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鼓舞人心 目标清晰务实
顾春明代表:报告总结去年工作客观全面,分析当前问题实事求是,部署今年工作明确具体,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都很强,语言精练,内容充实,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既充分体现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又完全符合沈阳市实际,是一个振奋人心、凝聚人心、鼓舞人心的好报告。去年,我们经受了百年不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紧紧围绕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这一主线,特别是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迎难而上,勇克时艰,继续保持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今年是沈阳市发展最关键的一年、形势最复杂的一年、任务最艰巨的一年、机遇最难得的一年。为了确保完成各项指标,今年我们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突出抓好重点经济指标,核心是确保实现“双5000亿”;突出抓好沈阳经济区建设,最终把沈阳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家中心城市”;突出抓好结构调整,调整产业结构、需求结构和区域结构;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突出抓好“十二五”规划编制;突出抓好首季“开门红”,努力实现高开高走,为完成全年任务奠定坚实基础。
张晨代表:报告紧紧围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着力调整优化经济结构、切实加强城市建设管理和生态保护、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六个方面,对市委提出的“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进行了详细地诠释,为今年全市工作描绘了清晰的“行军图”;报告确定了着力增强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大力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进一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等措施和办法,为做好全年工作制定了详细的“说明书”;同时报告对推进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定量要求,制定了明确的工作“进度表”。报告明确提出:要支持沈阳金融商贸开发区创建全国优化金融生态综合试验区和晋升国家级开发区,加快东北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这是对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将开发区确定为全市“第五大发展空间”最好的呼应,必将引领沈河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关志鸥代表:报告重点突出,成绩来之不易。新的一年工作思路清晰,特别是重视城乡统筹,发展县域经济,这给法库今后的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2010年,法库县要以加快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进程为主线,以开展“环境年”活动为重要载体,进一步突出发展重点,树立更高目标,狠抓工作落实,努力打造“东北瓷都、中国牛县、山水法库”三大区域品牌,全力冲刺省内县域第一集团。
调整优化结构 推进自主创新
李松林代表:报告提出的问题“真、像、实、准”,特别是提出沈阳市经济增长质量不高的问题更是一语中的、切中要害。对于2010年工作部署,报告中特别提出把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做优、做强发展空间有机结合,点到了沈阳经济发展的要害,体现了以增量调结构,在调结构中扩增量的主题思想。当前,铁西面临两大任务,一是如何在全市保增长、调结构中充当主力军,今年铁西要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目标,财政收入确保100亿元,一般预算收入确保44.5亿元,增幅均在15%以上。二是在各项工作中争当排头兵。工业要争创“5+1”千亿产业,分别是现代建筑产业、机床及功能部件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电气制造产业以及通用设备和新能源装备产业,外加医药和化工产业,“5+1”千亿产业从今年开始全面进入操作状态。我们要使铁西区的经济总量在辽宁省100个县区中排名第一的基础上,争创东北第一经济和总量大区和强区。
王开军代表:今后一个时期,大东区将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抓住“汽车强区、三产富区、科技兴区”三大战略重点,通过集中优势工业资源,不断做强汽车产业,争取2015年前后,全面实现“双百双千”目标。在不断做强汽车产业的同时,大东还将通过优化传统服务业布局,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拓展新兴服务业领域,全力打造以东中街商业区为核心的沈阳东部商业新区域。在此基础上,全区还将充分发挥欧盟经济开发区和黎明、新光工业园区的科技先导作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努力建设全市投资强度、科技密集度最高的科技产业园区。同时,大东还将在明确区域发展定位、优化产业空间布局、转变发展方式、体制机制创新和改善民生上实现五大突破。全区上下将把提高全区人民的幸福感指数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按照“一年打基础、两年上台阶、三年大跨越”的工作步骤,全面实现“繁荣、和谐、富民、强区”的发展目标。
