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频频亮相中国重大活动
来源:
新华网
2010年01月20日14:50
新华网成都1月20日电 (记者余里 杨迪)20日下午,从四川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飞抵上海的10只“世博大熊猫”将与上海市民见面。它们将做客上海一年,向来自全世界的游客传播“绿色世博”的理念。
近年来,“国宝”大熊猫频频亮相各种重大活动,对中国保护大熊猫事业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8只从“512”汶川大地震中抢救出来的“奥运熊猫”成为中外游客在赛场外的关注焦点,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晶晶”也是按照大熊猫的形象设计。随后,大熊猫“团团”“圆圆”成为海峡两岸的友好使者,“网网”“福妮”旅居澳大利亚,让大熊猫受到了来自海内外更多关注的目光。
“不仅展示的是大熊猫的风采,我觉得同时也展示了我国在野生动物保护方面好的成就,增强了人们对生态保护的意识,使得大熊猫科研和保护有了更多的交流机会。”据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德生介绍,大熊猫的保护经历了一个漫长而艰难的历程。
一开始,大熊猫主要从野外来,不能实现数量的自我维持,到90年代中后期后逐步实现了基本维持。如今,中国保护大熊猫研究中心通过近30年的努力,已经实现了大熊猫的数量的自我维持,特别是在近几年实现了较快速的增长。
大熊猫素有“活化石”之称,被誉为中国的“国宝”。20世纪50年代,中国创立了第一个以保护大熊猫为目的的自然保护区。1962年,中国政府把大熊猫确定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
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共有野生大熊猫1206只,建有以大熊猫为主要保护对象的自然保护区41个。同时,四川也是人工圈养大熊猫的大省,省内两个圈养大熊猫科研单位共有圈养大熊猫241只。
记者从“2009中国大熊猫繁育技术委员会年会”上获悉,近10年来四川已攻克了大熊猫人工繁育中存在的“发情难、配种难、育幼难”三大科研难题。目前,全球大熊猫圈养数已达294只,大熊猫人工繁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