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郝洪军是名副其实的扫赌打假“先锋” |
本报专访足坛扫赌打假“先锋”
这么玩命地揭黑,他不怕报复吗?
郝洪军:
有话非说不可
提到中国足坛的扫赌打假风暴,一个人名是无法回避的,这个人名是郝洪军。在这场中国足球扫赌打假风暴中,郝洪军已经不再是一个人名,而是蜕变为一个名人。
《辽沈晚报》著名足球记者郝洪军一直站在足坛扫赌打假的最前沿,在2006年他就向足协递交过球员参与赌球的证据,那时他是孤独地呐喊。而如今随着扫赌打假风暴的来临,郝洪军不再孤独,他的新书《球事儿》更是披露了很多足坛鲜为人知的秘闻。昨日,本报记者电话专访了郝洪军。
还原历史 披露真相
揭露是需要勇气的,有时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郝洪军就身处这样的局面之中,他在书中揭露的一些东西,足以让一些人睡不好觉。
记者:为什么写《球事儿》?
郝洪军:因为觉得有话非说不可,并且自己想说,别人也想听!天时方面,司法介入,强势打击,球迷期盼足球环境的纯净等等;地利方面,因为沈阳是打假扫黑中心,案件在沈阳侦破、审理,并且又有大批辽宁籍球员被警方控制;人合是啥?那就是所有人都期盼真相,这在精神上给我很大支持。
记者:《球事儿》中揭露了中国足坛哪些不为人知的内幕?有什么实质性的证据?
郝洪军:有很多,因为《球事儿》尽管以本次打假扫黑为视角,但书中对足坛近10年来的大事件都给予关注,比如1999年的渝沈之战、2001年的龚建平事件、2002世界杯及国家队涉嫌假球事件、2005年赵本山介入足球事件、2006年初刘建生涉毒事件以及足坛打假风暴等等,这些事件都不是孤立的,他们实际与本次足坛打假都有着内在联系。比如说,本次被警方控制与协助调查的人士,都不同程度参与了上述事件。我要做的是还原历史真相,我所掌握的也只能是相关涉嫌赌球操纵比赛的线索,这些线索不是证据,他们能否成为证据,那是警方的事。
不怕报复 无惧官司
自从成为这场扫赌打假风暴中的“名人”后,郝洪军经常会被问到这样的问题:“你不怕报复吗?”而他的回答竟是:“真遇到亡命之徒,那就当足彩中大奖了吧!”
记者:报道赌球不同于一般报道,难度很大,有人说你沽名钓誉,宣传自己的书,有人说你把自己包装成圣人?
郝洪军:我们披露相关涉赌线索,说什么的都有,但说什么也都无所谓。对一件事,不同人有不同看法,这是正常的。我想说的是,选择这个时候公布相关线索,不是为宣传我的书,我写的《球事儿》也不需要宣传,10万册定数已经出去了,书能否让人们喜欢,取决于它的内容以及眼下打假扫黑的形势,不是炒作和吹捧就能大卖的。
记者:在您此前公布的“银行交易记录”线索中,有人指出是天津的迟嵘亮、轧亚,你怎么评价?
郝洪军:人们可以去猜测、想象,那是网友的自由。我们所公布的是涉嫌参与控制比赛的线索,我们不是公布犯罪证据或犯罪名单。清者自清嘛!当然,如果谁要觉得人格受到侮辱,名誉受到损害,也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我们欢迎!
记者:难道你不怕报复?
郝洪军:想过这个问题,但不会害怕。相对来说,搞体育的记者风险比搞社会新闻的小多了。4年前就有人警告过我,但我不怕吓唬。
记者:4年前当时为何不公布?为何不向有关部门举报?
郝洪军:2006年初我们就收到举报人提供的这些线索,当时,公安部和足协也正赶上成立什么“打黑小组”,我们无法联系公安部门,我们只能随即把这些线索直接送到足协。从程序上说,我们希望这些线索应该及时递交司法部门,但后来却一等等了这么多年。我不能断言我们当年提供的线索泥牛入海了,我到现在还这样安慰自己:当年的线索,足协及时递交了司法部门……经过漫长的侦破,终于在2009年11月初迎来了司法强势介入!
已和警方联系 目前无回音
郝洪军手中的“证据”是重磅的,与2006年那次递交不同,如今他已和公安机关联系,遗憾的是暂无回音。
记者:除了在您博客中公布的一些银行账单等证据外,还有什么重磅证据?
郝洪军:我们掌握的是线索,没经司法机关甄别调查,谈不上是证据。这样的线索还很多。
记者:是否被要求协查过?
郝洪军:很遗憾,目前为止还没有被警方要求协助过调查。
记者:是否与公安机关联系过?下一步打算如何做?
郝洪军:目前正在和辽宁相关部门联系,还没有得到答复。
记者:警方对你有何反应?
郝洪军:到目前啥反应也没有。 本报记者 陈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