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海外博览

BBC名嘴苏珊-奥斯曼:我不是被逼到中国来的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1日08:02
  在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持全新栏目每天凌晨2点起床4点上班

  称“因在BBC遭年龄歧视而转向中国发展”只是媒体误解

  在中国最大的希望就是能够采访到胡锦涛或者温家宝

  “我觉得非常兴奋!我们将为中国国内和世界各地的听众同时带来最新的实时新闻报道,包括很多突发新闻。”对于自己的新工作——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新闻纵贯线》,51岁的苏珊·奥斯曼显然十分自信。

  而关于这份自信的来源,或许是因为她的过去——她在英国电视广播主持界打拼了28年,曾在BBC(英国广播公司)主持过一档家喻户晓的新闻节目《西方视点》,还曾在BBC布里斯托尔电台干了8年,主持一档红极一时的早间谈话节目。

  此前,有媒体报道说,苏珊是由于在英国遭受“年龄歧视”而被迫转向中国寻求发展。对此,苏珊解释说:“事实上,来国际广播电台之前,还有其他的两个工作机会,只不过我更愿意选择中国。10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时,就感到这个国家并不像很多西方国家那样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张扬,这让我感到非常自在。另外,我的儿子也力促我到中国来。他去年在上海实习了一个月,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他跟我说,"中国处于上升期,你应该在这个令人兴奋的阶段来到中国,看看中国人如何工作,并且感受这个国家的成长和变化"。”

  在中国的生活

  凌晨2点半起床4点就赶到电台

  洋主播苏珊·奥斯曼在北京的新职场生活可谓紧锣密鼓。

  为了主持早上7点到8点档的《新闻纵贯线》节目,她必须凌晨2点半起床,4点就赶到电台,然后与同事们一起为直播工作开始3个小时的准备工作。8点的直播结束后,她又要准备9点的新闻播报,接下来是9点半的英语中心编前会以及10点左右的节目点评例会,然后又得准备11点的新闻播报。这之后,如果没有其他的临时工作任务,她一天的工作才算告一段落,接下来的任务就是回家补觉。

  因此,采访苏珊只能在她密集的工作安排中见缝插针。好在为了“宣传推广”自己的新节目,她很积极,甚至为了能让自己在摄影记者的镜头中看上去更容光焕发一些,她还特意回公寓去补了一下妆。“以后别忘了提醒其他早间节目的主持人,时间再紧,一定要记得化妆,省得被突然采访时形象不佳。”她笑着跟她的上司——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李培春说。顺便还不忘夸一下李培春的穿着:“你这条裤子看上去很时髦嘛!”正是李培春当初把苏珊从BBC给“挖”过来的。他回忆说,苏珊的毛遂自荐让他印象很深,近30年的新闻主播经验以及BBC的品牌使得英语中心破例没有给苏珊举行笔试,而是通过一次电话面试就最后敲定了双方的合作。“事实上,英语中心起用外籍人士主持新闻类节目已经好几年了,苏珊应该不算特例。但是,她的到来无疑树立了一个新的职业标杆。”

  在李培春看来,这一职业标杆的示范作用体现在播音、新闻编辑、直播局面的掌控、对时间的精确把握等新闻业务的各方面。刚到中国不久,苏珊就为《新闻纵贯线》提出了不少建议,比如按固定的时间段分别播出新闻、财经、娱乐等版块,每个版块都精确到以分钟计算。她甚至为节目想出了一个口号“让我们一起看世界”。

  “节目开播这几天来,我们也获得了不少好的反馈,有的听众甚至告诉我们,"我的母亲虽然不懂英语,但是10年来她一直收听国际广播电台,《新闻纵贯线》开播后,说不定她也会一直追随这个节目呢!"”苏珊自豪地说,“你看,尽管很多中国人不懂英语,但我们这个节目没准能让更多中国人学习一点英语呢!我原来在BBC的一些热心粉丝也追随我收听了这个节目,因为节目播出的时间正好相当于英国时间晚上11点,他们也给予了不错的评价。我相信这个节目会越办越好的!”

