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曹操墓被质疑 > 曹操墓消息

王立群:社科院意见不过是争论新起点(图)

来源:大河网
2010年01月15日07:41
  学者王立群

  商报记者 李雅静

  曹操墓的消息公布后,引发众多专家、学者的讨论和质疑。著名学者、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也曾于2009年12月29日亲赴安阳进行考察。并于2010年1月13日写下《社科院专家团难以一锤定音》的博文。

  王立群为何能未卜先知?实地考察过曹魏高陵后,他的观点又是什么?昨日,记者对他进行了专访。

  王立群此前断言

  专家团“难以一锤定音”

  1月13日,也就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举办的2009年度公共考古论坛召开的前一天,一直默默关注曹操墓事态发展的王立群在博客上发表了一篇比较扎眼的文章。文中称,14日的论坛上,社科院专家团难以一锤定音。

  文章说,有关安阳曹操墓的真伪之争至今不断。今天得知中国社会科学院组织了专家团到河南安阳实地考察,该团阵容空前强大,汇集了目前国内考古界的诸多权威人士,明天将发表重要报告,据称将有新的发现。我认为:此举难以一锤定音!

  有关曹操高陵的考古发布,其实无论是政府,还是学界,都做了大量工作,为什么总是嘘声一片?

  王立群认为,昔日互联网不发达,今天的中国网民数量已居世界第一,网络意见几乎左右了整个争议。

  昔日专家是权威,意见备受尊重,今天,专家意见备受公众质疑。内行者,外行者,个个发言,人人表态。为何如此?一是公众的参与意识空前高涨,二是专家意见的公信力大幅下跌!

  还有就是,质疑者、反对者尽管放心大胆,不必顾忌说错了怎么办,谁会计较质疑者、反对者的错误呢?于是汹汹舆情铺天盖地。

  “所以,14日的中国社科院专家团意见并不能消除河南安阳曹操墓真伪之争,不过是这场大争论中的一个新的起点!”王立群最后总结说。

  凭啥预测难下结论

  墓葬被盗多次,残留东西太少

  商报记者:您13日的博文中写道,因为互联网的发达、政府以及专家公信力的下降等多个原因,对于曹操墓的认定社科院专家团难以一锤定音。现在看来这一预测完全准确,您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王立群:最主要的原因是安阳曹魏高陵经过盗掘,而且是多次被盗,残留下来的东西太少。尤其是文字性的东西更少。单靠这些偶然留下的片断,让专家团断定这就是曹操墓,难度很大。作为我们国家考古领域的“国家队”,他们也不会贸然得出这样的结论。

  商报记者:您对今天社科院的结论有何评价?

  王立群:感觉王巍所长说的话比较到位,基本上断定这是曹操墓,但也没有把话说死。我认为这是一种负责任的态度,也表示赞同。

  曹操墓为何质疑不断

  文学作品对人们影响太深

  商报记者:之前我们国家曾发掘多个墓葬,但是从来没有一座像曹操墓这样受人关注。有专家说了,很多墓葬证据还没曹操墓这么足,却没人质疑。您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王立群:关键是文学作品中对于曹操的解读太过深入人心了。特别是《三国演义》以及一些三国电影、电视剧中的解读,让很多人都了解曹操的大致生平,认为他是一个阴险狡诈的人,肯定有72疑冢。

  其实,曹操是有四个形象的。一个是真实的曹操,一个是历史记录的曹操,还有一个是文学解读的曹操,最后一个是人们接受的曹操。大家心目中的曹操,其实是文学解读的曹操,会有几个人去看《三国志》等正史?加上曹操的知名度太高,现代通信工具互联网又很发达,人人都有发言权,也都愿意说上几句。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的力量超过了历史的力量、专家的力量,甚至政府的力量,是一个了不得的东西!当然,学术专家和政府公信力的下降,也是引起热议的一个重要原因。

  亲自探访有何结论

  赞成王巍所长观点,应该是曹操墓

  商报记者:听说前段时间你亲自探访了曹操墓,印象如何?就个人而言,是否赞成这是曹操墓?

  王立群:我是去了,当时没有见着文物,但是看了墓葬的规模和形制。从它的位置来看是符合文献记载的。它正好处于古代邺城的范围内。另一个方面墓葬的规模很大,符合曹操这样的王侯身份。

  墓葬可以说是深埋的,有15米深。墓室规模很大,一看就不是一般人用的,绝对是个王侯级大墓。而且地面上什么都没有,跟历史上不封不树的记录相符。

  商报记者:曾有专家质疑,最关键的证据——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可能是有人作假放进去的,对此您怎么看?

