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 > 解放军报综合

2010,中国军人冰雪大营救(组图)

来源:解放军报
2010年01月28日07:42








  满天冰雪随风舞。如此浪漫的场景,在数十年一遇这几个字面前,却失去了它原本可爱的模样,变得有些狰狞、可怕。

  回溯到2009年底。从那时开始,迄今我国先后出现3次大范围寒潮降雪天气,影响范围之广、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为近年罕见,部分地区低温和积雪突破历史同期极值。

  皑皑积雪刷白了黛青色的屋顶,冻住了流动的海湾、江河和湖泊,阻挡了连接城市和乡村的街道。大自然暴虐的力量,在人们面前展露无遗。

  冰雪无情人有情。驻灾区部队、武警官兵再次冲锋在前,军民携手,谱写了一曲战天斗地的壮丽凯歌。
战暴雪

地点:新疆北部

  【灾情备忘录】

  2010年1月4日至8日,新疆阿勒泰、塔额盆地连降暴雪,积雪最厚达88厘米,部分地区降雪幅度突破历史同期极值。1月17日,又一轮降温、降雪和大风的寒潮天气影响新疆。

  截至目前,雪灾已造成新疆141万余人(次)受灾,倒塌房屋近3万间,部分地区道路受阻,电力中断,因灾害导致直接经济损失近6亿元。

  【抗灾镜头实录】

  雪,暴雪,一波又一波,频袭新疆北部。

  风雪路,见真情;危难中,显身手。面对60年一遇的暴风雪灾,新疆军区部队和武警官兵紧急出动,全力以赴投入抗雪救灾。

  长镜头——

  直升机驰援“雪海孤岛”

  1月20日晚,一封十万火急的电报被传至新疆军区。

  电报称,阿勒泰切木尔切克乡所属的哈拉哈特山区和祖喀拉尕山区的21名群众,自1月中旬以来,被大雪围困至今。当地党委、政府虽采取多项措施进行营救却无结果。考虑到当前被困群众缺乏食物和取暖物资,急需军区出动直升机前往营救。

  群众生命高于天。新疆军区首长看到报告后,连夜作出批示,要求某陆航旅出动两架直升机前往阿勒泰地区做好营救工作。

  一纸军令急如星火。当晚,新疆军区某陆航旅机关会议室灯火通明。旅长成存国、政委张河水连夜召开紧急会议,研究部署抗雪救灾事宜。考虑到雪灾地区地形、地貌、气象条件复杂等情况,旅党委果断决定加强机组力量,给每架飞机配备两名优秀的机长,确保万无一失。副参谋长、一级飞行员刘均,特级飞行员张晓中主动请缨。

  第二天一大早,2架直升机腾空而起,剑指灾区。为争取时间,尽快把被困群众营救出来,机组人员争分夺秒,途中就做好救人的一切准备。2小时20分钟后,直升机平安降落在阿勒泰机场,机组人员顾不上吃一口热饭,就紧急与地面等候人员协商,14分钟确定搜寻方案后,当天就救出了21名被困群众。

  截至目前,2架直升机先后深入吉木乃、青河、哈巴河等3县6个行政村营救出53人,为5个县市11个行政村空投面粉、大米、药品等物资10吨。

  长镜头——

  日夜兼程抢运救灾物资

  得知部队和灾区群众急需救灾物资的消息后,新疆军区在第一时间为抗雪救灾一线部队提供野营保暖物资。

  某汽车团接到紧急抢运物资任务后,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兵分两路,一边召开会议研究运输方案,一边驱车到10多公里外的仓库,连夜装载物资,并于次日8时许从乌鲁木齐出发,驶往700多公里外的雪灾重灾区阿勒泰。

  当车队行驶到福海县境内时,受寒潮影响,道路出现大面积结冰,能见度不足30米,带队副团长孙杰及时指挥车队靠边停驶,组织车勤人员为轮胎捆绑防滑链,驾驶员高度警惕,打开应急灯,迅速拉大车距。

