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海地地震救援障碍重重 > 海地地震消息

海地震后我们的工作更特殊了(图)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01日15:55
  1月27日,在海地首都太子港,几名儿童好奇地观看记者手中的相机。灾难没有摧毁人们的生活。灾难过后,人们怀抱希望,让生活继续。新华社记者吴晓凌摄

  新华网太子港1月31日电通讯:海地震后我们的工作更特殊了

  新华社记者孙闻 王昭

  从1月12日下午海地发生地震那一刻起,中国驻海地贸易发展办事处(商代处)代表王书平就一直在奔忙:协调中国救援队和捐助物资包机降落事宜,全力组织撤侨,协助中国援助物资发放……

  王书平31日在接受新华社专访时说,这是他有生以来第一次亲历地震。平时,商代处的职能主要是促进中海双边关系发展。地震后,又多了一项工作,就是帮助在海地的中国人摆脱地震带来的困难,“我们的工作更为特殊了”。

  地震当晚,王书平联系不到海地方面的官员,无法通报中国派遣救援队、联系包机降落一事,只好直接赶到机场。13日凌晨,他到达机场后发现,虽然一片混乱,但机场跑道并没有受损。他迅速向国内汇报:“可以降!”

  14日凌晨2时30分,搭载中国国际救援队的包机降落在太子港机场。舷梯下,王书平与刚刚抵达的工作组决定,成立中国援助海地救灾前线指挥部,王书平任组长。一支20人的救援小分队被立即派往联合国海地稳定特派团(联海团)总部大楼投入救援。

  “地震后,我来到中国驻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营地,得知我们有8位同志被埋在联海团总部大楼的废墟里,当时我的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王书平说,“如果没有地震,当晚大家会一起到这里坐坐的……”他指着商代处办公室墙上一块写有12日日程安排的小黑板,陷入了沉默。

  在救援工作开展的同时,如何将滞留海地的同胞安全送回国内,成了王书平面临的最迫切问题。他说,地震发生前,商代处了解到在海地的中国公民有20多人,其中包括中兴公司代表处工作人员11人、在台湾同胞吴怡庆女士经营的餐馆工作的6名福建人、2名清华同方公司工作人员和10余名暂时滞留海地的中国公民。

  地震后,王书平马上同这20多位中国公民取得联系,得知大家安然无恙。王书平找到吴怡庆女士,请她暂时安置这些同胞。“她二话不说就在餐馆的大堂里搭起了地铺,”王书平说。

  陆陆续续又有一些中国公民找到王书平,要求回国。“中餐馆安排不下这么多人,而且缺乏安全保障,”王书平说,“防暴队接纳了这些同胞”。

  “防暴队把这些同胞安置在营区的帐篷里,为他们提供充足的食品和清洁的饮用水,而防暴队员们白天参加救援,晚上回来就露天席地而卧,”王书平说,“为了同胞安全回国,每个人都作出了最大的努力。”

  地震后几天,中兴公司从多米尼加共和国租用了一架小型客机,希望将11名员工转移到多米尼加共和国。

  “多米尼加航空公司提出要海地机场的塔台发出飞行指令他们才会起飞,而此时机场已经被美军掌控,协调难度非常大,”王书平说,“我们找到控制塔台的美军,终于说服他们致电多米尼加方面发出飞行指令,把中兴公司的员工安全带离海地”。

  25日,地震后滞留海地的48名中国同胞搭乘运送中国医疗防疫救护队的东方航空公司包机从太子港起飞了,其中包括吴怡庆女士。谈起这次历尽艰辛的撤侨任务,王书平只有一句话:“我们只是帮助了这里每一个需要帮助的中国人。”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