程晓龙代表:报告翔实地概括了沈阳市这一年的发展成就,对今年的工作部署思路清晰,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市政府今年的工作安排全面体现了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的总体部署得到了有效落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措施具体,优化发展环境重点突出,各项民生工程安排到位,非常符合沈阳发展实际。去年以来,和平区积极应对危机挑战,始终把“保增长”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及时实施了抓空间、保产业,抓服务、保企业,抓项目、保投资,抓运行、保进度,抓作风、保落实的“五抓五保”工作措施,迎难而上,拼搏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去年预计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实现438亿元,增长17.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01亿元,增长22.1%。今年预计地区生产总值必保增长13%,达到495亿元;力争增长16%以上,达到508亿元以上。“十二五”期间,将向千亿GDP冲刺,为沈阳发展作贡献。
张仕卿代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2010年七大发展目标,五大发展重点,令代表们感到十分振奋。重点任务中提到要加快五大千亿元产业建设,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汽车及零部件产业。根据汽车产业“年产30万辆的成本平衡点”和“3、5、8公里的最佳配套半径”的发展规律,建议市政府出台加速建设“沈阳东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新政策。一是建立产业导向,引导汽车项目进入“沈阳东部汽车集聚区”,打造汽车产业配套基地。二是加大对“沈阳东部汽车产业集聚区”的政策支持,将该地区的土地出让金、城市配套费用于集聚区建设,将消费税中央返还部分也用于集聚区建设。
宋宝全代表:报告提到了要加快东中街商贸集聚区的改造升级,未来五年内东中街商业面积将超过5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将超过500亿元,实现社会消费零售总额500亿元,将提供就业岗位10万个。东中街将成为沈阳市民休闲、娱乐、购物及商贸活动于一体的综合商贸服务领域。我建议还要进一步完善东中街的基础设施和配套。包括道路、供暖、供电、电信等等。
打造生态城市 创建美好家园
戴贺臣代表:进一步加大二三环之间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目前,于洪区已经被省市政府列为城区,但城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三环内市政道路路网密度为2.75公里/平方公里,城市排水管网密度为2.9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城市建成区标准(市政道路路网密度为6公里/平方公里,排水管网密度为5公里/平方公里),许多地区无市政道路、排水设施不完善。同时,教育资源紧张,随着三环内地区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外来人口迅速集聚,外籍学生已占在校生的66%以上。按照要求,每0.5公里半径内需要设一所小学,每一公里半径内需要设立一所中学,目前该地区已入住但没有配套学校的小区多达30余个,居民区建筑面积近400万平方米、4万余户,至少还应新建中小学10所左右。因此,建议考虑加大二三环之间的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增强全市发展空间的承载力和吸纳力。
于威代表:建议市政府进一步加强“南北运河”的综合改造,提升功能和档次。搞好河道的改造,保证清水长流、两岸常绿的良好生态效应。搞好沿河的路网规划和建设,便于群众通行和休闲。与此同时,进一步搞好“背街小巷”的治理,为群众创造良好的出行环境。加强机动车露天“停车场”的管理。
高虹代表:作为大都市,目前沈阳市应该加大机械化清扫投入,实现城市街路机械化清扫,不仅仅是减轻环卫工人劳动强度的一种举措,更是城市现代化管理的一种标志,对于提升城市品位、促进经济发展具有较大意义。就和平区而言,近百条一二级街路,仅12辆扫道车,每天作业能力仅达到20%,其他城区情况略同。为此,建议政府统一规划,列资预算,逐步增加扫道车等设备,力争“十二五”期间,全市街路清扫机械化达到100%。
做强县域经济 培育新增长极
许艺伟代表:今年东陵区将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增添动力。突出抓好东南山区建设,优化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继续扩大树莓、寒富苹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尤其要以祝家农业经济区建设为载体,重点抓好树莓产业发展。进一步扩大连片种植面积,新增树莓种植面积2万亩。加快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全面完成东陵红树莓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产品保护认定工作,将树莓产业打造成全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典范。鼓励依法合理流转土地,规范现有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扶持农事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使更多的农民受益。同时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推动沈城商业重心东移。全力推进南塔商贸集聚区发展,确保步阳国际商城建成并投入运营,沈阳新天地完成主体工程。进一步提升沈城第三商圈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加快汽车零部件及相关配套产业发展,推进中升汽车4S店集群项目建设,提升东陵路、江东街汽车贸易专业街规模档次。继续保持房地产业发展势头,不断加快白塔、祝家、英达等地区城市化步伐,全年房地产开工总面积要继续保持在500万平方米以上。
王镇代表:今年,于洪区将集中力量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全面提升规划水平,高水平编制好永安新城、装备制造配套区、蒲河及九龙河生态景观带、丁香湖水城等重点区域发展规划;强力推进装备制造配套区建设,实施于洪产业大道建设,着力形成“五纵四横”主干路网体系,拉开大工业区建设格局。围绕打造特种数控装备配套、能源动力配套、橡胶制品配套、电线电缆制造、电气装备制造基地、电力装备制造、过程装备制造、基础件制造八大配套生产基地,促进五大集群提升扩量,加快形成装备制造配套区产业发展格局;强力推进丁香湖新城建设;推进蒲河和九龙河生态景观带建设;推进以“五大战役”为核心的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集中力量抓好机床装备城、丁香湖汽车城等一批重大项目;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推进民生事业发展,完成包括中心敬老院建设、高标准回迁房建设、城乡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等15件实事工程。