  1月23日15时40分,车队经过30多个小时日夜兼程到达阿勒泰。孙副团长介绍,紧急运送的物资包括班用帐篷20顶,指挥帐篷3顶,3千瓦发电机组10台,40千瓦暖风机4台,煤柴取暖炉20台,皮褥300件,皮大衣300件,棉被350套,价值数百万元。

  长镜头——

  最是心暖御严寒

  60年一遇的连续暴雪天气在新疆北部地区肆虐。当天最寒时,人们的心却是暖意融融。因为,“嘘寒问暖”的关怀天天在这里传递。

  1月25日,阿勒泰地区维吾尔族老人穆拉亚和甫的屋外热闹非常,武警阿勒泰支队60名官兵挥锹铲雪,正忙着挖排水渠。

  穆拉亚和甫握着支队政委王正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谢谢你们,真是太感谢你们了。自雪灾发生以来,支队官兵已经第三次来穆拉亚和甫家了。

  去年12月以来,阿勒泰地区先后3次遭受雪灾,至今年1月12日,切木尔切克乡切木尔切克村8户群众被大雪围困10余天,道路被封堵,牲畜断料。

  1月12日,接到当地政府的求援电话后,支队迅速出动110名官兵、6台车辆,赶到切木尔切克村参加救灾。经过数个小时奋战,官兵很快打通一条长5000米的救援通道,解救被困群众33人,穆拉亚和甫就是其中之一。这是支队官兵第一次与老人结识。

  穆拉亚和甫今年90岁,老伴已经过世,与小儿子巴河塔洪相依为命。官兵们离开切木尔切克村后,政委王正民接到了巴河塔洪的电话,说他父亲患有心脏病,怕天寒地冻老人有闪失,能不能安排人来帮忙看一看。王正民二话没说,立刻带领军医再次来到穆拉亚和甫老人家里。

  随着气温回升,有些积雪已开始融化。这天,王正民又接到巴河塔洪的电话,说他们家地势低,雪融化后,雪水直向屋里灌,请求支队帮忙挖条排水渠。

  于是,支队官兵第三次来到穆拉亚和甫家,帮老人家挖了两条排水渠。

  【抗灾进行时·延伸阅读】

  中央第一时间向新疆紧急调拨5000顶救灾棉帐篷、2万件棉大衣和2万床棉被褥,下拨了特大自然灾害雪灾生活补助资金5000万元。25日,中央财政再次紧急拨付农业生产救灾资金1400万元。

  截至目前,新疆军区先后出动官兵和民兵2.1万余人次,疏通道路780多公里,搜救转移群众2200余人次,牲畜3.5万余头(只),运送物资1000余吨。

  武警新疆总队先后出动兵力4000余人(次),救助群众78人,疏通道路近百公里,运送物资570余吨。
破坚冰

地点:黄海、渤海海区

  【灾情备忘录】

  1月3日以来,黄海、渤海出现了1967年以来最大的持续寒冷冰冻天气,各海区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冰冻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海冰灾害造成山东省受灾人口近10万人,浅海、滩涂、海水养殖池塘受灾面积达14万多公顷,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2亿元。

  【抗灾镜头实录】

  这个冬天,来得似乎比往年更加寒冷一些。

  继前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侵袭我国南方大部地区后,白色梦魇又随着入冬以来持续不断的大风降温天气和寒流,悄悄地降临在我国渤海和黄海北部的海域。

  一场与海冰的搏斗,也随之展开。

  长镜头——

  告急!冰封港湾

  这是30多年来最强的一次海冰灾害,持续时间之长、范围之广、冰层之厚都达到了历史之最。随之而来的,是各地的一片告急:

  ——1月14日,大片海冰和大风降温使得青岛胶州湾跨海大桥的建设被迫停工;

  ——1月20日傍晚,一个宽20公里、逾十级台风引发的风暴潮,将最大逾500公斤的海冰冲上东营红光渔港,整个码头被海冰覆盖;

