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重视网络民意防止网络依赖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3日06:00
  网民上两会,既体现着政府对民意的重视,更体现了政府对高素质网民的期待

  既要重视网络,也不能过高估计网络的作用,更不应出现互联网依赖

  网民当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网民受邀列席两会……将虚拟世界的网民请进两会,成为今年一些地方两会的亮点。

  我们为地方两会直面网络民意的做法叫好!

  网民首先是公民,地方两会对网民的尊重,体现的是政府对民意的尊重,对公民主体地位的尊重。将网民请进人大会场,将网络民意写进政府工作报告,这既是执政为民理念的生动体现,也反映出民主执政、科学执政意识在政府施政中占有越来越重的分量。

  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前提是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集中人民群众智慧。只有真正重民意,才能切实解民忧、惠民生。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网络的逐渐普及,网民数量的快速增加,互联网不仅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渠道,更是民意表达的重要渠道和参政议政的重要平台,也是政府问政的重要方式。从2008年6月胡锦涛总书记与人民网网友真情对话,到2009年2月温家宝总理与网友在线交流,网络民意在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各地网络问政的步伐不断加快。今天,通过互联网察民情、汇民智,问政于民、问计于民,已越来越成为各级政府的“必修课”。

  网民上两会,既体现着政府对民意的重视,更体现了政府对高素质网民的期待。

  今天,在虚拟的网络世界,具有强烈公民意识、崇尚理性表达的高素质网民正逐渐增多。站在维护公众利益和国家利益的立场,他们用“帖子”表达着社会责任和正义,用“博客”书写着国家利益和愿景,其中不乏真知灼见,许多观点对党和政府决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对于这类网络民意,我们在及时、充分、有效地发挥其作用的同时,更要通过各种方式加以鼓励,以期待更多的公民通过网络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和意见,积极参与到管理国家和公共事务中来,使虚拟的网络力量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在“拍砖”与“灌水”间,实现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找到执政目标与网络民意的契合点。

  在政府决策中,我们在重视网络作用的同时,还要注意防止另一种倾向,那就是过度依赖网络。

  “民意”指的是“人民共同的意见和愿望”。网络是民意的集散地,但民意不仅存在于网络之中,绝不能把网络所反映的民意当作民意的全部。因此,我们既要重视网络,也不能过高估计网络的作用,更不应出现互联网依赖。如果过度关注网上声音而忽视现实生活中的百姓诉求,如果只重视在互联网上与网民沟通而不愿意面对面与公众交流,如果只满足于网上办公而远离火热的现实生活,那么,我们眼中的民意将可能被误读,我们现实的决策可能被误导,我们解民忧、惠民生的努力也将可能付诸东流。

  尊重民意是民主执政的重要内容,学会在现实生活与虚拟世界之间进行理性权衡、科学把握则是科学执政的重要环节,而这也应该成为各级政府着力补修的“必修课”。
责任编辑:lianzhang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