省经济运行和企业效益影响不可低估。同时,我省投资和消费增长较快,很大程度是政策作用的结果,但社会投资和消费意愿仍然不足。据统计,1-11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国有及国有控股投资占到63.4%;加上省内市场狭小,出口能力弱,居民收入偏低、消费水平不高,进一步保持经济增长的制约因素较多。二是改善民生难度加大。就业形势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严峻,保持城乡居民特别是农牧民收入持续增长的难度较大。今年我省需要就业的应届和往届高校毕业生为2.8万人,年末应届登记就业率预计达到80%。明年需要就业的应届和往届高校毕业生将达到3万人左右,就业形势更为严峻。我省津补贴政策已经落实到位,如果明年没有新的增资因素,城镇居民增收压力较大。农牧业抗灾能力不强、比较效益偏低,农牧区富余劳动力转移难度较大,农牧民持续增收困难较多。三是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面临不少新困难、新挑战。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推动加快发展与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老问题碰头并发,统筹解决难度大。四是我们与发达地区的发展差距非但没有缩小,有些方面还在不断拉大。2007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分别是3509.7元、1456.6元,2008年这两项主要指标与全国的差距扩大到4132.5元、1699.4元。其中,农牧民人均纯收入在全国的排位由27位下降到29位。按调整后新的扶贫标准测算,全省现有农牧区贫困人口为138.36万人,占全省农牧民人口的37.6%,扶贫开发任务异常艰巨。面对复杂形势和繁重任务,全省上下要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切实增强必胜信心,切实增强责任感和忧患意识,切实发扬迎难而上、连续作战的精神,继续保持经济转好回升的势头,奋力夺取明年经济工作的新胜利。

  第一,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力以赴推动发展

  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着重强调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胡锦涛总书记深刻指出,“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国内外经济形势看,转变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可以说,转变发展方式不仅是当前的紧迫任务,更是国家长期的战略举措。对青海来讲,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尤为迫切、任务尤为艰巨。我省经济发展滞后于全国,表面上看是经济总量小、发展基础薄弱,实际上根本的差距在于发展方式的落后。目前,我省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0%左右,不及全国平均水平的一半,远远低于发达地区水平。2008年,青海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为2.935吨标准煤,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66倍。面对新的发展趋势,如果不加紧转变发展方式,我们就很有可能在全国乃至世界新一轮结构调整中掉队落伍,我们与全国包括与西部其它省区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作为资源大省和生态大省,青海集中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所有发展特点和困难,要实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关键就是要按照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的要求,努力在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

  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是省委立足省情实际对青海发展思路做出的新概括,标志着我们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高度。在新的形势下,坚定不移推动“四个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必由之路。全省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加充分地认识“四个发展”的重大意义,更加深刻地把握“四个发展”的科学内涵,更加自觉地落实“四个发展”的根本要求,更加主动地推进“四个发展”的生动实践,进一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探索实践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成功之路上不断创造新经验、取得新成绩。

  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四位一体,相互联系,相辅相成,构成了新的关键阶段青海发展路径的有机体。

  ———跨越发展是基础。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发展不够是青海最大的省情。加快发展是解决青海所有问题的关键。青海这样一个欠发达的地区,要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就必须始终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迅速扩张经济总量、提升经济规模;就必须更加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的统一,增强经济增长的活力和动力,实现经济增长由量变到质变的跨越。我们要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第二个十年计划、支持青海等省藏族聚居区发展的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国家更大的支持,充分发挥自身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把我省的资源优势、集聚优势、后发优势充分发掘出来,努力在一些地区、一些领域、一些行业打破常规,跨越发展。

  ———绿色发展是本质。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是发展的新要求、人民的新期盼。绿色发展顺应时代潮流,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义。青海是我国乃至亚洲的重要水源地和全球重要生态屏障,不可替代的生态地位、生态功能及欠发达的省情决定了青海绿色发展的独特优势和典型意义。近年来,我们坚持生态立省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进一步夯实了绿色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实践基础。我们要进一步把握绿色发展大势,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构筑绿色产业体系,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完善绿色发展保障,努力在全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潮流中赢得先机,把握主动。我们要大力发展生态农牧业、现代服务业和循环经济,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加快推进传统产业转换升级,使绿色经济成为青海发展新引擎。

  ———和谐发展是核心。科学发展观核心是以人为本。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并存,在国家安全战略中地位重要。实现社会和谐稳定,是全省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根本利益所在。同时,青海经济发展滞后,民生保障水平很低,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和谐社会共建共享,是全省人民的迫切要求。和谐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这些意愿,对于实现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我们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高度重视民族宗教工作,妥善协调社会各阶层各方面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我们要高度重视民生工作,下大气力解决民生问题,下大气力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进步和共同繁荣发展,努力实现民族地区和谐稳定、长治久安。

  ———统筹发展是保障。科学发展观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青海区域发展极不平衡、城乡二元结构十分突出,统筹区域、城乡协调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异常繁重。我们要始终牢固树立统筹发展的观念,正确处理好当前与长远、重点与一般、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总揽全局,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要抓住加快城镇化进程、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构建“四区两带一线”区域发展新格局这三个重点,加强分类指导,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在增强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上迈出新的更大步伐。

  总之,我们要把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战略举措,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摆在战略和全局的位置来抓,真正做到在“四个发展”中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在转变发展方式中实现“四个发展”,不断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成效。

