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 2010-01-22
中广网北京1月22日消息(记者洪波申宏)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7时38分报道,今天上午十点,国务院新闻办将举行新闻发布会,备受关注的皖江城市带规划可能即将正式宣布获批。这将是我国批准设立的第一个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它标志着产业梯度转移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之一。
皖江城市带示意图(资料图片) 在中国区域振兴战略的沿江一线,国家赋予先行先试权的探路者,先有浦东,后有成渝,再有武汉与长株潭。棋行中盘,落子无声。有人断言,在国家级的区域战略布局中,沿江不会再有一“子”。然而,800里皖江还是执着地等来了一份“国家使命”——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
从点题到破题,从酝酿到启动,从数易其稿到艰辛奔波……一个承载了太多猜想的“国字号”示范区,即将在各方的期待中大幕开启;从幕后到台前,从研究到决策,从安徽责任到国家战略……一个承载了太多使命的“国字号”示范区,即将在风起潮涌的皖江喷薄而出。
最近一段时期,在沪深股市盘整的基调中,安徽股票的走势却非常强劲。受到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即将出台利好消息的影响,“皖江板块”脱颖而出,好几只股股价翻了番。国元证券分析师张成龙认为,规划的通过,赋予了安徽迎接沿海产业向内地转移的特定优势:从最近安徽股票个股的走势来看,这和皖江经济带有一定的关系。规划出来以后,国家对安徽的规划都会出一些政策的,这些政策出台以后对相应的个股也会产生一些利好。资本市场都会提前反应这一块。中广网2010-01-22
地处沿江近海的安徽,对于皖江城市带的崛起有着太多的情愫和期盼。早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家浦东开发战略刚一出台,当时的安徽省委、省政府立即作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的战略决策,一时间,安徽大地春潮激荡,反响热烈。现任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时任安徽省计委综合处处长朱先发回忆说:“1991年,当时的省委省政府正式提出“开发皖江、呼应浦东、迎接辐射、加快发展”,从那以后,开发皖江,加强和上海和(长江)三角洲的联系,就成为带有标志性安徽发展战略的取向。”
此后,开发皖江一直成为安徽上下执着的追求,时至今日,可说是天时地利都已具备。近些年来,安徽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和各种生产要素水平大大提升,而沿海地区产业向内地转移的要求也日益迫切。2005年党中央从全国发展战略出发,提出了促进中部崛起战略,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提出了“东向发展战略”,皖江城市带列入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第一方阵,再次引起世人瞩目。
尤其令安徽人民难忘的是,2008年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冒雪视察安徽时指出:“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自然资源优势、劳动力资源优势,积极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主动承接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不断加强同兄弟省份的横向经济联合和协作”。总书记的指示高瞻远瞩,情深意切,安徽发展由此迈入一个崭新的时期。
可以说,《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出台用“紧锣密鼓”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从提出规划构想到调研考察再到立项报批,国家发改委和安徽省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所有的事项。2009年4月,安徽省完成编制并上报国家发改委。安徽省发改委主任沈卫国:“5月3日,召开党组扩大会议进行讨论完善;5月5日,王三运省长主持召开座谈会,研究规划修改工作;5月7日到9日,赴北京研究规划修改问题和下一步工作方案……”
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使安徽开发皖江从地方性战略上升为国家层面的发展战略,实现了新的飞跃。沈卫国:“设立示范区,不是仅仅为了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实现量的扩张,同时为东部腾出更大的发展空间,推动产业结构升级,更好辐射和带动中西部地区发展。”
皖江新图绘就,大幕已经开启。在这块承载了太多人热望与使命的热土上,将燃起安徽乃至中部地区经济腾飞的新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