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FP图片 |
有人认为海地有200年没发生过大地震,此次地震让人担心
中国地震专家:海地地震不反常
晨报驻京记者 郭翔鹤
在海地发生地震后,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曾发出海啸警告,称海啸可能波及距震中大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将影响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巴哈马等国。
对此,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研究员、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成员高建国接受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虽然网上有声音认为海地很少发生地震,此次地震属于反常现象,但这种说法显然站不住脚。
海地地震不会引发海啸
“海地的确已有200多年没有发生过大地震,但200年时间在地质时间尺度上也就是一瞬间。海地所在的区域历史上就曾发生过多次大地震,而海地也是火山活动频繁的岛国,最近也发生过火山喷发。火山带和地震带往往是共生的,这一区域发生地震并不反常。”高建国说。
地震发生后,美国政府部门向海地、古巴、巴哈马、多米尼亚共和国发布海啸警报,高建国对此评论说,作为岛国的海地在地震后预防海啸是必要的,但也要进行科学的判定。“海啸一般是在地震发生时海床发生剧烈的上下运动时,才会随即发生。”根据中国和美国地震监测机构的分析确认,海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震源断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行错动,因此,海地地震不具备震源断层条件,不会引发海啸。
正在判断是否有更大地震
高建国同时说,由于地震刚刚发生,有关专家正在对地震波形图等资料进行整理,目前尚不可完全判定是否会发生更大的地震。“地震波如果显示,地震后能量是在缓慢释放,则地壳活动的能量并没有完全释放,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发生超过主震的余震。要经过更仔细的分析,才能判定此次地震是主震余震型,还是双震型。”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报部主任刘杰则表示,地震引发海啸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震级足够大,震源深度较浅;地震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以及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为垂直方向的运动。
刘杰说,海地处在北美板块和南美板块交界处,由于板块运动,经常发生强震。从全球角度来看,这次地震无论是震级还是频次都属于正常的活动范围,并不说明全球板块活动进入活跃期。
新闻链接
全球近年强震灾害
2001年1月26日,印度西部古吉拉特邦发生7.9级地震,约2.5万人遇难,16.6万人受伤;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巴姆地区发生6.8级地震,2.6万人遇难;
2004年12月2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7.9级强震并引发海啸,波及多个国家,20多万人死亡或失踪,其中印尼有近17万人死亡或失踪;
2005年10月8日,南亚次大陆发生7.6级地震。除受灾最严重的巴基斯坦外,地震波及阿富汗、印度北部等地区。巴基斯坦大约7.3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8.0级地震。截至当年9月25日,汶川地震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2009年4月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发生5.8级地震,致使近300人死亡,财产损失严重;
2009年9月30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发生8.0级强震,致死100多人;同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发生7.7级地震,1000多人遇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