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中央一号文件关注80后90后农民工:梦想照进现实

来源:中国广播网
2010年02月01日17:29
 

  【核心阅读】新华社31日受权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这是新世纪以来的连续第7个中央一号文件。

  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传递出中央对约占农民工总数60%的80后、90后农民工的高度关切。

  【文件】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有稳定职业并在城市居住一定年限的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统筹研究农业转移人口进城落户后城乡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解读】李国祥认为,所谓新生代农民工是指父母本身就在城市打工的新一代农民工,他们大都是出生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的第二代农民工。随着第一代农民工年龄的增大和逐步返回农村,新生代农民工已经陆续进入城市并成为农民工的主体。

  和上一辈人最大的区别是,他们根本不愿意回到农村去,农村对他们而言非常陌生,他们愿意在城里生活。因此怎样解决这些人的问题,是目前农民工问题的新难点。文件里提到的措施是立足于解决他们滞留城市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将他们纳入保障性住房体系,随后再纳入其他社保体系,以逐步达到将他们市民化的目标。

  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着力解决新生代农民工问题”,这是党的文件中第一次使用“新生代农民工”这个词。李国祥告诉本报,金融危机的爆发,将因城乡二元化结构产生的“新生代农民工”这一群体问题充分暴露出来,表明中央已经十分重视这个群体,把他们作为推动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力量之一。

  李国祥说,一号文件单独提“新生代农民工”,因为这个群体是我国农民工群体中的一部分,据统计,我国有1.5亿外出农民工,其中“新生代农民工”———80后、90后的农民工有近1亿人,约占农民工总数60%。

  李国祥说,在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大量农民工失业,老一代农民工可以回家种田,但“新生代农民工”却不愿意回家务农,因为他们基本生在城市,已经适应了城市的生活和环境,对农村陌生,对农业不熟悉。因此,留在城里又失去工作的“新生代农民工”,有的走上了犯罪的道路,造成了新的社会问题。近几年,我国“新生代农民工”参与刑事作案日益增长。“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这个群体,比解决他们父辈的问题更加迫切。”

  现在的年轻一代农民工,他们大多没有干过农活,吃苦意识较差,不像上辈对工种不挑不选、脏活累活都能干;他们穿着考究,不像上辈节衣缩食,消费从俭,只想赚钱不讲享受;他们注重自我发展,不像上辈打工只是为了赚钱……这群改革开放后出生的农村孩子,目前已成为当今城市农民工的主流。

  想学技术闯天下日前,笔者在平湖市劳动力培训中心看到,许多年轻的面孔坐在电脑前学习如何打字,如何制表。一位姓赵的姑娘说,来这里学习的每个人都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学技术,当白领。

  即便是务工,这群年轻外来工也希望有一个良好的环境和美好的发展前途。来自山东的邱其良今年25岁,年纪虽不大,出门打工却已经有7个年头了。今年年初,他对极力挽留他的老板说,印染厂工作时间长,且高温和潮湿使他难以忍受,他决定换一个工作环境。日前,他花了2500多元在职工学校里报了名,学习金融管理。对于将来,邱其良自己有了打算:“有了一技之长,我就要到上海这些大城市去闯一闯。”

  新老两代农民工之间最浅显的差异,体现在“第一代农民工外出打工的目的,基本是挣钱回家,一般都把最终回到农村作为自己的归宿。而新生代农民工与他们的父辈不同,一般都没有种过地、不会种地、也不愿意种地,不想再回农村”。而最深刻的差异在于,对自身身份的认同,第一代农民工认为自己就是农民,新生代农民工则趋向于模糊认同。

  两代农民工之间的明显差异,迫切需要社会为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镇、扎根城市提供必要的制度安排。当新生代农民工在网络上愤然发出“坚决不娶城市女”的时候,我们必须注意到一个事实:新生代农民工对城市的诉求,已经远远超出就业、教育等方面。

  如果继续拖延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种种问题依然不能彻底解决,就有可能转变为社会结构性问题,会产生一个规模很大的缺乏归属感的人群,游离在城乡之间,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将会随之而来。

  如果继续拖延农民工的城市化进程,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失落感也会越来越重。毕竟,新生代农民工比第一代农民工具有迫切的“市民待遇”愿望,当现实社会的制度门槛、政策限制让他们感到迷茫,实际生活与他们的心里愿景相去甚远,他们将会产生怎样的抱怨?试想,未来十年、二十年内,如果这些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仍然不能在城市里安居乐业,青春不再而要面临被迫返乡时,他们的内心会产生多少不公正感?这又将给城市和社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和冲击?

  回顾:“一号文件”进我家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被人们称为“高含金量”的一号文件。文件的主旨: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并提出了“少取、多予、放活”六字方针。

  2005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下发。文件要求,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2006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全面部署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各方面工作。

  2007年1月2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要求,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推进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用培养新型农民发展农业。

  2008年1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意见》四大亮点:切实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继续巩固、完善、强化强农惠农政策;提高农村生产和农村生活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农村体制建设和组织建设。

  2009年2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下发。文件分为“加大对农业的支持保护力度”、“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强化现代农业物质支撑和服务体系”、“稳定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五部分,重点突出农业发展与促进农民增收。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