  来中国的原因

  我不是被迫到中国来的 十年前就喜欢上了中国

  苏珊说:“我在新闻行业拥有近30年的经验,我知道如何打造一篇优秀的新闻报道,知道构成新闻故事的最佳要素是什么,我还知道如何准备广播串词,如何把握节目的时间进度以及掌控节目的整体构架,在嘉宾的选择上也很有学问。总之,在这些方面我都能给予节目很多建议。”

  “事实上,去年我在来国际广播电台之前,也有其他的两个工作机会,只不过我更愿意选择到中国来发展。我想媒体有一些误解。”苏珊所说的“误解”,是因为此前的一些报道,在这些报道中,关于苏珊来中国工作的原因,被解读为“在英国遭受到了年龄歧视而被迫选择到中国来"打工"”。

  “一些媒体报道我因为抨击英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年龄歧视"问题从而与BBC交恶,但事实并非如此,我跟他们还是朋友,而且因为我现在主持的新闻节目时效性较强,在时间上又由于时差比英国早8个小时,所以BBC的同事们现在也都在关注我的节目。”对于来中国的原因,苏珊的解释很中国——说来话长,“10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时,就从直觉上感到这个国家并不像很多西方国家那样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张扬,这让我感觉到非常自在。要知道,在西方,我们非常崇尚自我,张扬个性,有时甚至到了执迷的地步,以至于让人感到不那么舒服,而中国至少目前还不是这样,这让我觉得很喜欢。”

  除了这个原因之外,苏珊说她儿子的建议也给了她很大的动力。“我儿子是牛津大学的二年级学生,去年夏天在上海实习了一个月,对中国的印象非常好,于是他劝我尝试到中国来发展,他说,"中国处于上升期,你应该在这个令人兴奋的阶段来到中国,看看中国人如何工作,并且感受这个国家的成长和变化"。就这样,我最终选择了来中国,作为记者,我希望到这儿来体验和观察。”

  苏珊说,对于她的决定,她的朋友和同事们确实有点吃惊,“不过他们认为这是一个不错的机会。大家都觉得我很有勇气,我在BBC的同事甚至说,"你先去中国吧,如果发展得好,我们以后也来试试"。”

  但苏珊也表示,她在英国虽然也有不少工作机会,虽然富有新闻从业经验,但她的选择还是有限的。“在英国的媒体行业,刚开始很少有女性记者和主持人,后来女性得以在这一领域发展,再后来随着英国社会的多元化,更多的少数民族裔获得了平等的发展机会。现在,我觉得应该更多地去关注中老年广播电视主持人这一群体,他们拥有年轻主持人所缺乏的人生阅历和体验。”

  在中国的工作

  我给了自己一个“定位”希望跟同事们一起成长

  苏珊说,她给了自己一个定位——“我是来跟我的中国同事们一起成长和发展的”。而同事们也给了她一个定位——“她为我们树立了一个新的职业标杆”。

  苏珊说她不太想对中国的新闻环境做什么评判,“因为我想强调的是,在你没有真正穿上别人的鞋子之前,你是没有资格去做一些评判的。事实上,中国的新闻环境跟10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的时候相比,已经改变了很多。这次我到中国来工作,节目开播之前,我花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详细了解我的中国同事们如何工作,包括如何采写、编辑新闻,如何制作,这样我就能更好地熟悉他们的工作流程和新闻操作模式,从而运用我的经验指出他们的长处和不足,这样也能帮助我更好地融入这个新闻团队。”

  “我给自己的定位就是"同事",我是来跟我的中国同事们一起成长和发展的,尽管我已经拥有很多经验。我觉得到中国的媒体来工作能够帮助我换一种视角来观察世界,因为以前我在英国的时候是从另一种角度来看世界。无论是在战略层面,还是经济层面,中国一直都在发生很大的变化,能够置身于这一变化之中,对我来说是巨大的荣幸!”

  苏珊身上所体现出的“职业范儿”给《新闻纵贯线》的工作团队留下了深刻印象。她对新闻报道的原则和规律把握得很透彻,即使深谙西方新闻的运作方式,她也不会强加到中国的新闻报道上来,而是力求客观地看待中国的新闻环境。说这句话的是苏珊的同事、栏目制作人李永敬。

  有这种类似评价的,还有那个当初把苏珊从BBC给“挖”过来的李培春。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英语环球广播中心副主任,对于这个新来的洋下级,李培春坦言,刚开始也有点担心苏珊不太能理解中国的报道模式,但事实证明,出于“职业素养”,她非常尊重中国的新闻环境,并且对国际广播电台作为中国国家媒体的性质非常清楚。

