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瞭望:欧盟对华军售要看美国的脸色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1月29日11:33
1月2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称,中方要求欧盟解除对华军售禁令,消除对中方的政治歧视。这一例行发布会上的例行提问,被不同媒体予以解读,让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再度成为热点。
之所以说再度,是因为这个话题在2003年至2005年曾经也被炒得火热。当时,时任法国总统希拉克和时任德国总理施罗德联袂行动,甚至向中方打保票说“取消禁运没问题”,后来,欧盟内部不同成员之间有着不同的利益取舍,而美国也在大西洋对岸施加压力,导致此事功亏一篑。
此后,世事迥然不同。中国崛起成了全世界越来越热的关注焦点,“中国威胁论”也随着中国实力的上升不断被强化,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疑惧有增无减,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发展也以异样的目光审视,任何有助于中国军力发展的举措都会遭到不同程度的打压,取消对华武器禁运,在欧盟内部也鲜有人提起。
中国的发展是事物的一方面,而欧盟内部的变化也让事情的难度和复杂性增加。欧盟扩大,导致内部达成一致的难度增加,尽管增加了欧盟总统,但权责有限。而英、法、德“三驾马车”的态度和以前不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和法国总统萨科齐都分别接见达赖,摆明了在政治上和中国“过招”的态度,在取消对华武器禁运一事上,自然不会积极。
据媒体报道,这次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缘起西班牙。西班牙外长莫拉蒂诺斯说,西班牙“正在权衡(对华武器禁运)的利弊”。莫拉蒂诺斯说法的背后,实际上有欧洲军工企业的身影。目前,欧盟经济复兴乏力,特别是西班牙正承受着高达20%的失业率和巨大福利支出的经济压力,迫切需要中国出手援助。但西班牙的军工企业是否有足够的游说能力撬动整个欧盟的抉择,还要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谈到游说,难免要提及美国。最近,美国不顾中方的多次严正声明,坚持对台湾军售,这背后既有政治上的考虑,也有军工企业的游说。显然,欧盟的军工企业难以具备如此大的游说多国的能量。更何况,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最大的政治危险是遭遇美国的反对。奥巴马取代布什后,美欧关系明显好转,欧盟多半不会为此事得罪美国。
做出这个判断是有依据的。笔者曾经在2005年就“中国崛起与跨大西洋关系”这个主题遍访德国的智库人士和外交界人士,大家几乎一致地表示,欧盟不会因为中国得罪美国。欧洲人只是反对布什,不喜欢布什,从来没有反美。奥巴马上台后美欧关系的顺畅发展,也印证了这一判断的正确性。
另外,从目前的国际局势分析,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可能性也不大。
美国对台军售,中国据理坚决反对,但美国一意孤行,“反对无效”,中美关系从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密切合作、应对危机转向一个很微妙的环节。2010,这两个大国之间合作与斗争并存的态势几成定局,而欧盟和美国的密切关系更是决定了欧盟不可能在这个时候以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行动对华示好。
一边厢是跨大西洋关系平稳发展,一边厢却是东北亚局势小有波澜。最近,朝韩在半岛海域争端再起,而在六方会谈也迟迟不能恢复的情况下,美国态度再度转趋强硬。
一个台湾问题,一个朝鲜问题,都是涉及中国的敏感问题,这两个问题平稳、安定,中美关系就相对稳定;而中美关系的相对稳定,才让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的可能性增加。否则,美国就会有这样的担心:美国长期为欧盟提供了战略保护,可现在欧盟却卖武器给中国。虽然欧盟的武器不至于让美国人有多大畏惧,但他们更多的是心理上将欧盟视作“叛徒”。
其实,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中方要求欧盟取消对华武器禁运,政治意义多于军事意义。欧盟对华武器禁运始于1989年。由于政治因素的影响,当时欧共体的决策机构部长理事会宣布了对中国采取包括中止高层接触、军事合作和文化交流等在内的5项措施。此后,这一宣言便成为了欧盟对华武器禁运的原始依据。因此,它实际上是冷战思维的一种延续。
中国要求取消禁运,实际上反对的是政治上的“歧视”。正如外交部发言人马朝旭回答记者所言,禁令的实质是对中国的政治歧视,这与当今世界潮流和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相背离。中方要求解禁,目的是消除对中方的政治歧视,维护中方的平等权利。
(作者为资深媒体人,著有《选票的背后》)
(来源:人民网-国际频道)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