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面向未来的中国空军:攻防兼备空天一体(组图)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1月09日09:40

  歼-11飞机是我国引进、研发、改进的第三代战机,是人民空军的新型主战飞机。

  空军以第三代主战装备为骨干的空中作战力量已成体系;

  空军航空兵部队全疆域、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已大幅度提升;

  空军地空导弹兵具备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配套精确打击能力;

  空降兵形成了跨越高原、寒区、沙漠、丛林、海岛等五大地形的空降作战能力;

  随着天波雷达等一批新型雷达列装空军部队,国家预警网络已基本覆盖全疆域领空;

  中国空军需要锤炼远程机动甚至跨境机动的能力,崛起的中国需要一支攻防兼备、空天一体的战略空军。

  2009年10月30日,中央军委委员、空军司令员许其亮上将在他办公室接受记者专访时,是这样精辟概括人民空军战斗力水平的:60年不懈奋进,人民空军从无到有、由弱到强,已经发展成一支“攻防兼备”型的强大空中力量,并形成了以第三代主战装备为骨干的空中作战力量体系:空军航空兵部队全疆域、全天候、超视距空战能力大幅提高;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具备了高、中、低空,远、中、近程相配套的精确打击能力;空降兵形成了跨越高原、寒区、沙漠、丛林、海岛五大地形的空降作战能力;随着天波雷达等一批新型雷达列装空军部队,国家预警网络已基本覆盖全疆域领空……

  空警-2000是中国自主研发的大型预警机,技术水平世界领先,被誉为“战力倍增器”。

  第三代主战装备为骨干的空中作战力量已成体系

  随着现代战争立体性和纵深性的空前提高,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空军的活动空间开始由地理边境扩展到战略边境,由航空空间扩展到外层空间,空中力量成为战争中首先使用、大规模使用和全过程使用的多功能力量。

  面对世界新军事变革,针对未来发展战略的新取向,中国空军提出了要在未来战争中“全程使用”,要从“配角”转到“准备当主角”,并要进行“相对独立的战争”……中国空军这一理论的提出立即引起世界注目。

  鹰击长空、剑指苍穹、天线飞旋、伞花飘舞……60年来,人民空军加快国土防空型向空天一体、攻防兼备型转变步伐,战斗力水平实现新的提升。60年常备不懈,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地方,空军部队广大官兵用责任编制花环,把使命举过头顶,始终保持高度的警惕和戒备,枕戈待旦,时刻保卫着祖国领空安全。伴随改革的春风,人民空军不断推进训练内容、体制和方法改革,从实战需要出发,加大训练难度,战斗力水平产生新的飞跃:

  ——80年代初,空军歼击机、强击机、轰炸机、运输机、高炮、地空导弹、空降兵部队在华北某地参加了诸兵种联合作战实兵演习;

  ——90年代中期,空军首次组织高技术条件下空中进攻战役实兵演习,运用多种武器使用干扰、压制、封锁和摧毁等各种攻击手段,从陆空空天电多维领域向敌发动联合攻击,标志着空军开始由“国土防空型”向“攻防兼备型”转变。空军首次举行以夺取制空权为主要内容的空中打击演习,空军部队14种机型和地面防空主战装备携带多种型号空空导弹、空地导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参加空中打击实兵实弹演习,标志着空军已初步具备了一定水平的远程作战、高速机动、猛烈突击和对空防御作战能力;

  ——90年代末,空军首次在计算机组成的远程分布式网络系统上,成功地进行了一场高技术条件下的室内空中战役对抗演习,从而实现了从“图上谈兵”到“网上演兵”的历史性跨越。空军运输机执行出访任务,首次飞越赤道,起降14个陌生机场,行程3万多公里,它表明我空军运输机具备了在超远程、全天候和大纵深条件下的起降能力。在“紧贴实战,突出对抗,从难从严,科技兴训”军事训练指导思想指导下,空军部队坚持科技兴训,不断提高军事训练质量和效益,军事训练逐渐向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和对抗性发展;

  ——新世纪开年,空军开展“全员全装深训精训”活动,推动训练进一步向信息化聚焦,提高了部队整体训练水平和作战能力。

  
轰炸机机群待命起飞

  
  全疆域、高精度战斗力让空军成为共和国的刀锋之旅

  从单一平台到作战系统对抗,从单一要素到复杂电磁环境,从近海攻击到远海巡逻……人民空军以复杂电磁环境下的战术训练、多兵机种合成训练和联合训练为重点,走出了一条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训练路子。

