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山西日报

金融如何服务三农 政协委员解囊献计

来源:山西日报
2010年01月14日05:13
  金融服务于“三农”,“三农”与金融良性互动,不仅仅是个经济问题,更是民生大事——

  2009年,省政协和各市政协上下联动,围绕促进金融服务“三农”主题,进行了历时7个月的扎实调研。委员们通过访问行家、访问农家、访问厂家,并先后十易其稿,最终形成了一份有分量的建议报告。记者跟随委员进行调研,结合省政协十届十次常委会上的讨论发言和报告采写而成本文。

  如何破解——贷款缺抵押少担保

  事例:一家连锁店遍布沿海70多个城市的上市公司,专门到吕梁、运城、临汾等红枣产地考察加工企业,但没有一家企业的产量和品质能满足需求,最后只好带着遗憾离去。我省的红枣加工企业仅吕梁就有五六十家,为什么无一做大做强呢?资金缺乏是主要原因之一。因为想贷款,没有能抵押的;去找担保吧,也没单位愿意担保。

  分析:缺乏有效抵押物和担保机构偏少、担保资金偏小、担保能力不足一直是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主要原因,例如,我省目前有政策性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138家,注册资本金仅有45.8亿元,对于全省13.5万家中小企业和工商户来说,得到贷款支持的达不到5%,这就需要扩大抵押范围和进行担保体系建设。

  建议一:根据国家有关文件精神,扩大农村动产和不动产物权抵押范围。由专门机构对农村荒山、林地等经营承包权进行价值评估,允许有两套或两套以上住房的农民用第二套住房作抵押。

  建议二:各级政府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力度,综合运用资本注入、风险补偿和奖励补助等多种方式,提高担保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能力。

  如何改善——农村信用环境较差

  事例:某乡信用社为8户农民贷款100万元,帮助发展大棚蔬菜,由于销售不佳等原因,无法经营下去,8户农民集体外出逃避还贷。无独有偶,某县信用社为农产品公司放出贷款2600万元,公司转让后,债务人对2600万元贷款不闻不问,法院判决还款,但债务人说没钱,最后连人也找不到,致使贷款形成呆账。

  分析:农村信用环境差是导致农民贷款难的原因之一。由于农业贷款主体众多,农户的诚实守信情况良莠不齐,农村又尚未建立起社会征信系统,缺乏可以判断核实的依据。再加上部分贷款企业和农户信用观念淡漠,甚至恶意逃避银行债务,使金融部门在放贷时慎之又慎。

  建议一:加强农村信用村、信用户的评定工作,将信贷登记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运行范围扩大到农村,通过准确识别贷款人信贷记录,帮助农村金融机构及时判断信贷风险,确保信贷资金安全。

  建议二:多部门合作,积极帮助金融机构依法保全债权和收回资金。对恶意逃废金融债务的企业和个人公开曝光,对有能力而赖账不还的贷款户追究其法律责任,切实维护国家金融安全。

  建议三:对农民加强信用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信用意识,为农村金融服务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如何化解——银行惜贷利率又高

  事例:长治市农村信用社有80亿元资金却贷不出去,造成全市吸收的存款大量上存,流向外地大城市和大项目建设,形成了对农村资金的“抽水效应”。为什么不去银行贷款,农民说,手续太复杂,利率很高。

  分析:国家允许农业贷款在基准利率的0.9倍至2.3倍之间浮动,在执行利率政策中,由于金融机构过多考虑盈利,对贷款利率普遍实行了上浮甚至一浮到顶。因为金融机构追求的是最大限度地降低资本运作风险,最大程度地实现资本运作利润。由此还造成了国有金融机构逐步退出农村资本市场,涉农的农业银行、农信社网点越来越少等问题。

  建议一: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省政府应对设在县域内的商业银行用于本县经济发展的贷款数额提出最低要求,建立独立考核机制,遏制农村资金向城市流动的倾向。

  建议二:落实财政部有关精神,实行省级财政对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的增量进行奖励和补贴政策,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引导和推动更多商业金融资本进入农村。

  建议三:为引导农民合理运用金融手段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要不断丰富服务“三农”的金融产品,大力提高农民的金融意识。

  本报记者 赵向南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