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颜色不再是传说科学家发现两种黑色素体 本报北京1月27日电(赵永新、刘圆圆)生活在1.3亿—1.2亿年前的带毛恐龙的“毛”状结构是不是真正的毛?它们的颜色是怎样的?一项最新研究给出了令人兴奋的证据:在中国热河生物群的鸟类和带毛恐龙中发现了两种黑色素体——真黑色素和褐黑色素。这一成果为科学复原古生物的颜色提供了依据,也为羽毛起源、鸟类起源及鸟类与恐龙的系统关系研究提供了新的证据。
该研究由张福成、周忠和、徐星、汪筱林等中国、英国和爱尔兰三国科学家共同完成,发表在最新出版的《自然》(NATURE)杂志上。
有关1.3亿—1.2亿年前的热河生物群的各类古生物研究,是当前国际古生物界的热点之一。近年来发现于中国的带毛恐龙,成为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学说最重要的证据之一。但是,科学家对这些“毛”的性质质疑不断,有人认为其中的一些细丝状结构并不属于恐龙皮肤外的结构,而是皮肤内的纤维。如果这个结论成立,将在根本上否定鸟类的羽毛与恐龙的丝状“毛”状物的同源关系,也将成为动摇鸟类起源于兽脚类恐龙学说的一个重要基石。
中科院古脊所研究员张福成介绍说,他们的研究发现,首次科学验证了一些恐龙(如中华龙鸟、中国鸟龙等)的纤维状“毛”状结构与鸟类羽毛的同源性,即同属皮肤衍生物,而不是皮肤内的纤维。这一发现支持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同时,首次为复原带毛恐龙身体的颜色提供了科学根据,也是首次对热河生物群的鸟类的羽毛颜色复原提供证据;为从微观的层次研究羽毛的起源和演化开辟了新的途径。
据介绍,限于化石保存等因素,复原灭绝动物的颜色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该研究所提供的也只是一个初步的结果。要准确完全复原灭绝动物的颜色,还需大量的后续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