  第二,切实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实现长治久安

  当前,全省大局持续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祥和。明年,推动维稳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要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由土地征收征用、城市建设拆迁、企业重组改制以及环境污染、安全事故和涉法涉诉、草场纠纷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和群体性事件有所增多,加之达赖集团等境内外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和煽动挑拨,来自传统的、非传统的和境内的、境外的不稳定因素相互影响,维护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仍面临许多新的严峻挑战。维稳常态建设就是要求我们必须时刻牢记稳定是第一责任、是硬任务,时刻绷紧维护稳定这根弦。推动维稳工作从应急状态向常态建设转变,不是降低工作标准、放松工作劲头,而是有许多更艰苦、更细致、更繁重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完成。特别是面对复杂的形势,维稳工作还有很多不适应。我们要采取有效措施,使维稳工作的理念、机制、方法、作风更加适应常态、长效的要求。要牢固树立科学的稳定观,坚持和谐是稳定最高境界的要求。也就是说,维稳工作的目标不能满足于不出事,而是要实现社会和谐。要紧紧抓住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问题,深入研究和把握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方位对外开放和信息化条件下维稳工作的规律和特点,更加全面地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持之以恒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当前,要重点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要全力确保社会大局持续稳定。要始终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硬任务,居安思危、未雨绸缪,进一步增强工作的预见性和主动性。要深入研究与达赖集团斗争出现的新形势、新动向、新焦点,开拓思路、创新工作。要继续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不断保持和发展全省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要深入推进“平安青海”建设,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措施,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

  另一方面,要全力推进长治久安。各级党委政府在做好日常维稳工作的基础上,要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建立维护社会稳定、确保实现长治久安的长效机制上。当前,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进一步打牢实现长治久安的社会基础、管理基础和法治基础。要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人民内部矛盾,统筹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加强源头治理,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依法按政策及时妥善处理群众反映的问题,积极预防和有效化解矛盾和纠纷,及时疏导公众情绪,防止个体事件处置不当演化为群体性事件特别是民族矛盾,防止各类矛盾叠加升级。要针对社会管理存在的薄弱环节,以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特殊人群帮教管理、社会治安重点地区综合治理、网络虚拟社会建设管理、社会组织管理服务为重点,进一步明确目标,细化措施,加快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民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要以深入推进公正廉洁执法为目标,以提高政法队伍执法能力、强化执法管理、加强执法监督为举措,进一步提高开放、透明、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法公信力。

  第三,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是摆在我们面前首要的政治任务。这次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青海省委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我省党的建设的总体要求、目标任务、重大举措,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具体行动纲领,具有很强的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各地各部门要抓住主题,突出重点,全面落实,扎实推进我省党的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更大成效。

  要牢牢把握得民心这个根本。得民心者得天下。只有始终得到人民广泛的支持和拥戴,我们党才能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过去,我们党领导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靠的是得民心;现在,我们党领导改革开放,还要靠民心。四中全会深刻指出,“过去先进不等于现在先进,现在先进不等于永远先进;过去拥有不等于现在拥有,现在拥有不等于永远拥有”。当前,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深入推进,人民群众的意愿出现了新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要继续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就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握得民心这个党执政的根本要求,更加积极有为地为人民利益而奋斗。要坚持党的宗旨,主动地把握人民群众的意愿和要求,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永远与人民在一起,永葆党的先进性。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倾听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维护群众利益。要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继续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谋划发展、统筹发展、优化发展、推动发展的本领,不断破解改革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努力把经济社会发展搞得更好,让全省各族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要牢牢把握增活力这个关键。中国共产党作为先进生产力、先进文化和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代表,就必须始终充满生机与活力,永立时代发展的潮头。一个政党在长期的执政过程中,容易产生骄傲麻痹的情绪,进而发展成惰性,最终导致僵化和官僚作风盛行。这将侵蚀党的肌体,使党在群众中特别是青年中的影响越来越淡化,进而丧失影响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我们要从党生死存亡的高度,把提高党的活力作为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摆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来抓。为此,一要进一步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要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构建城乡统筹的基层党建新格局,使党的基层组织更好地发挥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真正落到实处。二要进一步健全党内民主。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集中统一是党的力量保证。在全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基础上,要以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为重点,落实党员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切实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充分发挥广大党员在党的生活中的主体作用。三要进一步改进党的作风。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大兴求真务实之风,大兴艰苦奋斗之风,大兴批评和自我批评之风,以坚强党性保证党的作风建设,以优良党风促政风带民风,形成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贯彻中央关于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有关规定,常修为政之德、常怀律己之心、常思贪欲之害,严格要求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纪律防线、法律防线,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浩然正气和政治本色。

  要牢牢把握强素质这个核心。只有各级党员干部的能力强了、水平高了,我们党的事业才能不断前进。我们要按照四中全会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努力建设一支善于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新青海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增强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建设学习型政党。这是因为,学习不仅是个人进步的阶梯,而且是集体进步的动力。面对知识爆炸的新形势,我们尤其要把学习抓得紧而又紧。要按照中央的部署,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的自觉性、坚定性。要广泛学习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社会等一切推进新青海建设必需的知识、技能。各级党组织要争当学习型党组织,广大党员要争当学习型党员,广大领导干部要争当学习型领导干部,共同保持全党奋发向上的良好形象。

  同志们,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需要我们去完成。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自信、开放、创新的青海意识,积极践行“五个特别”的青藏高原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的实干精神,紧紧围绕科学发展、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三大历史任务,着力推动跨越发展、绿色发展、和谐发展和统筹发展,努力探索具有青海特点的科学发展模式,奋力闯出一条欠发达地区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成功之路,不断夺取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青海的新胜利! (来源:《青海日报》)
责任编辑:张勇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