  ——1月23日,青岛市城阳区红岛渔港近20艘渔船被拖上岸接受检修,其中近一半渔船因为撞到海冰而受损。

  山东省海洋与渔业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1日,山东省因海冰灾害受灾人口达9.5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高达22亿元。全省16处渔港冰封,受困渔船3949艘,受损海水养殖面积125464公顷,损失水产品100873吨……

  记者赶到山东海事局时,正逢他们的指挥技术人员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海冰灾情监测。卫星图片判读结果表明:莱州湾浮冰最大外缘线约为35海里,冰厚大约为10-20厘米,航道内有浮冰存在。黄河口冰厚大约为5-10厘米,宽度大约1-2海里,冰情有所缓解。

  长镜头——

  破冰!海冰721号起航

  冰雪封住了航线、冻住了养殖区、毁坏了渔船,却冻不垮军民抗冰救灾的信念。

  1月23日,秦皇岛某码头,中国海军冰情调查队的官兵搭乘“海冰721号”破冰船从这里起航,环黄渤海展开冰情调查和救援行动。担负此次调查任务的海上指挥员李庆明告诉记者,这次冰情调查沿唐山、天津附近的海域前进,然后沿山东半岛直到鸭绿江口,最后沿大连、营口、葫芦岛的方向返回,总航程900余海里。

  屡立战功的“海冰721号”,在记者眼里敦实又质朴。由于船艏甲板厚度是一般船的两倍,它的最大撞击力能破开1米厚的冰。

  出兵海上的同时,沿海区各部队官兵也投入到了火热的救灾中。

  胶州湾宿流码头,海上封冻的现象依旧严重,靠在码头边的渔船,牢牢地陷在冰里。济南军区某海防团数百名官兵,正为灾民做好海产品的抢收工作,对冰封的养殖池塘,他们联合技术人员,及时破冰或打孔增氧,避免水产、鱼类缺氧死亡。水产养殖户赵健的五六个鲍鱼养殖池都结了冰,不少鲍鱼已被冻死,这几天多亏了官兵连续奋战在养殖池边“抢救”鲍鱼。“子弟兵来得太及时了,要不是你们的援助,我可真的要赔到家了。”赵健说。

  广大民兵和预备役人员也积极参与,甘当先锋。莱州市城港路养殖户于成忠告诉记者,他家有50多亩参池。他原本准备高薪请几个人手帮忙破冰抢收,不曾想民兵致富示范户主动上门服务,不仅义务提供技术指导,还派来七八个基干民兵轮班破冰,保证池内海参的供氧和氨氮气体的排放。

  【抗灾进行时·延伸阅读】

  国家海洋局海洋预报减灾司司长林山青25日介绍,近日黄海、渤海海冰面积在持续多日增加之后,出现了下降趋势。其中渤海海冰占渤海总面积比例由前几天的超过45%下降到接近40%。预计到2月上旬,受冷空气影响,冰情可能还将有所发展。

  环黄渤海驻军、民兵已出动兵力数万人次,各类车辆机械百余台次,帮助撤离海上养殖人员,加固养殖堤坝,清理道路冰障。
抗白灾

地点:内蒙古大草原

  【灾情备忘录】

  进入2010年,一场几十年罕见的寒潮降雪天气席卷内蒙古自治区几十个旗县,茫茫草原瞬间风雪连天,滴水成冰,形成严重白灾。随着寒潮一浪一浪袭来,内蒙古灾情不断加重,迄今共有40余万人、200多万牲畜受灾。

  【抗灾镜头实录】

  牧民们习惯把暴风雪肆虐称为白灾。

  新年伊始,突如其来的白灾,让内蒙古部分地区牧民陷入困境:缺医少药,交通中断,牲畜也因积雪过厚无法觅食……危急时刻,部队官兵雪中送炭。他们穿行在千里冰封的草原上,解救转移被困群众,送粮、送衣、送药,把白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

