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渝在给朋友封结婚红包。 受访者供图 |
社会上有种传言,“当过三次伴郎,就不能结婚了”。大学老师李渝(化名),却当过四次,上周六高中同学结婚,他第五次成为伴郎。
身高1米74、相貌英俊、硕士学历、家中独子,32岁的李渝身体健康,至今未婚,还是“大龄剩男”。他热衷于学业,正积极考博。面对一些朋友送上的“书呆子”称号,李渝并不认可,在聊天中,包括电影《阿凡达》、《孔子》等时尚电影话题,他都聊得来。
李渝相亲近30次,还是没有“耍成朋友”。记者见到他时,这位“剩男”正忙着在家里上网查资料,准备写评副高职称的论文。
屡当伴郎 成了“专业户”
李渝回忆,第一次“当伴郎”是2003年,刚满25岁。表哥在海逸酒店结婚,摆了60多桌。感觉除了一对新人外,自己是最耀眼的人。
表哥结完婚后,伴娘还主动要了自己的电话。表哥的两个朋友,还问自己,如果没结婚,给自己介绍对象。
第二次当伴郎时,又过了两年。新郎是高中寝室同学,结婚时来了很多同学。有的同学已经结婚,甚至连小孩都带来了。婚礼完后,有同学打趣地问自己,“伴郎官,什么时候喝你的喜酒啊?”李渝说,自己当成是“玩笑话”,想想才27岁,况且还忙着考博士,回答是“不着急”。
要进入而立之年时,三度成为“伴郎”。李渝说,当时收到好友邀请时,正忙于考博,本来想拒绝的。好友不依不饶,称实在是找不到伴郎了,就算找到伴郎,也找不到像他这样经验丰富的。好友的“苦口婆心”和送上的“高帽子”,让李渝迈过了“第三次当伴郎”这个坎,之后,李渝被朋友称为“伴郎专业户”。
31岁后 伴郎有些心酸了
迈过31岁后,大学同班的“班花”找到他。她说,新郎是温州人,在重庆没有什么朋友,希望结婚时,李渝能给他当伴郎。“我当时心里很不情愿。”李渝说,可同学“扭倒费”。
“上哪里找你这么好的伴郎。”“班花”苦苦哀求,称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了。
李渝没法,再次“披挂上阵”,了却了同学的心愿。“前面三次当伴郎,我还带着点开心。”李渝说,第四次当伴郎,高兴不起来了。
看着赶来参加婚礼的同学,大多数都已经结婚。就算没结婚的,也“耍起朋友”。站在舞台上,目睹结婚时新人的恩爱甜蜜,对照自己的形单影只,心里很有些落寞。
“我当时鼻子酸酸的。”李渝说,可为配合结婚的气氛,在舞台上还得强颜欢笑。自己一直抿着嘴,心里不是个滋味。
好不容易,等到婚礼结束,陪新人敬完酒后,他就不顾同学的挽留,匆匆告辞。“扯下伴郎的胸花,离开婚礼现场,我感觉人轻松了。”
“他是一个
在事业上有追求的人”
李渝的“硬件”不错,屡屡有人给他介绍朋友,各种职业的都有:银行员工、公务员、老师、医生、媒体记者,可是李渝和对方就是“不来电”。
“其实他是一个在事业上很有追求的人。”“他非常渴望在学术上取得成功。”李渝的同事这样评价他。
李渝曾经在2005年考博士,没有考上,他没有放弃。此后每年都参考,屡考屡败后,李渝韧劲越来越强。同事王老师称,去年一年,他又自费到北京,攻读了一年的专业课。
大谈学术 吓跑相亲对象
同事刘进称,有次给他介绍了位女朋友,是位医生。在吃饭期间,谈到在北大的读书经历,女孩“客套般”地邀请他讲述下。
随后李渝滔滔不绝讲述在北大的求学经历,一口气讲了近十分钟。
相亲结束,女孩丢给介绍人一句话,“性格合不来”,就此没了下文。
全力考博 婚事暂不考虑
李渝说,看惯了身边许多朋友“耍朋友”耍得累,花时间又花精力,又花钱。所以,自己一心追求学术上的成功。
那么李渝为何还会频繁相亲?
李渝坦言,来自于家庭。自己是独子,父母都劝他尽快完婚。
至今单身,李渝仍然乐观,丝毫不着急。他着急的是,4月份就要考博士,“现在得努力做准备,其它暂不考虑。”
“伴郎专业户”李渝还有许多“标签”,“宅男”、“剩男”、“书呆子”、“不解风情”、“心里有病”。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与多位高校教师接触看来,李渝所代表的是,高校部分老师的一个群体焦虑。
高校是人才济济的地方,博士硕士成堆。为了能够获得重用,继续向“高学历”迈进,是许多高校老师的选择。“有得必有失”,这是李渝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本组文/本报记者 李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