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迈出城乡统筹的重要一步
来源:
人民网
2010年02月04日10:44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这意味着我国“三农”发展将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理念带动下,呈现出新趋势。
农业农村将享有越来越多的社会资源
在河南偃师市岳滩镇卫生院三层小楼前,院长刘宏超说:“目前主要的问题是缺乏专业医疗人员,尤其是缺少临床的专科医生。”
刘宏超的话反映了当前农村卫生资源的匮乏。尽管最近几年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发展的政策措施,但是农村社会资源不足依然是不争的事实。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积极引导社会资源投向农业农村”:
——各部门各行业要主动服务“三农”,在制订规划、安排项目、增加资金时切实向农村倾斜。
——大中城市要发挥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
——抓紧健全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下乡支农制度,通过完善精神物质奖励、职务职称晋升、定向免费培养等措施,引导更多城市教师下乡支教、城市文化和科研机构到农村拓展服务、城市医师支援农村。
——健全农业气象服务体系和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充分发挥气象服务“三农”的重要作用。
为了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与乡村结对帮扶,参与农村产业发展和公共设施建设,文件还给出了优惠政策,即“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或者设立专项的农村公益基金会,用于建设农村公益事业项目的捐赠支出,不超过年度利润总额12%的部分准予在计算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在新形势下,农业农村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要用统筹城乡发展新理念加以解决。农业农村工作不能就“农”说“农”,要和整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结合在一起。
农村公共事业发展与城市的差距将不断缩小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2007年我国城市用水普及率89.7%,污水处理率59%,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6%。而2006年底,乡政府驻地用水普及率60%,污水处理率1.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5.2%。
近年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基础设施和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投入有所加大,农村面貌得到改观。但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相比,差距还在扩大。
城乡基础设施的差距只是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的一个缩影,教育、医疗、文化、社会保障等领域的城乡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缩小城乡公共事业发展差距”。
从千方百计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到努力积极开展农业生产技术培训和农民务工技能培训;从健全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到巩固和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从逐步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水平,到合理确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补助水平等,中央一号文件出台的惠民举措彰显出国家加快改善农村民生的决心。
四川营山县城南镇党委书记文建明说,近年来,农民生产生活逐步改善,他们关注的重心逐渐转为权利的平等和保障。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这有利于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使农民也和城里人一样,能够充分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将成为城镇化发展重点
小城镇处于农村之头、城市之尾,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于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尽管中国的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偏重于沿海发达地区的大城市、特大和超大城市的发展,忽视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
陈锡文说:“在城市化过程中,比较注重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镇建设的美化,但是没有为农民真正转为市民提供更多的机会。”
为此,2010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内,我国将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提高城镇规划水平和发展质量,把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作为重点,促进城市的各种资源要素更多地向农村覆盖。
在推动城镇化方面,提出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等。
专家表示,要通过完善加快小城镇发展的财税、投融资等配套政策,抓住产业转移有利时机,促进特色产业、优势项目向县城和重点镇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县域经济对农民就业增收的带动能力。 (来源:新华社)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