  长镜头——

  随时出动的应急分队

  为应对白灾,锡林郭勒军分区某骑兵营组建了80人的应急分队,每个边防一线连队组建了20人应急小分队,各人武部紧急动员盟民兵应急营、旗(县市)民兵应急连、苏木(乡镇)民兵应急排共6000余人,保证能随时闻令而动。

  在白音淖尔嘎查,乌力吉家由于大雪低温,短短半个月就死了30多只羊,家中饲料缺乏,取暖燃料告急,而且乌力吉夫妇都疾病缠身,生活异常艰难。在现场,记者看到救灾队伍正在组织他们的牲畜转移。“太感谢你们了,你们就是我们牧民群众的恩人。”乌力吉紧紧握着官兵的手说。

  目前,锡林郭勒军分区已为灾区捐款8.5万余元、衣物2365件,燃煤66吨,救治冻伤牧民群众45人次。

  长镜头——

  漫漫风雪中的救助

  1月12日,一场暴风雪再次袭击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大草原,第二天一大早,武警乌兰察布市支队救援小分队装满救灾物资车队就前往牧民雅玛岱家救助。

  雅玛岱夫妇有两个孩子,还赡养着78岁的奶奶,家里饲养着200多只羊和20多头牛,这次白灾,他家的饲草料短缺,牛羊损失严重。由于风雪刚过草原道路积雪较厚,司机一不留神车轮就被卡在雪塄子上,越动陷得越深,每前进一米都十分困难。

  经过8个多小时的艰难跋涉,救灾小分队终于在茫茫雪海中找到了雅玛岱居住的蒙古包。此时,他家的牲畜棚圈已被大雪封埋。官兵们急忙跳下车,挥锹铲雪,抢救出被大雪封埋的牲畜。当官兵们把一袋袋粮食、一捆捆饲草送到蒙古包门前时,雅玛岱一家人激动万分,流着热泪拉住救援官兵的手一个劲地说:“塔拉日何吉白日那(太感谢你们了)!”

  锡林郭勒盟西苏旗达苏木乡牧民朝鲁家在草原深处,方圆几十公里杳无人烟,大雪使这里的交通中断,他家与外界失去了联系,家里饲养的600多只羊有40多只不同程度地染上了传染性畜病,如不及时治疗,很快会大面积传染。救灾慰问小分队一方面组织力量对得病牲畜进行重点隔离,一方面组织医务人员给羊群注射疫苗,使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抗灾进行时·延伸阅读】

  雪灾发生后,财政部、民政部紧急拨付内蒙古自然灾害生活补助资金1800万元。民政部还向内蒙古紧急调运2万床棉被、2万件棉大衣。农业部也协调周边地区,从黑龙江向内蒙古紧急调运饲草5万吨。

  截至目前,内蒙古军区出动民兵预备役人员8000多人(次)、车辆430多台次,解救群众280多人,运送饲草7万余捆,捐款、捐物累计35万余元。

  武警内蒙古总队先后出动兵力6200人(次),救助群众8000多名,开路320公里,运送物资300多吨。

  (综合本报记者黄超、费士廷、孙兴维,特约记者卢军、张应翔、王忠辉,通讯员郭海涌、蔡俊峰、王国银、徐晓娟、梁艳蕊、韩素婷、郑威、罗鑫、潘俊鹏、孟华昌、张宁、李广宇、牛文学报道)

  ①山东省军区内长山要塞区组织守岛官兵清除道路积雪。张继东摄

  ②新疆军区某部救援官兵在风雪中露餐。本报记者乔天富摄

  ③新疆军区某陆航旅派出直升机为被困群众运送物资。李翔摄

  ④武警新疆总队官兵向受灾群众分发救援物资。贾振东摄

  ⑤武警内蒙古总队官兵帮助牧区群众转移羊群。董晓宇摄

  官兵们为内蒙古灾区牧民运送草料。梁国栋摄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