  在中国的困难

  最大障碍就是语言中文实在是太难了

  “当然,这并不表示她与我们的团队之间就没有争论和分歧。在对新闻价值的判断以及选题的处理方式上,我们不可能没有差异,她跟英语中心所有其他的外籍人士一样,都需要在这种冲突中去不断与团队进行磨合。”5个多星期的磨合证明,苏珊与团队的沟通基本顺畅,这也是让李培春一直引以为豪的“英语中心拥有与外籍员工充分沟通和交流的独特氛围”。巧的是,就在27日的节目点评会上,苏珊与工作团队就当天早上节目直播时的一个小插曲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节目中,版块记者刘彦介绍中国正在酝酿出台《反虐待动物法》,以打击食用猫狗等行为。苏珊马上问他:“食用猫狗在中国是否是普遍行为。”刘彦答曰:“吃猫肉的习俗一般在广东地区较普遍,而全国很多地方都吃狗肉。”没想到,苏珊又追问了一句:“那他们一般吃什么品种的狗。”刘彦没来得及仔细思考,只好回答:“什么狗都吃。”对于在节目中如此讨论食用猫狗的敏感问题,节目组团队出现了争论,有人认为苏珊不应该继续追问“吃什么品种的狗”,有人认为刘彦的回答欠缺智慧,这样只会在一些国外的听众中造成不好的影响。

  “苏珊首先表明,这是我们团队的问题,而不是某个人的问题。她觉得我们不需要刻意避免这一类富有争议的话题,而可以尝试以比较轻松的方式来进行开放式讨论,这样才不会有欲盖弥彰之嫌。”刘彦以赞许的口吻来描述点评会上苏珊的表现。

  分歧似乎并没有成为苏珊的困难,苏珊说她目前最大的障碍就是语言。“我来中国前,一句中国话都不会说,而作为记者,我又特别喜欢与人交流,地铁里遇到的人、出租车司机、小贩,这些人我都很想与他们交谈,可惜我除了对他们微笑之外,别无他法。所以我现在正在努力学习中文,但中文对我来说实在太难了。”

  除了语言障碍之外,苏珊说她想不出还有其他困难能难倒她,“因为我是一个善于自我激励的人,能够非常专注于自己的目标。我会尽全力和我们的团队一起把《新闻纵贯线》打造成最好的新闻节目,因为我们是在代表我们的听众来问他们所关心的问题。

  在中国的心愿

  希望能够采访到胡锦涛或温家宝

  今年5月,苏珊将会报道上海世博会,“我非常希望能有机会采访到像胡锦涛总书记或温家宝总理这样高层的政治家,希望能够了解他们的思想以及他们是如何从战略层面和文化层面去为中国谋划未来的。”

  虽然我到中国的时间只有5个多星期,但我有时会发自内心地希望去“呵护中国”,因为我认为国际上对中国的报道有时非常片面和不公平。“所以,为了使中国塑造不同于以往的形象,我非常希望能够帮助中国去理解自己需要做些什么。”

  苏珊说,这次重新来到中国,跟她之前留下的印象不太一样,“中国人事实上更开明,他们对于周围的变化持更开放的态度,对其他文化和外国人都非常包容。最关键的是,我能感受到,和10年前我初次来到中国时相比,这个国家确实发生了很大变化。”

  透视

  外籍传媒人加盟中国媒体

  从专家到同事的角色转变

  前BBC新闻主播苏珊到中国媒体发展,清华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公共外交研究室主任周庆安认为这并非个例,“它代表了中国媒体在全球化过程中与加入其团队的外籍传媒人士努力沟通和平等对话的趋势。”

  周庆安说,外国传媒人士到中国媒体来工作已有多年历史:第一个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前到20世纪70年代后期,很多资深的西方媒体人、专栏作家如埃德加·斯诺等因为意识形态和政治领域的认同而选择到中国来,这批人多以专家的身份在国家外文局为中国的外宣做工作,办了很多像《人民中国》、《BeijingReview》等刊物。

  第二个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后期,又一批西方主流媒体的记者、专栏作家等获邀来到中国,为新华社、《中国日报》等媒体服务。除了为稿件进行文字润色外,有时还对中国的新闻从业人士进行职业培训,帮中国培养了一批外宣人才。此外,他们也为中国媒体带来了国际化的新闻视野。

  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现在的这十几年,中国媒体越来越多地聘请外籍人士加盟团队,像CCTV9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等都经常聘用外籍人士作为新闻主播。根据周庆安的观察,这样一批具有国际化新闻经验的外籍专业人士直接深入到中国的传媒行业,一个很重要的变化就是中国媒体不再仅仅把他们视为专家,而是更多地作为同事来看待。“从专家角色到同事角色的这一转变很重要,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媒体开始有意识地与加入其团队的外籍人士进行平等对话。”

  周庆安认为,这主要是出于新闻专业的需要,因为如果中国媒体想要借助国际舆论的力量,就必须熟悉和理解国际传播规则。另外,在媒体进入全球化的时代,很多本土话题在互联网上随时都可能成为国际化的新闻话题,因此借助外国传媒人士的经验,与他们展开对话和探讨有助于本土媒体的全球化发展。 (来源:《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