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湖南临湘市副市长 姜宗福。 |
《印象-海南岛》试演照 资料图 |
红网长沙1月25日讯(潇湘晨报滚动新闻记者傅天明 耿红仁 实习生王丽娟)1月22日中午,在红网论坛出现了一则题为《张艺谋不是救世主,不要盲目造“印象”》的帖文,发帖人自称湖南省临湘市副市长姜宗福,因寻求发展临湘旅游事业的“秘籍”,观看了全国各地数场“超大规模投资、表现手法老套、一哄而上的印象派山水实景演出”,认为“‘印象’搞乱中国,张艺谋‘功’不可没!”,并详细阐述了几点理由,还提出了景区建设应因地制宜等合理建议。
网上建议,岳阳“大戏”应排除张导
理由之一:明知景区“高投入不一定有高回报”,《印象XX》投资额一浪高过一浪:《印象·刘三姐》,投资6000万(自筹);《印象大红袍》,耗资2亿;《印象·丽江》,投资2.5亿;《禅宗·少林》,烧钱3.5亿;《天门狐仙》投资1.2亿。如此烧钱,张导的代言人梅帅元却对媒体大言不惭地说:“不是每个景点都能搞实景演出。游客量决定投资量,高投入不一定有高回报。”的确,对于投资人而言,高投入确实不一定有高回报,但对张艺谋团队来说,高投入必定有高回报,这才是毋庸置疑的真理!
理由之二:《印象XX》全国跟风,张艺谋推波助澜。在张氏《印象》的感召下,全国一哄而上,集体克隆,让大多数景区赚了吆喝,赔了买卖。
理由之三:“谋”驴技穷,演出从形式到内容大同小异,表现手法老一套。纵观全国如此之多的《印象》,真正给游客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是只有《印象·刘三姐》。
理由之四:只考虑演出效果,不考虑投资利益。《印象·丽江》共动用了近400名群众演员、100匹骡马;《天门狐仙》的演出阵容更是达到了530多人。而实景演出受天气和季节的影响巨大,每年的有效演出天数受到巨大的限制,完完全全“望天收”,加之每年仅演职人员的工资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何况还要支付导游的高额回扣等等,投资商岂能不亏。
最后,临湘副市长姜宗福在帖子中还提到他讨伐张艺谋,并不是否定旅游景区上演出项目,而文化与旅游经济的结合乃“正道”,关键是要因地制宜,不要一窝蜂不惜成本地复制。于是,还拿岳阳市举例,称岳阳要建“一台戏”加深海内外游客的“印象”的印象,就有必要抛弃“印象教父”张艺谋的俗套。
网友热议,支持与反对者都有
网友“a-cat-1”说:“个人认为楼主是个开明的官员,现在的官员们大多是高高在上,除了喝酒应酬,背后做些潜规则的事外,很少有精力谈论文化的。”
也有细心的网友对于发帖人以“临湘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姜宗福”这样的名义发帖是不是炒作产生了质疑,网友“员外I”就说:“是楼主个人的意见,与职务无关,不必凸显市长,也没必也要牵涉临湘,既然在其位,就多把能力用在具体行政上,少些哗众取宠的言论。网络是大家平等自由表达意见的平台,官衔不能代表言论的影响。”
除此之外,还有不少的网友对于如何看待旅游业中的“印象现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网友“洞庭一戈”就表示:“原汁原味的人文”印象“是不好模仿和拷贝的,张艺谋没错,错的是跟风的人,东施效颦要不得。岳阳的领导是好的城市建设者,但不是好的旅游策划经营者旅游是一门综合学科,稍微一点不到位,就是一个'四不像'。”
网友“湖大高培中心”则分析了地方政府跟风搞“印象”的原因:一、创新有风险,而搞印象已有成功案例,即使亏了、失败了也便于为自己开脱决策责任。二、缺少创新人才和适宜创意产生的有利环境。缺少创新人才,每有新奇的现象出现,就立即会成为舆论的靶子。是炒作、博取同情、有不可告人的目的等,说什么的都有。这样创新人才的创意往往就千呼万唤不出来了!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