  走在信息化前列的空军歼击航空兵某师,伴随着人民空军的快速发展步伐,成功实施了强电磁干扰环境下的空中进攻与机动防御作战演练,担负攻击任务的战机能彻底摧毁来自不同方向的作战目标。为适应未来资讯化战争,改革创新训练方式方法,他们用一个个“首次”,展现了新的风采;用一项项创新,续写了新的辉煌:辽阔的雄鸡版图上,他们组织了改变航行剖面机动作战演练;对抗演练场上,他们组织了“满负荷”战术对抗训练;西北大漠陌生空域,他们展开全未知条件实弹打击演练,发射近百枚实弹,全部首发直接命中目标;远海上空,他们实施昼夜间攻防综合作战演练,从超视距攻击、截击到近距格斗空战,连续实施高难课目……置身新战机战法演练导调现场,巨幅萤幕上,战鹰长空搏杀,随着指挥引导人员敲击键盘,一组组资料准确及时转换成指令,战鹰按区域机动、布势井然有序;飞参处理系统前,先期返航的飞行员点击滑鼠,刷新资料,一个个动态画面全程再现空战场景。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空军轰炸航空兵某师,横跨3个战区长驱数千公里,起降两个陌生机场,在陌生空域“摧毁”多批目标,实现了从“临空轰炸”到“远程精确打击”的历史性跨越。根据新装备性能先进、信息化含量高等特点,在训练中,他们打破传统的对单一机种、单一目标的攻击方式,实现由单一对空攻防到对空对地复合作战、由对单一目标攻击到对多个空域多点目标打击转变,增加未知条件下对多目标攻击训练的比重,使之达到对抗训练总量的三分之一,练就的命中精度高、机动速度快、攻击目标远的作战能力,标志着人民空军推进战机指挥引导方式由单一机型向多机型、由小批次向多批次、由单一任务向多样任务的跨越。

  ——正以崭新姿态阔步迈向辉煌的地空导弹兵某师,曾在国土防空作战中创造用地空导弹击落敌高空高速侦察机先例并立下赫赫战功,新时期他们紧紧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在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潮流中锐意进取,创新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2005年以来,随着地面防空武器装备发展步伐的加快,多型国产新型地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相继取得成功,陆续批量装备部队并形成战斗力,使空军地面防空部队整体装备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目前,空军地面防空部队已形成多代共存、多型并用的装备体系和远中近程、高中低空搭配衔接的火力配系,具备了一定的反导能力和抗击多目标能力,部队信息化条件下防空作战能力得到大幅提升。本着适度扩大规模、调整指挥体制、完善力量结构、优化防空部署、加快新装备发展、加大系统建设为原则,积极推进军事训练转变,提高体系作战能力,逐步实现“由单纯防空型向防空反导型,由防空反导型向防空防天型”的转变,已成为一支新型空天防御作战力量。

  ——中国空降兵由弱到强、由单一到合成走出了一条跨越式发展的道路。空降兵是以伞降或机降方式投入地面作战的兵种,又称伞兵,它是一支诸兵种合成的具有空中快速机动和超越地理障碍能力的突击力量。近年来,空降兵部队针对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特点,先后北上长白山进行寒区野战生存训练,南下四川、广西,西进青海、西藏,开展“三高”试训和拉动演练,进行了水上、森林、高原、海岛、丘陵及寒区、亚热带等特殊环境和气候条件下的跳伞训练,以及新机型、新伞型跳伞和重装空投试验,组织了特种分队和伞兵突击车同机空降空投、翼伞渗透破袭、动力伞空中越点攻击等空降作战演练。目前,空降兵部队从部队长到士兵,不分性别年龄、不分职位高低,普遍掌握了5种机型、9种地形、开双伞、全副武装等8个课目的跳伞技能。在昼夜间、特种地形、武装跳伞及野战生存能力等方面,分队试训成果逐步转化为整营、整团的战斗力。随着我国经济、科技实力的飞跃发展,空军新一代天兵已具备了随时能飞、到处可降、降之能打、打之能胜的全方位、全天候空降作战能力,成为空军战斗序列中一支令人生畏的快速突击力量,已由初建时的单一兵种,发展成为拥有炮兵、航空兵、导弹兵、特种侦察兵、防化兵等20多个专业兵种组成的多兵种合成部队,初具规模的高技术特种兵种。

  

  甲类战斗团占比98% 新装备骨干驾驭高技术军种

  空军是一支高技术军种,对人才队伍有着特殊的要求。

  中国空军组建初始,从全军抽调一大批优秀人才中组建成的人民空军,就认识到了人才的重要。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空军的武器装备实现了由“以劣胜优”向“以优胜优”的跨越:作战飞机以其超远程、高速度、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作战;电子战、空中加油的使用,又大大提高了适时遂行空中作战的能力;现代机载武器系统包括导弹、精确制导炸弹等,具有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多功能、全方位的空中格斗、对地攻击目标多的作战性能。

  2006年全军军事训练工作会议以来,空军的大多院校都形成了以博士生、硕士生为龙头,本科生为主体的人才培养结构,先后为部队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官兵文化水平和知识结构明显改善,本科以上学历的指挥、技术干部有了较大增加。

  近些年来,随着空军部队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对指挥技术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空军坚持“宁可让人才等装备,也不能让装备等人才”的原则,先后对数千名素质好、技术精的先进武器指挥技术骨干进行重点培训,培养了新装备建设的“种子”人才。通过举办短期培训、开设“速成班”和采用“滚雪球”等方法,“逼”出了一批批新装备应用型人才;成立了新装备技术研究中心和人才储备基地,为部队输送了大量新装备骨干人才,在新装备部队的战备和训练中发挥了生力军作用。

