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历史系原系主任、教授、博导,对魏晋南北朝政治史尤有研究,著有《秦汉魏晋史探微》、《东晋门阀政治》等专著。 |
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会长,华南师范大学二十四史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著有《北朝研究存稿》、《北魏平城时代》等。 |
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主攻魏晋南北朝历史和文学研究,著有《魏晋诗人与政治》、《中国魏晋南北朝文学史》等。 |
羊城晚报记者 夏杨 实习生 黄振鹏
安阳魏晋大墓,有许多证据指向是“曹操墓”,近期这一消息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由于曹操在中国历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且有“七十二疑冢”之说,各界对该墓葬是否真为曹操墓也持续争议。
人们关注曹操墓,更多的是因为墓主人的分量。魏武帝曹操在正史上地位很高,但在文艺中却是个白脸奸臣形象。历史上的曹操到底是怎样的人物?为何一步步被后世“妖魔化”?羊城晚报记者专访了魏晋史学家田余庆、李凭和景蜀慧,力图穿越历史的重重迷雾,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曹操。
■专家简介
文艺和历史不相同
历史上少有的伟人
羊城晚报:普通民众对曹操的认知,多来自《三国演义》及戏曲、电影等文艺作品,就是个“白脸奸雄”形象,历史上的曹操到底什么样?
田余庆:历史和文艺是两码事。
很多重要的历史人物都有多面性,曹操尤其突出。他可以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也可以是个奸诈的权臣,没有权谋他就成不了那么大的气候。他还可以是时代思潮的叛逆者,因为当时儒家思想处于鼎盛时期,为了在政治上有个好出路,他反对当时的主流,有叛逆的一面。
历史人物很复杂,但艺术形象不可能太复杂,那样很难表现出来。而搞历史不能这样,历史学家的思想不能太简单化,各方面必须都考虑到。我很推崇一部戏,叫《曹操与杨修》,把曹操的方方面面都表现了出来。
羊城晚报:普通民众观念中的曹操文史不分,您觉得有必要重新厘清吗?
田余庆:关于曹操的评价,1958、1959年有过一次大争论,发表了很多文章。文艺和历史可以有所不同,文艺是历史上的形象慢慢积累下来的,可以和历史素材有关,也可以有自己发展的道路,有自己的时代变化。艺术形象形成之后,被老百姓接受了,搞历史的也没必要去改变它。
历史上少有的伟人
羊城晚报:曹操在历史上是个大人物,在人们的印象中首先是个军事家,打过很多仗,最出名的是赤壁之战,却是个败仗。
李凭:曹操是历史上少有的伟大人物。他活了66岁,毕生成就辉煌。在整个中国古代史上,地位超过他的人不多。在东汉末年走向三国分裂的关键时期,他发挥了重要作用。
曹操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他的政治理念在推进军事战略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军事胜利又促使他获得政治的成功。
曹操身经百战,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次。
第一次是镇压青州黄巾军起义。当时起义军有几十万人,曹操只有几千人马,结果他以少胜多,收编降卒三十余万,其中的精锐部分成了他成就事业的基本力量。之后曹操妥善安置了黄巾军裹挟的百万农民,推行屯田制度,促进了当时淮河一带的社会安定,而生产出的大量粮食又支持了曹操的政治和军事活动。
曹操指挥的第二次大战就是官渡之战,打败了北方最大的军事割据者袁绍。袁绍是世家大族,在北方势力很大,而且当时曹操处在几股势力的夹击之下,东面徐州有吕布,西南关中有张绣。曹操先解决了吕布和张绣,巩固了后方,才和袁绍抗衡。官渡之战是以少胜多的经典战例,显示了曹操卓越的军事才能。这场战争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基础,也迫使刘备南下,而孙权势力则被局限在了长江以南。
