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准入制度
早在2002年,国家颁布了《职业病防治法》,除了前期加大预防经费和防护用品的投入外,就监管单位来讲,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职业健康的检查尤为重要,那么酒泉市卫生部门是否了解近几年来本地区肃北县金矿农民工尘肺病的情况呢?
“我们查不到这块,太远了。”
12月24日,酒泉市卫生监督所职业卫生科许尔云科长这样回答本报记者的疑问。他进一步解释,按照《职业病防治法》,工人进矿前要进行体检一次,一年后要进行体检一次,离岗后还要体检一次,要建立《职业健康档案》。肃北县距离市中心较远,人手有限很难兼顾,肃北县卫生部门也没有报过这个情况。
“私企这块很难贯彻,我们也没有强制约束的权力。”许无奈地告诉记者,在煤矿、石棉矿、铅锌矿等高危职业病防治方面,卫生准入存在空白。这就需要人大立法,从根本上解决对职业病的合理赔偿。
如果把岗位体检比作职业病防治的第一道门槛,那么对生产环境现场劳动生产条件的监测和评价则是防治职业病的第二道至关重要的门槛。
酒泉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伤科科长张兴林说,作业场所卫生条件监察这块早在1998年机构改革后就归安全监察局管,他们主要负责用工监督工作,如果是经职业病鉴定为尘肺病的,依据《工伤条例》产生的工伤纠纷归劳动部门受理。
卫生部门管职工的健康档案建立,劳动部门负责用工劳务关系监督,矿工作业场所的卫生条件监察到底归谁管?
渺茫维权路
记者连日采访中发现,从武威市古浪县黑松驿镇去酒泉市肃北金矿打工的村民们,尽管目前已经出现了因为尘肺致死5例的事实,然而,他们根本不知道如何维权。
“怨个人命不好。”古浪县黄羊川一棵树村村民,44岁的吉兴花现在每天的工作就是陪护丈夫。
“我们去了也要不上(补偿)。”记者咨询因尘肺病致死者李发忠的爱人周文秀,是否找过相关部门维护自身权益时得到这样回答。
“不知道,也没找过。”更多的尘肺病家属这样表达。
5名因尘肺病致死的家属中,杨自发的妻子赵红霞在丈夫死后,向黑松驿民政局提出低保申请,得到660元的2009年7月—9月一个季度的低保,之后再没有回音。
杨自虎家则在他去世后得到黑松驿镇财政拨付的一次性500元安葬费。
李发忠家也得到了660元的2009年7月—9月一个季度的低保。
2009年年初,庙台村20多名村民被诊断为“尘肺”的消息传到了黑松驿镇政府,镇上统一安排村民到黑松驿镇医院拍X光片,进行肺部检查,然而,费用由个人自己承担。
9月,由古浪县政府牵头,会同劳动部门、卫生部门工作人员来到黑松驿镇,安排村民统一到古浪县医院去做检查。
“有病就报销,没病自己承担。”村民们说黑松驿镇财政局这样界定此次拍片费用归属。
截止记者发稿前,黑松驿镇所有在9月份拍片的村民钱是交上去了,片子也拍完了,至今没有看到结果。
在古浪采访期间,本报记者多次联系古浪县分管卫生的王副县长,都被其秘书告知“王副县长很忙,没时间接受记者采访”。
古浪县劳动局、卫生局和疾控中心也以“须经县委宣传部门打招呼”为由拒绝接受采访。
“首先是劳动关系认定很难。”
酒泉市劳动保障局纪检组组长王吉文对黑松驿村民维权有所担心。
职业病防治机构检查,须出示由用工单位开具的证明材料,证明患者和用工单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才能接受职业病医学诊断。
黑松驿民工们没有一个人和金矿老板签订过劳动合同,并且在多家私人金矿交替打工,这显然给他们下一步维权带来了巨大困难。
另外就是申请工伤损失赔偿。本地鉴定结果迟迟没有踪影,打工地酒泉疾控中心没有职业病鉴定资格。《职业病鉴定书》该由谁来出具,怎么出都成了难题。
“现在我身单力薄,平时车费都付不起,找谁去。”轻度尘肺达7年的矿长张德华剧烈咳嗽着,听说记者来了,他从肃北坐了四个小时长途车赶来酒泉市见本报记者,听说要想获得赔偿还得走那么长的路,他再次忍不住咳了起来。中国经济时报
[上一页] [1] [2] [3]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