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箭、跨马鞍、挑盖头、焚香祭祖、结发、喝合卺酒……这样古色古香的婚礼,一般只有在电视上才能看到,但13日,石家庄的一对80后新人曹天虹和孙蓓,就举办了一场复古的“明式汉族”婚礼仪式,众亲友直呼“很潮很传统”。
记者观察发现,婚礼现场的500余位亲友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亲友拿出相机、手机等各式拍摄工具记录下仪式中的难忘镜头。
镜头1 新娘飘然下“绣楼” 13日11时58分,石市槐安路与中华大街交口附近一饭店内,音响中传来几声响亮的鞭炮声。“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司仪朗诵起《诗经·关雎》,“下面让我们有请新郎。”
只见一位身着蓝衣的牵马人翻着跟头上场。司仪抖了个包袱:“来的不是新郎,是新郎的马童。”新郎挥舞马鞭随后赶到,笑容满面地迎接新娘。
只见新郎跟着牵马人走向大厅东边的红色幕布,冲着“绣楼”大声喊道:“娘子,小生在此等候多时了。”
此时,亲友们意想不到的一幕出现了,身穿汉服的新娘盖着盖头,在丫鬟(伴娘扮)的陪同下,站在满是花朵、红绸的“移动绣楼”中,缓缓从上空飘然而降,进入“轿”中。
亲友们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在场的500余位亲友中,所有人都将头转向“轿子”近前。大厅四周约有三分之一的亲友起立观看,纷纷用手机或者相机记录下仪式中的难忘镜头。其中一位女士边录像边说:“咋这么有意思呢,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镜头2 踩着麻袋进“喜堂” 接到新娘后,新郎与新娘朝“喜堂”走去。殊不知,20米左右的接亲路程也大有看点。新郎接过新娘手中的一弓一箭,按照古代礼仪行“射箭礼”:一箭射天、二箭射地、三箭射乾坤,寓意“三箭定乾坤”。
随后,一名书童模样的男孩送上绣球,新人朝“喜堂”走去,可亲友发现两人脚下踩着的不是红毯,而是麻袋,还不时有“家丁”将踏过的袋子移到新人的前方。新郎的朋友张先生在一旁介绍,这一共是6个麻袋,新人走过麻袋,象征“代代相传”。
经过了跨火盆、过马鞍等环节,新人最终步入“喜堂”。
镜头3 夫妻“结发”到白头 新郎用“喜杆”挑下新娘的盖头,两人在堂上焚香祭祖。“一拜风调雨顺、二拜五谷丰登……”拜完祖宗的新人继续参拜父母,双方父母也是一身古装。“岳父岳母在上,小婿曹天虹大礼参拜。”新郎话音刚落,就跪行三步到了岳父岳母近前,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司仪手中拿着一根红线走到堂前。“看,该"结发"了。”人群中有人说道。新郎的“书童”和新娘的“丫鬟”分别剪去新人的一绺头发。剪了两次,新人的两绺头发放到了一起。看着“书童”绑得“艰难”,司仪打趣道:“如今可不比古代,这新郎的短头发确实不好绑呐。”最后,还是心灵手巧的“丫鬟”将头发结在一起,交到新娘手中。
接下来要进行的就是“合卺”。新人接过装满酒水的方形铜制酒杯,相对而立。在司仪的口令下,将酒杯举过眉,一只手拿酒杯,另一只手掩袖,将合卺酒遮袖饮下。
喝完合卺酒,到了答谢各位到场嘉宾的时刻。司仪说:“今天要感谢在座的所有亲朋好友。等下我说一个人,你们拜一次。”新人点头之后,司仪说“牵马的”,新人行礼;司仪又说“抬轿的”,新人又行礼;“说媒的”,新人再行礼。司仪加快了报名速度,两位新人不停行礼,疲劳的新娘最终只能保持着侧步屈身的行礼姿势不动,新郎则架着双手,弯着身子,不停地点头。全场一阵哄笑。
幕后 新郎搞策划 熬了不少通宵 提起这场别具特色的婚礼,新郎曹先生说,他小时候在电视上看到这种汉族婚礼仪式,就喜欢上了。到自己打算结婚时,曹先生立刻想到采用这样的方式。整场婚礼都是由新郎亲自策划,又和婚庆公司沟通后确定的。“从去年10月开始,我和很多朋友经过无数次商讨,熬了无数个通宵,翻看无数次书籍,才确定了最后这个"明式汉族"的婚礼。整个婚礼操办起来,最难的就是找这些衣服和道具了。”曹先生感慨道。
新娘孙蓓说:“现在,人们对传统的东西都淡化了,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唤起更多人对传统文化的兴趣。”
参加婚礼的亲友也纷纷表示对这场婚礼的惊叹。王女士说:“我开始并不知道他们采取什么样的形式,这场婚礼让我感到十分惊喜。”新郎77岁的爷爷说:“孩子们都很中意传统婚礼形式,这个婚礼不仅喜庆热闹,还能弘扬民族文化,值得提倡。”(河北青年报贾蓓贡若腾 崔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