冯守权代表:法库县将围绕进军全省县城第一集团的要求,重点抓好财源建设和项目工作。强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发展设施农业10万亩,抓好以辉山乳业为龙头的牛产业发展,农业经济区生产基地面积达到100万亩,大力发展提升农业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打造法库到沈阳的工业走廊,新开工陶瓷生产线30余条,实现产值200亿元。引进农业产业化龙头项目30个,强力推进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加快辽河经济区、孟家食品加工区的发展。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建设东湖新城,鼓励农民进城买房创业,强力推进荒山绿化。
张东阳代表:辽中县要以贯彻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锁定“一个目标”,明确“三个定位”,抓实“五项工作”,加快推进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一个目标”,即力争用三到五年时间进入百强县,建设成为科学发展先进县。“三个定位”:在功能定位上,优先发展环保产业,强工扩城,优先发展保税物流产业,借港兴城,优先发展都市农业,特色建城,以“工业副城”、“腹地港城”、“北方水城”为支撑,努力把辽中打造成为沈阳经济区的黄金枢纽城市、沟通沈阳经济区与沿海经济带两大板块的钻石节点城市;在空间定位上,重点规划建设“一城、一廊、一区”,即开发建设以东部近海经济区为载体的近海新城,以中部珍珠湖和近海绿洲为两磁、多湿地为节点的蒲河生态走廊,以西部果蔬、肉牛、林果为主导的农业经济区;在指标定位上,坚持“一必保、两提升”,即必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力争指标;提升在沈阳全面振兴中的贡献率,提升在全省县域经济综合排名位次。
牛富全代表:过去的一年,沈阳在经济、社会事业等各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农村经济要加大结构调整力度,改善种植结构,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加大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引导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特色农产品向优势产区集中,龙头企业向园区集中,加快农业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和品牌化进程,力争把一批特色品牌纳入全运会指定产品,一举进入国家级品牌行列。
保障改善民生 共建和谐沈阳
董丽君代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沈阳市公共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实施公共卫生职能的延伸,在重大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完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体系,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监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公共卫生建设的目标是,争取用3年左右的时间,建立健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机制、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近年来,尽管政府非常重视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发展与建设,给予一定的投入,但是,目前市疾控中心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各项服务功能仍不能满足疾病控制工作的需要,与沈阳城市经济建设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发展不相协调,远远落后于全国同等地区的疾控中心建设的发展水平。因此,建议政府高度重视市疾控中心建设发展,尽快解决疾控中心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以确保市疾控中心为社会提供良好服务、更好地履行疾控工作的公共卫生职能。
王煜代表: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市农村的教育硬件得到了很大的加强,像辽中已逐步建立起适应近海经济发展的教育新格局,通过完善办学条件,创新教育管理,优化师资队伍,拉动质量再提升,强化软件建设,树立近海教育特色品牌。推进“一带两促”工作,即以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为带动,促进整个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的大均衡。
罗庆厚代表:在调结构,优环境,惠民生的进程中,邮政作为通政、通民、通商的国有公用企业,要充分发挥实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三流合一”的优势,为社会提供函件、包件、汇兑、发行、集邮、电子商务、速递、物流、储蓄等服务。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在沈阳邮政的经营发展、对外服务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为沈阳邮政的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今后沈阳邮政要积极发挥221处营业网点和412处社区服务处的网络优势,开展便民服务;在服务“三农”上,继续向农村延伸服务,年内力争建立“三农”服务站40处;同时,有效利用74处农村储蓄网点资源,增加涉农信贷投放,努力繁荣农村金融市场。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朱晓京、刘妮、郭宏颖、肖春苹、孙全采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