  另外,空军还注重结合重大任务培养锻炼人才。坚持“抓根本、管长远”,针对军事指挥、工程技术“两支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理顺机制、提高层次、突出重点、整体推进,采取“聚焦育才”、尖子人才“攀高计划”、聘请资深院士顾问帮带、重大任务锻炼等方式,培养了一支覆盖地空导弹兵所有专业,以空军级专家、空军保留技术骨干为代表,专业齐全、梯次衔接、特色鲜明的人才队伍,涌现出了一大批复合型指挥人才、谋略型参谋人才、专家型技术人才,为空军部队战斗力成长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如今,人民空军98%的战斗团成为甲类团。四种气象训练水平的飞行员比10年前增加了近两倍。从空军至军区空军,从基地、师到团,军事主官人人能飞、个个会指挥。飞行师长都能带队升空作战。战斗团长都能飞“四种气象”。重点部队飞行员全部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空降兵部队各级都会空降作战。

  

  红旗-12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相控阵雷达,是全天候中远程防空武器系统。

  瞄准未来战场 中国空军继续战略转型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国庆大阅兵仪式上,中国空军以崭新的面貌向世界展示了其威武雄姿:地面上,新型地对空导弹、地对空高炮如铁流滚滚;天空中,国产预警机、歼-10战机、空中加油机以及轰炸机等……这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型战机,不仅标志空军武器装备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也显示了中国军队应对现代战争的信心和实力。

  目前,空军已经发展成为一支以航空兵为主,地空导弹兵、高射炮兵、雷达兵、空降兵等组成的高技术军种,形成了现代化的防御体系。空军拥有门类齐全、功能配套的作战飞机,能以其超远程、高速度、全天候的作战能力,在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作战,特别是电子战、空中加油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远程空中打击和抗电子干扰、适时遂行作战的能力。

  空军航空兵——航空兵是空军的主要作战力量。现代战争中,空中力量已成为战争中首先使用、大规模使用和全过程使用的多功能力量。而空中进攻效能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航空兵截击、突击和轰炸力量的加强。目前,作战飞机,可以其超远程、高速度、全空域、大纵深、超视距范围作战。电子战、空中加油机的使用,大大提高了远程空中打击和抗击电子干扰、适时遂行空中作战的能力。机载武器系统如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及火控设备等等,不仅具有远射程、高精度、大威力、多功能、全方位的空中格斗和对地对海攻击的能力,而且可以全天候、全高度作战使用。

  空军地空导弹兵——中国空军地空导弹部队成立于1958年,现发展到相当规模,形成了比较完善的要地防空布局。地面防空武器装备由过去的单一型号兵器向多型号兵器协同作战发展;作战空域由中近程、中高空防空向远中近程、高中低空作战发展;作战任务由重点要地防空向区域防空、支援陆海军作战和支援空中进攻作战发展。九十年代以来,空军地面防空兵部队又陆续装备了一批命中精度高、作战反应快、射击范围大、攻击目标多的新一代地空导弹兵器。新型对空高炮,以其灵活机动、火力威猛、不受干扰、可连续作战特点,在未来战争中将发挥重要作用。

  空军雷达兵——雷达兵的主要任务是探测空中目标,报知空中情报。它是国家防空预警系统的主体,也是实施对空警戒侦察、航空管制和保障对空作战指挥引导的主要力量。中国空军雷达兵目前已由单一的对空警戒任务,发展到实施对空警戒侦察、保障作战指挥引导和航空管制的多重任务;由单个的雷达站扩展成雷达警戒线;由地区性雷达情报网连接成全国雷达网,探测范围基本覆盖了中国全部领空。

  空军空降兵部队——空降兵是以降落伞和陆战兵器为基本装备,以航空器为输送工具,主要遂行伞降和机降作战任务的空军兵种。中国空降兵现由炮兵、工兵、侦察兵、防化兵、导弹兵等十多个兵种合成、数十个专业密切协同的现代化特殊兵种部队。装备运载伞兵的新型飞机,速度快,装载人数多,可进行三门四路单跳和连跳,可全天候空投重装备,远程飞行不需加油就可达本土任何地域上空。中国自行设计研制的新一代伞兵伞,抗风能力强,低空性能好,着陆冲力小。使用单兵防空导弹,空降兵还可在着陆后打击敌人飞机。

  空军不仅仅有维护领空安全问题,还有外层空间安全的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各国正在形成很多全新的利益层面,中国空军不仅要维护领空安全,还必须关注外层空间安全,要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营造中国的安全环境。国家战略利益也为空军提出全新的要求。比如中俄联合军演等,要求中国空军的战机进行跨境行动,要进行远程奔袭,这就要求中国空军必须建立一支能够在更大范围内活动的信息主导的、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空军。 (来源:中国军网)
责任编辑:王雪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