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原县甘城乡乔畔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天兰展示该村妇女绣制的鞋垫 人民网银川1月28日电
(记者周志忠骆亮)“我村地处海原县东部,常年干旱少雨,农业收入低,全村1300多人的生活来源主要靠退耕还林补贴和外出务工。我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去年5月,县里举办民间刺绣品展,我心想,村里的妇女闲着没事干,不如学习刺绣技术,可以增加收入,补贴家用。在海原县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的培训帮助下,村上的妇女普遍学会了刺绣手艺,都成了"绣花姑娘"。如今,坐在炕头上也能够赚钱,每月人均收入达到300元。”1月25日,宁夏回族自治区海原县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2009年工作总结暨表彰大会上,甘城乡乔畔村村党支部书记杨天兰朴实的发言赢得掌声阵阵。
宁夏海原县目前有近9万妇女掌握有刺绣剪纸本领。2008年12月初,以海原农民为骨干的海原县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成立,他们的目标是将这些妇女组织起来,让她们的技能转化成为产业,让更过的农村妇女足不出户,坐在炕头赚钞票。
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成立以来,通过直接培训、间接培训、辐射培训等形式,把妇女过去“炕头”从事的刺绣剪纸推向了市场,让广大农村妇女通过从事刺绣剪纸挣到了钱,增加了收入。据悉,乔畔村只是该协会在海原县打造的16个刺绣专业村中的一个。目前,海原县刺绣剪纸产业雏形基本成形,参与刺绣剪纸的农民已由最初不足20人发展到3600多人,涉及全县16个乡镇40村。
海原县目前已生产各类大型刺绣、剪纸作品1万余件(套)、绣花鞋垫10万双,实现产值684万元,协会农民人均收入达2042元。
针对传统的刺绣和剪纸产品目前趋于大众化,海原县注意在特色上下功夫。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邀请民俗专家调研指导,整理开发出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产品。由他们设计开发的生动活泼的《十二生肖》剪纸册、《红寺堡建区十周年》剪纸、回族特色刺绣《五福瓶》、刺绣《红色六盘》等颇受顾客好评。
海原县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秘书长王恒德告诉记者,协会成立一年多来,本着“引领时尚产业、传播民间文化”的发展理念,在收集整理民间文化艺术的基础上,走挖掘,研究民间文化的精品之路,吸收民间高端艺人加入协会,搭建了一个发展民间文化产业高层次的平台。采取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广大农村妇女走上协会平台,在炕头上实现了“稳定收入”与“自身价值”的双丰收。特别是吸收了部分残疾妇女加入协会,得到社会赞誉,为农民增收和家庭和谐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该协会机构逐步完善,会员不断壮大,剪纸和刺绣产品通过自主设计的高档包装,不但在宁夏有着广阔市场前景,部分产品已走出国门,为提高宁夏知名度,扩大对外交流做出了贡献。
1月26日,海原县民间刺绣剪纸开发研究协会的刺绣培训指导老师田志梅又来到甘城乡乔畔村,给乔畔村的妇女指导刺绣技术。接受现场培训的姚志华对记者说:“按照田老师提出的意见,我对刺绣技术与图案进行了修改,效果很好,这让我对刺绣更有信心了。”
海原县地方志办公室副主任李进兴介绍,海原刺绣具有深厚文化底蕴,海原大部分农村妇女常常利用农闲时间,三个一堆,五个一群,或坐在树下,或坐在炕头,运用独特的绣技,巧手绣出了精美的鞋底、鞋垫、门帘、枕套、电视机套、洗衣机套等。绣工和针法的主要特点是:针法严谨、针脚平齐、丝线光亮、紧密柔和、色彩明快。妇女们创作的大部分刺绣作品,都是按照自己的爱好和意愿,凭借对生活的观察和理解而设计、创作的。如在枕顶、上绣个《吉庆有鱼》、《蝶恋花》、《丹凤朝阳》、《四季平安》等象征五谷丰登、吉祥如意的图案,表达了她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民间艺术作品之所以激起人们去欣赏,是因为它孕育了原始意味的饱含生命力的美感,再现了人类朴实的感情。
宁夏文史馆馆员贺吉德在“海原民间刺绣剪纸创新与发展”的研讨会上指出:宁夏历史文化积淀最为完整的地区在宁夏南部山区,海原的刺绣与剪纸艺术深受当地地域历史文化的熏陶,呈现出游牧文化与农耕文化交融的特征。宁夏南部山区的刺绣图案更多呈现花、鸟等大自然体裁,也展示了当地人民对生态优化的渴望。
宁夏社会科学院回族文化研究员刘伟告诉记者,海原县民间剪纸刺绣开发研究协会干了件好事。虽然政府在保护方面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但民间力量也有责任记录、保护地域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和自然文化遗产还有不一样的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靠一些传承人来继承,所以,非物质文化很多是群众性的,实际上属于草根阶层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是属于特定群体的,家乡情结使他们能够做好。虽然全国有很多民间组织和个人已经有意识地在做这个工作,但有较多成熟作品的组织仍然相对较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和保护不仅是喊口号,应该动员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形成全民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