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警惕传言的背后(金海观潮)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1日06:40
  当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期,更要加强和规范信息披露行为,切断传言的公开传播途径,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借此对市场造成冲击而不当得利

  近期,股市上出现了一些传言,先是“印花税将恢复双边征收”,接着又是“1月份剩余时间将禁发贷款”、“周末央行将宣布加息”等,传得有鼻子有眼,令普通投资者难辨真伪。在这些利空传言的侵扰下,年初以来的A股市场振荡加剧,短期内多次上演了一日急跌近百点的走势。尽管这些传言后来都被证实是空穴来风,但它所造成的市场恐慌情绪和对投资者的心理影响却不可能一下子烟消云散。

  一则传言,居然可以引发股指近百点的振荡,其威力不可小觑。仔细分析可发现,这些传言之所以有如此大的“杀伤力”,主要在于所传内容都是“政策面”的,与那些关于上市公司融资、重组的传言相比,“政策面”传言对股市影响当然要大得多。还有,不少传言都登上了网站的显著位置,借道网络迅速扩散,较之私底下口口相传的小道消息,其在市场引发的连锁反应可谓深重。

  既然传言能影响甚至左右股市的走势,人们难免产生这样的担心:会不会有人利用传言来操纵股市获取不当利益?特别是在股指期货、融资融券等新品种推出后,市场的杠杆率放大,做多做空都可以赚钱,如果股市因传言而急跌急涨,就会有人一夜暴富,也会有人血本无归。等到第二天相关部门和机构再站出来辟谣,为时已晚。当资本市场进入新的发展期,更要加强和规范信息披露行为,防止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传言对市场造成冲击而不当得利。

  近年来,资本市场不断加强基础制度建设,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进一步完善。对可能影响股票价格走势的重大事件,大多数上市公司都能做到及时披露;当股市发生异常波动、社会上出现相关传闻时,也能及时给予解释和回应。同时,证监会对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加强管理,对一些颇有“市场”的“股市黑嘴”进行了严厉查处,保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切实净化市场环境。然而,对于像传言这类无形“黑嘴”的整治,无论是在监管手段还是查处力度上还都不够,亟需相关部门加强合作、多管齐下。

  比如,相关部门的政策信息要及时告知公众,让普通投资者形成可靠的市场预期,这也有利于政策效应发挥。像印花税调整、存贷款利息变动等政策信息,都是由国家主管部门发布的,媒体刊载这些消息必须有可靠的来源和出处,以保证消息的真实性。在内容真实性无法核实的情况下,一些网络媒体把传言当作“先知先觉”的信息,冠以“据传”二字登在显要位置,客观上加速了传言的流播,这显然是不负责任的。因此,加强信息披露管理,有效防止传言扩散而冲击市场,需要在加强证券市场监管的同时,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相关规定,规范媒体的信息发布行为,切断传言在媒体上公开传播的链条。

  对于市场传言,投资者也应保持清醒头脑,不能听风就是雨,被传言牵着鼻子走。只有依法公开披露的信息,才能作为自己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理性看待传言,秉承价值投资理念,更有利于规避风险,从容应对市场风浪,投资的脚步也会走得更稳、更扎实。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