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藏北无人区崛起小康示范村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1月12日12:15
  新华网拉萨1月12日电(记者唐召明)前不久,记者从双湖特别区驱车出发,沿着一条新修的乡村公路,来到了位于藏北无人区深处的一个小康示范村——双湖特别区嘎措乡。

  驶入嘎措乡,映入记者眼帘的是一排排整齐的藏式安居房以及学校、卫生所、太阳能光伏电站和休闲广场。在雪山、湖水映衬下,这些现代化建筑与高耸的电信铁塔交相呼应,蔚为壮观,加上在湖边嬉戏的藏羚羊,更是构成一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完美画卷。

  今年67岁的白玛是嘎措乡的原党支部书记,他领导这个乡在双湖的一角创造了一个政治和经济上的“小特区”——整个西藏高原仅有的一个未实行牲畜私有私养的乡。

  嘎措乡至今仍然保留集体经济,实行专业化分工,人均纯收入近年来连续保持在5000元以上,最高时达到5540元,成为西藏最富裕的乡。

  20年前,记者两次采访过身材魁梧的白玛书记。此次,他在家中再次向记者追忆了这个乡的创业历程。

  1976年西藏开发藏北无人区,嘎措乡的60户牧民从申扎县迁进无人区,除老人、妇女和儿童留下来乘坐上级派来的三辆大轿车外,其余人则赶着3万多头(只)牛(羊),进行了长达一年多的跋涉,边放牧边迁徙,最后在渺无人烟的玛威山一带安家。

  白玛老人说,嘎措乡之所以未搞家庭承包经营,是服从村民的意愿。1983年西藏掀起了落实家庭承包责任制高潮,工作组来到嘎措乡向牧民群众宣传新政策,牧民们却来了个“全民公决”,以70%的票数决定继续坚持集体主义经营方式。

  次年,西藏把家庭承包责任制改为“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的政策。可是,嘎措乡的牧民们仍然把自己套在集体化的车辕上,这是因为一场惨痛的教训让人记忆深刻:一位放牧员赶着上千只羊在湖边放牧,突遭狂风袭击,许多只羊被刮到湖里,放牧员舍身救羊,在救出30多只羊后,他终因体力不支献出了宝贵生命。

  在人与大自然的抗衡中,嘎措乡的牧民们认识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抵御频繁的自然灾害,只有大家拧成一股绳才是出路。

  嘎措乡保留了集体经济,曾经实行过定畜群、定人、定时间、定任务、定指标、超产奖励的“五定一奖”责任制。后来,牧民发现这种方法不太合理。于是,他们总结出一套按产值、产量记工分的方法,减少了吃“大锅饭”现象。

  比如,全乡将两个村的青壮年男女牧民分成2人至5人一个小组,分别安排在各牧场轮牧。在责任期,他们放牧牛羊的好坏、数量的多少都有严格标准,直接影响其年底统一分配时的收入。

  此外,留在村里的老弱病残者,如果力所能及地参加织帐篷、缝藏袍、捻毛线、宰牛羊、捡羊毛等生产劳动,年底乡里将根据其工分多少,实行按劳取酬。干部、医生、教师等与牧民群众一样,也是根据其工作的好坏、成绩的大小拿不同等级的工分收入。

  嘎措乡所辖的两个村现有99户、534人,放牧着37290头(只)牛(羊)。两个村分别单独核算,只是在经营管理上以乡为单位进行统一安排。

  记者看到,嘎措乡的干部们工作十分辛苦,因为调度劳力、分配工作、记工分、搞分配,都要靠他们完成。为避免吃“大锅饭”,乡里制定了有关集体生产经营的若干条款,仅工分制细则一项就多达246个条目,每一项数字管理都精确到小数点的后面几位。

  如今,牧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甜蜜。走进牧民日玛家,只见这座约有100平方米的两居室有着大大的玻璃窗,屋子正中是烧牛羊粪的铁皮炉,屋内陈设着冰柜、沙发以及铺着艳丽藏毯的木床,靠墙的大藏柜上摆放着电视机、电话、收录机等物品,屋顶中间挂着花瓣式的大吊灯。

  日玛全家有5口人,一年纯收入在两万元左右,家里有一辆“东风”牌卡车、一辆拖拉机和两辆摩托车。按说这种生活蛮不错了,可日玛说他家在这个乡不算最富裕。

  据嘎措乡一村村委会主任普琼介绍,该村的55户人家中,有38户买了摩托车、8户买了大卡车、1户买了吉普车;全村家庭电视机拥有率达到100%;全村的268人中,180多人有了手机。
责任编辑:刘士朋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