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新桥医院层流病房,陈露隔着玻璃观看病床上的儿子。本报记者 张锦旗 摄 |
为重庆男孩捐献骨髓的女硕士刘子建。 |
女硕士婚前捐骨髓
救助重庆12岁男孩
本报讯 (记者 林祺)到昨天,中南大学女硕士刘子建的“生命种子”飞越山水,在12岁重庆男孩胡棋涵体内生长了九天。9天前,胡妈妈决定,将儿子的生日改为12月30日。9天后,刘子建在忙着置办嫁妆、布置新房的同时,仍牵挂着远方这个从未谋面的弟弟,“我的任务完成了,小弟弟,加油哦!”
晴天霹雳
男孩患上白血病
昨天,层流病房内的胡棋涵有些虚弱,和妈妈陈露隔着玻璃说了两句话后,就挂断了电话。“医生说,这是正常反应,没关系的。”挂了电话后,陈露反过来安慰记者,脸上挂着满足的笑。
胡棋涵是涪陵城七校六年级二班的学生。去年8月30日,陈露带着儿子到医院做例行体检。一拿到检查结果,陈露差点瘫软在地———儿子患上急性淋巴性白血病。
很快,胡棋涵转院到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情况很不乐观,但胡棋涵和家人都不愿放弃。
喜从天降
骨髓库配型成功
胡棋涵一边与病魔斗争,一边还鼓励其他生病的小朋友。得知涪陵另一名15岁的女孩得了脑瘤,他专门托人将别人捐献给他的一部分善款转交给那名女孩,让她坚强。
医生说,要治好胡棋涵,最好的办法就是骨髓移植,但陈露与丈夫的骨髓都配型失败。那段时间,陈露几乎每天以泪洗面,“好像我这一生突然就失去目标了,啥希望都没有了。”
直到2009年10月的一天,陈露突然接到湖南骨髓库工作人员的电话,“你儿子太幸运了。”原来,在该骨髓库登记的一名大学生,初配型结果与胡棋涵相合,如果一切顺利,胡棋涵很快就能进行骨髓移植了。
无意之举
义务献血留爱心
与胡棋涵配型成功的女学生叫刘子建,曾是中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学生,6年前献血时留下了联系方式。但工作人员发现她的电话联系不上,于是通过她留下的山东泰安老家的电话,联系上了她本人。说到捐赠骨髓,刘子建一口答应。
昨天,记者联系上刘子建,听说是重庆媒体,刘子建第一句话就是:“那个小男孩还好吧?”她向记者解释说,6年前,18岁的她在大学里刚刚入党,想做点“有意义的事”为自己庆贺一下,于是去参加了义务献血,加入了中华骨髓库110万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的行列。
6年间,刘子建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本科学业,又跨专业考取了本校建筑学专业研究生。今年夏天毕业的子建又跟随未婚夫来到武汉,一边实习,一边准备论文答辩,顺便寻求就业单位。
婚期临近
愿捐骨髓救人
虽说刘子建一口答应捐献骨髓,但刘子建的家人却在犹豫。父母担心的是:子建还这么年轻,虽说研究生即将毕业,但工作尚无着落,婚期也临近,万一有个好歹怎么办?
“捐了吧。毕竟是救人性命。”面对家人的犹豫,刘子建轻轻一句话,算是拍了板。
捐献前,刘子建给重庆素不相识的这名白血病男孩写下了深深的祝福:“亲爱的小弟弟:姐姐希望通过这一次捐献,能够帮助你摆脱病痛的折磨,你的未来还很长远,祝你早日康复,幸福平安。子建姐姐。2009年12月30日于捐献前。”
重庆妈妈
半年后见恩人
上月30日,刘子建的“生命种子”送入胡棋涵体内,孩子的情况一天天变好。
“我一直觉得,刘子建就是上天派来救胡棋涵的。”陈露用“伟大”来形容刘子建的善举。
骨髓移植前,陈露托新桥医院的医生给刘子建送去一份小礼物,其中有一张由胡棋涵口述、陈露代写的卡片:“亲爱的姐姐,我现在无法用语言表达感激……我知道,我多了一个亲姐姐。”
根据相关规定,捐献人和被捐献人之间不能见面,但陈露想在半年后,不论儿子情况如何,都要赶往武汉,与陈露见一面。
中南大学刘子建远隔千山万水献出“生命种子”,重庆男孩处于恢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