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山寨春晚的一个节目 赞助商的顺风炒作,草根演员的成名幻想,媒体的热炒和猛摔,原本一场场原生态的草根汇聚,却在“山寨”的旗号下,汇集了太多和“过年”、“春晚”无关的元素
草根春晚不能承受之重 连日来,正当央视春晚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节目审查之时,至少4台带有山寨性质的草根春晚已经摩拳擦掌,准备上阵了。
2009年春节,川籍“北漂”老孟挑头,用原创、网络和贴近生活的“山寨春晚”叫板央视春晚,赔本赚吆喝,让草根一族掺和春晚成了年度最具话题性的一个文化事件。今年,喜欢挑战的老孟卷土重来,并在文化公司的支持下拿到“准生证”(即文化部门颁发的演出许可证),华丽转身为“民间春晚”,而主创之一何泽洪自立门户搞起了“笑动中国”。在北京演出市场打拼多年的策划人石文军也揭竿而起,宣布要搞一台“反映外地人在京的酸甜苦辣”的“北漂春晚”。此外,一些小众性质的山寨春晚,如“国学春晚”、“老人春晚”、“农民春晚”等,也争先恐后地破土而出。
这些一哄而上的草根春晚,真像它们号称的那样能从央视春晚那里分得一杯羹吗?
美好期待:用自己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快乐 一年一度的央视春晚,经历了地方卫视各办春晚的收视分流后,2008年底迎来了网民的集中挑战。在观众对央视春晚越来越高的抱怨声中,山寨春晚、北漂春晚、酱油春晚等像老孟这样的“非正规军”推出的各类草根春晚,打着“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百姓的晚会,你我的舞台”、“北漂大舞台,有梦你就来”诸如此类的招牌一拥而上,一时间话题炒得轰轰烈烈。
去年北京某中学中考曾把“山寨春晚”这一现象编进哲学考试试题,而前不久,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自主招生考试、上海财经大学新闻学业务专业课考研的试题中,不约而同都出现了“山寨春晚”的影子,甚至人大、清华等高校也将“山寨春晚”这一现象列为MBA、博士教学研究课题。
“有需求就有市场,就有存在的条件,山寨文化作为一种草根文化,它的出现实际上是对某种主流文化的一种挑战。”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夏学銮认为,“山寨文化”现象其实是民间诉求的一种表达,“它的出现是必然的。当民间的需求表达渠道不够通畅,没有出口、或者出口太小时,他们的思想、意见不能得到主流认可,自己就必然要选一些渠道。特别是IT技术、互联网技术为其提供了一个技术支撑,以后这种文化、现象肯定越来越多。”
2009年操办的“山寨春晚”,给人的总体感觉是“热情有余专业不精”,老孟给自己打了60分,“虽然我能找一大堆理由来解释,但我们团队不专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2010年,众多的草根春晚浮出水面,同样面临可看性不高的问题。有网友失望地表示:“去年这台晚会就乏善可陈,今年,老孟只是一味地搞出些剧组内部矛盾供媒体炒作,真正有质量的节目到现在一个也没有,这样的山寨春晚,不看也罢。”
“科学有门槛,演艺也有门槛。”北大教授张颐武表示,尽管民间的创造力可能会闪现出很多有活力的东西,但其他形式的春晚不会比央视春晚更加精彩。
而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顾晓鸣则认为,“山寨春晚”节目的制作质量的确是个问题,但是即便粗糙,也体现了民间文化的生命力。
对于草根春晚,响应最积极的自然是“草根族”。“你能玩,我也能玩。”2008年底,当老孟树起“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的大旗,一时间应者如云,因为他让公众看到了这样的春晚可能成为自己主动的文化选择。
互动、个性、亲切的平民精神,正是草根春晚的生命力所在。“说到底,草根春晚还应该是一场平民的狂欢。”石文军说。
残酷现实:雷声大,雨点小 牛年除夕夜,关于“山寨春晚”的种种猜测终于尘埃落定。轰轰烈烈闹腾了几个月的“山寨春晚”,最终在鞭炮声和人们的欢笑声中黯然落幕。当晚,很多网友找到直播网站后,却因人数过多,网络承受能力有限,始终处于“塞车”状态,节目基本上是“看2分钟,卡1分钟”。“我们能忍受节目不精彩,但我们不能忍受看不到的结局。”很多网友尖锐地质疑。