第三次战争是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后,北方政局逐步稳定,曹操军力壮大,于是调集兵力挥师南下,希望一举统一中国,可惜却失败了。但失败的曹操还是伟人,他及时总结教训,调整军事、政治策略,巩固了所占有的地盘。赤壁之战后,北方仍然是稳定的。
毛泽东曾高度评价
羊城晚报:很多历史学者认为曹操很复杂,应分开来看,您好像肯定他比较多。
李凭:当然,每个人都有缺点,这才是有血有肉的人。我觉得曹操的功远大于过。
曹操的优点很多,最主要的是关心民众疾苦。他写过“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念之断人肠”等诗句,饱含了对贫苦农民的同情,而这正是一个政治家应有的基本品德。
曹操善于招纳人才,每次军事行动后,他都招降纳叛、笼络人才,许攸、荀彧、许褚、典韦等都是他招纳的文臣武将。建安年间,曹操还曾三次下令征贤,唯才是举。
曹操还善于用人,由衷地关心人才。在征张绣的战争中,他的长子曹昂和侄子相继战死,他没掉泪,但大将典韦战死,他竟嚎啕大哭。尽管这样,张绣投降后,曹操并没报复他,很有政治家的气度。
曹操提倡节俭,他不仅要求子女、妃嫔和部下节俭,而且严于律己。他遗令身后选瘠薄之地薄葬,而且不封不树,与汉代帝王形成了鲜明对比,统治者能做到这样的,不多。
更重要的是,曹操的作为和政策顺应了历史潮流。作为历史人物,曹操是值得肯定的。后世关注他的人很多,唐太宗李世民路过曹操墓时专门祭奠他,毛泽东对他评价也很高。
“挟天子”乃政治策略
羊城晚报:虽然《三国演义》中的曹操形象不是历史真实,但有一些说法《三国志》也承认。比如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毕竟是对正统汉王朝的不敬,为“民心”所不容。如果不是曹操,而是后世的文天祥,其做法一定不是这样。
李凭:不能用文天祥和曹操比。东汉末年的忠君观念与宋朝末年的忠君观念不尽相同。三国时期的臣民更忠于自己的“主公”,而皇帝不过是众“主公”中最大的主公。而且东汉末年皇室衰微,经董卓叛乱后朝廷已落魄得像个草台班子,多数诸侯都不把它放在眼里。
其实在曹操之前,早就有人献计劝袁绍“挟天子以令诸侯”,但袁绍出身望族,自视很高,不屑于供奉一个傀儡天子。而曹操则不同,他出身宦官之家,想要生存壮大就需借助外力,“挟天子”后,他手里便有了压制他人的王牌。所以,袁绍后来很后悔,因为他在政治上的优势被曹操超越了。
值得注意的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只是曹操的政治策略,他虽然“挟天子”,但始终承认天子,一生没称帝。
确实能称“盗墓鼻祖”
羊城晚报:曹操墓有“七十二疑冢”之说,人们认为曹操很奸诈。为什么会有这种说法?
李凭:北宋王安石在《将次相州》一诗中写道:“青山如浪入漳州,铜雀台西八九丘。”这应该是曹操疑冢的较早说法,但这种说法不确切。曹操墓在邺城附近,他的很多文武大臣也埋葬于此。而且邺城是十六国时期后赵的都城,北朝时期的重镇,这一带贵族大墓相当多。历来的盗墓者挖了很多大墓,发现都不是曹操的,于是对曹操墓产生了一些猜测,“疑冢”的说法或许就是猜测之一。
但是“七十二疑冢”的传说和曹操提倡薄葬的思想不符,况且曹操去世时有文武送葬,这么大的仪式,其埋葬地点应该是明确的。“疑冢”之说能流传这么久,我想也和人们的愿望有关。由于百姓认为曹操是很奸诈的,因此乐意相信这类“疑冢”的说法。
羊城晚报:近段时间很多网友热议曹操是“盗墓鼻祖”,军中设有“摸金校尉”、“发丘中郎将”等职,中国文化中盗墓者历来是“贼”,这不影响曹操的形象?
李凭:裴松之注《三国志》,记载了曹操盗墓的事情。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掘墓以充军饷成风,当时盗墓的不只曹操一人,此事不足为奇。
羊城晚报:“盗墓鼻祖”提倡薄葬,与其盗墓有没有关系?
李凭:曹操应该想到,他挖别人的墓,后人也会挖他的墓。他提倡薄葬,要求墓中少放随葬品、置墓于贫瘠之处等,或许与此有关。曹操既然懂得掘墓,对自己的墓应该设有防盗措施,目前发现的墓葬深达15米,也能说明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