  王立群:我认为有些专家想象力太丰富了。不知道你有没有注意到,“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几个字中,这个挌字不是木字旁,而是提手旁。不是读古书的,很多人都不认识,更不用说一些盗墓贼了。

  这个挌的意思,是击打虎的意思。“常所用”三个字也不是常用词,非常冷僻。我用电子版的《四库全书》检索,才搜出了6个例证。文献中使用的也非常少。不知道盗墓贼有没有这样的水平?

  争议最终将如何平息

  一靠进一步的发掘,二靠时间

  商报记者:就您看来,曹操墓一事最终会如何平息?

  王立群:我认为要靠两个方面。一靠进一步的考古发掘,二靠时间。

  过了春节,一号墓会继续发掘,如果周边也进行发掘的话,可能会找到更多证据,这将有助于消除人们对于曹操墓的质疑。实际上,我们发现了曹操墓,人家河北、亳州也会积极寻找,随着时间的流逝,如果人家找到了,那就不用说了。如果找不到,我估计不可能找到,各界会对这一结果达成某种妥协。

  安阳曹魏高陵领队潘伟斌

  在昨日论坛上公布的九大认定证据:

  墓葬的年代。此墓葬为多墓室砖室大墓,主墓室为四角攒尖顶,和洛阳发现的曹魏正始八年大墓墓顶形状相同,其墓砖为特制的大型墓砖,和洛阳邙山上发掘的东汉大墓的墓砖相同,甚至比它更大。结合出土陶器、东汉五铢钱、画像石内容等多方面证据,专家们一致认定其为东汉晚期大墓。

  墓葬规模与其身份相符。此墓葬与同期墓葬相比,规模宏大,气势不凡。其墓道长近40米,上口宽近10米,最深处达15米。从宽度上说是已被认定为北齐开国皇帝高洋的湾漳大葬的两倍还多,长度也多10米,为王侯级的。整个墓室深达15米,符合曹植在其诗中的描写。

  墓葬地面情况符合《终制》。建安23年(公元218年)六月,定下《终制》曰,因高为基,不封不树。此墓葬所处位置海拔107~103米,比三公里之外的固岸北朝墓地海拔高出整整10米,符合其因高为基的要求。此次发掘墓室上面未见封土,更没有找到其立碑迹象。完全符合其《终制》上不封不树的要求。

  文献资料记载高陵的位置。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23年,六月,令曰,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的祠西原上为寿陵。

  西门豹祠位于邺城故城西,漳河南岸,今天漳河大桥南行一公里处,地属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丰乐镇。其故址尚存,现为一高台地,高出地面2到3米,其上为一东汉至南北朝时期的遗址。在这里的地面上至今还散落着不少东汉、东魏、北齐时期的建筑,比如庙宇、宫殿等等。

  唐代《元和郡县图志》的相州邺县条中明确记载:魏武帝西陵在县西30里,同书还记载有,西门豹祠在县西15里,现在大墓所处的位置,西高穴距邺城14.5公里,因此,其位置相符。

  附近出土文物的旁证。1998年4月,西高穴村村民徐玉超在村西的小方池地里起土时,挖出了鲁潜墓志,墓志上记载的墓主人去世的年代距曹操去世时仅125年,唐代时魏武帝曹操高陵的陵园还是十分清楚的,那么和它相距100多年的鲁潜墓志所记载的资料应该是非常可靠的。

  称谓相符。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建安18年,五月丙申,天子策命(曹)公为魏公。建安11年年夏四月,天子册封曹操为魏王,“邑三万户,位在诸侯王上。”他病死后,曹丕袭魏王位,因为曹操封国为魏,故称魏武王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事。

  同年十月,曹丕代汉自立,追尊其父为武皇帝,庙号太祖,此后曹操的称谓为魏武帝,因此曹操的爵位先为魏公,再为魏王、再为魏武王,后为武帝,是一个脉络十分清晰的过程。

  在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三个字的铭牌共有7块,以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的石牌最为完整,为我们考古队员亲手发掘,是其身份认定的直接证据。

  另外的50多块石牌均出土于后室的南北两个侧室,其中除一块出土于北侧室外,余者全部出土于南侧室,位置集中。专家指其具有潜册性质。

  遗骨。经鉴定,是一男二女。男性年龄60岁左右,女性年龄分别在50岁左右和20岁左右。男性跟曹操终年时66岁的年纪基本吻合。

  出土物与其遗令薄葬相符。此墓葬虽规模宏大,但是所出土的陶器都是素面陶,器形偏小,做工粗糙,符合曹植在书中所说的“明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其随葬的金器都是生前衣物上所用之物,并未有为其入葬而特制的金玉器,只有器圭和璧等礼器,均为石质。

  综上所述,专家们初步认定,此墓的主人就是魏武帝曹操,此墓葬就是魏武帝曹操的高陵。
责任编辑:renyue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