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万象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明代烽火台耗费百万搬家 为引黄工程让路(组图)

来源:山西新闻网-山西晚报
2010年01月20日11:04
新址烽火台地基浇灌
新址烽火台地基浇灌

新址上的烽火台初具规模
新址上的烽火台初具规模

  回望烽烟关于火路墩的想像

  怀仁老疙瘩村的烽火台,在明清文献中称“火路墩”,正是明王朝防御瓦剌入侵的军事设施残留。终明一代,蒙元残余势力的向南骚扰就没有停歇过,明朝的北边境从来是万里烽烟,戍卒相望。因为在明朝的九边重镇中,山西就占了两镇,所以以堡、墩、边墙为代表的建筑在山西境内遗存特别多。明太佥都御史彭国光在为《宣大山西三镇图说》做的后序中说:“臣伏睹国家都燕,九边绵亘,若钩陈内护而最急者,无如上谷云晋。”云、晋,就是大同、山西。

  2008年省文物局摸底调查的结果表明,山西省现存明代边墙近900公里,关堡322座,烽火台1886座。

  关于山西关堡烽燧类建筑布局,兴替年代,在诸如《读史方舆纪要》《三云筹俎考》《宣大山西三镇图说》等文献中有大量记录。仅在怀仁,旧县志记载的明代边墩和火路墩就有33座。老疙瘩现在要保护的墩子应该即是其中之一。

  火路墩守卫者是明军事建制中最基层的组织。镇下有路,路下有堡,堡下统辖若干墩。驻守在墩里的士兵,如果在最边关前沿的,一班7人,相对腹里地带的,一班5人。执守一个墩,一年两班人,头班从二月初一干到十月,二班驻守的时间短,但要在边地风雪中度过大年。驻守山西三关边镇的人都知道,要“冬防偏关,秋防宁武”,即使在最寒冷的冬天,瓦剌人也可能纵马踏过冰封的黄河,进入山西。这样,偏关、右玉、左云、大同、天镇、阳高等地的数千个火路墩就该热闹了:离黄河最近的守墩士兵在台顶上发现这个情况后,他要赶紧从简陋的“铺房”里抱一梱柴禾,也许还有专门收藏的狼粪一类的东西,以最快速度点燃,顿时火光冲天,狼烟直上。同时,另一个士兵要负责点燃号炮,向关内示警。火光烟气和炮声很快传到与此相距七八里或十来里远的另一个墩子,这一墩子如法炮制,在三五分钟内将“信息接力棒”传递下去。声和光的速度肯定比马蹄要快,即使算上反应和准备的时间,也能赶得上通知转移百姓、集合士兵。

  明王朝就是以这样的方式,年复一年地抵御蒙古民族的侵袭,同时消耗着自己。

  烽燧边墙的热闹伴随着明王朝谢幕戛然而止,至今已350年左右。废弃之后的数量众多的军事建筑在风沙吹剥和人为损毁中趋于消逝。当营房坍塌,砖石被撬走之后,“堡”和“墩”就只剩下它们的最核心内容:一堆黄土。

  将尚可辨认的这堆黄土保护下来,很显然不是对土的感情,而是对曾经的历史。

  本报记者李旭东
[上一页] [1] [2]
责任编辑:高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