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社会新闻 > 最新要闻 > 世态万象

重庆蚁族或已超10万 早出晚归日子如民工(图)

来源:重庆晨报
2010年01月25日08:59
一名蚁族正在合租房简陋的厨房里做饭。
一名蚁族正在合租房简陋的厨房里做饭。

  他们刚走出校园,拿着800-1000的月薪,合租狭小的房子,每天还得省吃俭用。日子虽然艰苦,但大家的理想和目标却很美好,并为之努力奋斗着。

  他们被称为“蚁族”———大学毕业的低收入聚居群体。这个定名来自于北京学者、北大博士后廉思。之所以将他们称为“蚁族”,是因为他们和蚂蚁有着许多相似点:高智、弱小、群居,是犹如蚂蚁般的“弱小强者”。曾经的他们是“天之骄子”,一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就会是社会的“香饽饽”。而现在的他们,却处在社会的底层,苦苦找寻着自己的发展方向。

  按照“蚁族”的地域性划分,重庆的“蚁族”可称为“渝蚁”,“渝蚁”的数量,可能已经超过10万。他们是大学毕业生,早出晚归地工作着,日子却过得如民工一般。

  居:70平方米住六个人

  楼道内灯光昏暗,发黄的墙壁贴满了小广告,这就是李立和几位室友,位于白马凼公交车站旁的家。去年6月从杨家坪一所大学毕业后,李立就和几位素不相识的“同学”住进了这里一套三室一厅的出租房里。

  李立家在陕西,毕业前就在石桥铺一家电脑公司应聘到了一个销售的工作。“大学是计算机专业,也算是对口吧。”李立现在是店面销售经理,“800底薪,其他就要靠业绩了。”

  “一个月380元,加上水电气要400多点。”这个三室一厅里几乎没有更多的装修和家具,主卧和次卧里有两个以前租客留下的简易衣柜,客厅的沙发已经露出了里面的弹簧,唯一的空调在客厅里,一到夏天这里就成了最好的纳凉“圣地”。

  “这里条件还算好的,就是贵了点。”相对石桥铺周边其他合租房,家电齐全就意味着档次和价格,这个小小的70平米出租房里住了6个人,每个月400多元的住宿费让他觉得有点高,“最近业务不太好,听说石桥铺老街附近有200一个月的上下铺,最近就想去看看。”

  行:出门只敢坐月票车

  说起蚁族,来自四川资阳廖翔觉得自己很合适这个名词,2009年毕业后,他就在沙杨路上找了一个合租的两室一厅,学自动化的廖翔找到的工作,却是在一家房产中介做置业顾问。

  每个月基本工资600元,虽说有提成,但一个月最多的时候也就1000块钱。加上房租分摊下来的300多块钱以及水电费、手机费、伙食费等,基本上是入不敷出。“日子过得紧巴巴的,不过也只能这样了。我又不敢跳槽,因为现在工作不好找,如果找不到工作,那我可就惨咯!”廖翔自嘲地说。

  “上班就是走路到陈家湾,去看房的话,尽量选月票车坐。”廖翔说,自己只在第一个月签了一个单,最近几个月几乎是白板,一个月的收入只有600块钱,自己最近几个月都找朋友借了钱。“看着别人出手阔绰,一套房就是四五十万,不晓得我自己的房子好久能有着落哦。”

  食:中午晚上只吃小面

  “年轻人怕什么啊,随便吃点也没什么太大关系的。”虽然很艰苦,但廖翔一点都不沮丧,为了节约钱,他早上只吃几个包子,中午晚上就吃小面,“能省尽量省,现在找钱不容易啊。”

  除了公司,廖翔说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应该就是菜市场了。因为有时候下班早,为了改善伙食,他和他的室友会在家里煮菜,但大多数时间买的还是青菜。

  “生活苦是苦了点,但是有时候还是挺好玩的。”廖翔告诉记者,自己平时的休闲娱乐活动很简单,就是跟朋友打打台球,或者上上网,其余时间就窝在家里看电视。

  思:过年想家却不敢回

  各大企业公司也都快放假了,但是这对廖翔来说并不是值得高兴的一件事。廖翔告诉记者,自己已经一年多没有回家了,同住的张志强也已经3年没回家了。“想家,但是现在回去,指不定要被人笑呢!”

  廖翔家里还有一个上学的妹妹,因为家在农村,他的朋友大都是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自己是村里难得一见的大学生。4年前考上大学的时候在村里风光了一把。

  “我那些朋友回家,一堆一堆地带着礼物,我总不能空着手回吧。但是亲戚又那么多,我又没那么多钱。”回家是件令人兴奋的事情,但是在廖翔这群人看来,这反而成了他们的负担。

  而李立已经准备买回家的火车票了,虽然1000多元的月薪只能勉强生活,但“经理”这个头衔还是让他心里有了底,春节回一趟家会用掉他一个多月的收入,但他觉得还是应该回家一趟,“明年要好好干,争取多赚点钱。”

  渝蚁或超10万 合租者大多认识

  按照廉思在《蚁族》一书中对“蚁族”的地域性划分,重庆的“蚁族”可称为“渝蚁”,“渝蚁”有多大的规模?这是一个很难精确统计的数据。

  7年前就有蚁族

  “其实重庆很早就有蚁族了,只是最近才被提出来这个名字。”工作7年的王林说,自己应该算是重庆最早的一批蚁族,“我们之前的毕业生都是分配工作,就算是厂矿里也都有宿舍,我们当时刚毕业最难的就是住宿问题。”为了节约开支,刚毕业时王林就住在川外后面山上的考研村里,单间只要150元一个月,而随着扩招,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成为了王林一样的蚁族。

  在建材公司跑业务的他熬了2年,从考研村搬到了红槽房,随着人脉扩大,业务也越做越好,他也搬了几次住处,最近在南岸还买了一套房,终于在重庆有了自己的家。“前几天去看了一下,考研村成了川外的新校区,红槽房也都修了高楼了。”

  渝蚁可能超10万

  在“渝蚁”较为聚集的石桥铺石新路、石小路、渝州交易城片区,两三平方公里的区域内,流动人口超过10万人,其中不少都属于“蚁族”。算上分散在其他各个区的“渝蚁”,重庆蚁族数量或在10万以上。

  和“京蚁”、“沪蚁”、“穗蚁”的生存状况相比,“渝蚁”的生存状态要好一些。在记者采访的石桥铺、观音桥、沙杨路等蚁族集中地,人均住房面积都在10平米左右,但其中大多数都是月光族,少部分人还需要借钱度日。

  分布在不断扩大

  和成都蚁族聚居在高校附近不同,重庆蚁族的分布很散,一部分聚居在各大高校校内及周边,以九龙坡黄桷坪,沙坪坝童家桥、磁器口、沙杨路,南岸四公里、回龙湾等地为主。而另一部分蚁族则主要聚居在中心商圈附近的城中村或城乡接合部,以石桥铺、白马凼、高庙村,渝中区九坑子、十八梯等地,他们选择住所主要为方便上班,在他们微薄的收入中也能节约下不少路费。

  “渝蚁”虽然同样是多数来自外地,但他们有一个特点,就是合租者不是同一行业就是同一学校的熟人,相互间容易形成认同感,合租在一起就像一个大家庭。

  随着城市改造的加速,“渝蚁”分布的区域也在变化,住房价格相对低廉的李家沱、两路、一碗水、井口地区也有部分“渝蚁”聚居。

  他们收入低、多人合租,休闲娱乐多是猫在租赁房内上网、看电视。

  本版稿件由本报记者 戴宇 实习生 温如慧 采写

  (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

责任编辑:赵婷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