自办春晚,资金是个难题,而更大的麻烦则是播出平台,老孟去年的“山寨春晚”就因播出平台的屡屡告败而关注度倍增。老孟说自己理解的“山寨”就是野生的意思,或者自生自灭,或者成长壮大,“我做这个事的目的在于给观众们多一个选择的机会,央视是大鱼大肉,我们这是一盘泡菜。”
话虽如此,老孟还是不甘心他的民间春晚只是在网络上热闹,“上电视很难,得看有关部门是否网开一面了。不过我们也在努力沟通中,没把握,但有希望。”
“没有播出的平台,企业的赞助就无法落实,只能看着这些钱又撤走了。”对此,石文军也颇有同感,现在“北漂春晚”投入的50万元,全部是他自筹的,“没想过有收益,第一次投就当是满足自己的愿望了。”
晚会已经进入了倒计时,播出还是无着落,石文军感慨,他这样的非正规军和播出平台就像隔着一层玻璃,“我们是都有意向,互相招手,但就是握不上手。”他说。
有评论指出,赞助商的顺风炒作,草根演员的成名幻想,媒体的热炒和猛摔,原本一场场原生态的草根汇聚,却在“山寨”的旗号下,汇集了太多和“过年”、“春晚”无关的元素。最终在自觉和不自觉中,草根春晚被推得离快乐越来越远。
“文化的特征在于创新,并不是技术层面的拼凑。”有文化界人士认为,裹挟着民间智慧,夹杂着草根文化,民间文化的粗糙成就了草根春晚的可爱和吸引力。但相对于山寨手机而言,山寨文化却并非简单的工业产品,不是改进一些技术就能成为“正牌”。
不久前,重庆小伙子“江南麦地”曾表示要做一台“南方春晚”,禁止说普通话、禁止相声的条件极具颠覆性,目的是打破“北方类语言节目在央视春晚的垄断”。不过,话音还没落地,“南方春晚”就已经夭折了,原因是“备案审批需要时间;缺乏运作团队,人手不够;缺少资金等”,只好明年再来。
对于今年山寨春晚的一窝蜂现象,“江南麦地”说:“其实很多都有炒作的成分,肯定是良莠不齐的,我觉得山寨春晚要让大众觉得有所值,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黯淡前景:草根春晚到底还能走多远 虽然老孟说去年的“山寨春晚”让他亏了10万元,不过,这钱也没白扔,至少今年春晚的资金问题早早就解决了,让他少了后顾之忧。
与上次不同的是,今年的“民间春晚”带来的是浓浓的商业味道,包括元旦期间京城某大型商业中心的选秀,都是文化公司力挺,老孟在前台张罗,办公场地、演出场所及演艺人员的相关费用也有赞助公司兜底“埋单”。
无独有偶,去年在全国被炒得沸沸扬扬的河南“中原山寨春晚”,近来也被鸟枪换炮。当地一家知名电视台的高调介入,让这个原本纯草根的民间春晚出现了官方的身影,招牌也变成了中规中矩的“老家是河南”2010年百姓迎春大联欢。
名正,才会言顺。但“草根春晚”纷纷被正统“招安”、被资金“招安”,没有了跃跃欲试的勇气和令人兴奋的火药味,当初那份“向央视春晚叫板,给全国人民拜年”的激情还会继续燃烧吗?商业化了的草根春晚到底还能走多远?
“是"民间春晚"还是"山寨春晚",名字并不重要,问题是,老孟组织的这个春晚似乎越来越远离草根,越来越不是网友希望的春晚了。”有评论者遗憾地指出。
2009年12月31日晚,老孟做客人民网强国社区联谊会馆,和网友线上交流“民间春晚”的筹备工作时,更是落落大方地聊起了“生意经”。
据悉,此次民间春晚费用预计近百万元,但老孟自信地认为今年亏本的可能性不大,“赚个100万元有可能”。对于网友“圈钱”的质疑,老孟也很坦然,“要办活动,要拉赞助,就回避不了钱。有商业价值,就应该开发出来,可以转化为社会价值”,并表示“关于钱的事,欢迎网友监督。”
草根春晚也要走商业路线,这不禁让人怀疑,组织者到底意在利益还是意在网友?若是为自己谋利,还有多少草根性可言?更何况草根春晚从一出世起就惹上了动机不纯的嫌疑。在很多人看来,“春晚”两个字就是一棵摇钱树。面对这么多的山寨春晚,有网友打趣说:“哥看的不是春晚,是炒作。”
继2008年底为规避娱乐作秀嫌疑而叫停一台北漂春晚之后,娱乐策划人田金双此番又瞄准时下的“国学热”,正在打造“古典国学解读现代娱乐”的国学春晚。“我只想利用自己掌握的资源办一场公益性的春晚,没有商业行为、没有恶意炒作。”在他看来,这个加LOGO,那个上广告,在商业操作下,原本精神独立的草根春晚势必要失去其存在的文化意义。
从2008年的横空出世,到2009年更多晚会开始山寨春晚,山寨春晚是老百姓实现梦想的舞台,还是如批评者所说已经沦为一场炒作秀?
吴晓东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