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际新闻 > 国际要闻 > 时事快报

评论: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倾听中国声音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06日14:11

  新华网德国慕尼黑2月5日电

    通讯: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倾听中国声音

  新华社记者刘向 班玮

  5日下午,德国慕尼黑巴伐利亚庄园酒店会场内,中国外交部长杨洁篪站在第46届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讲台上,就当前世界和平与安全等重大问题阐述中方立场和主张。台下,来自大约50个国家的300多位政府首脑、国防部长、外长和高级安全官员专注聆听。

  在这一有40多年历史的全球高规格的安全政策论坛上,首次出现了中国外交部长的身影。

  杨洁篪说:“中国发展了,对世界是机遇,而不是威胁;中国发展了,仍将坚持平等待人,绝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中国发展了,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绝不会做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事情。”

  杨洁篪呼吁国际社会在多极化、全球化进程中,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用合作的姿态谋对策。他说,站在21世纪第二个10年的起点,我们迎来了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时期。和衷共济、合作共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各国实现安全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主席伊申格尔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西方国家对听取中国的声音很感兴趣,“因为中国现在在全球政策的所有重大问题上都扮演着日益活跃的角色,包括气候变化、伊朗(核问题)和阿富汗(问题)”。他说:“我们需要与中国共事,我很高兴本次会议能够加入中国的声音,以及俄罗斯和其他国家的声音。”

  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5日发表的新闻公报题目是《中国首次派出高级官员参加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认为今年的安全政策会议有了新的议题和新的声音。伊申格尔说,全球性议题日益突出,中国外长首次与会就是证明。中国“已经准备更加积极地参与全球问题”,中国的出现给安全政策会议引入了新的主题。

  德国《时代》周报网络版评价杨外长的表现是“亲切和蔼、客气礼貌、诙谐幽默”。《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则以“跨大西洋与太平洋面对面:中国在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上自信亮相”为题,报道了中国外长出席安全会议的表现。

  柏林美国学会主任加里史密斯在接受《基督教科学箴言报》采访时评论说,杨外长自信的演讲无疑给与会者留下了强烈的印象。

  美联社在题为“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视野超越欧洲”的文章中说,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5日以中国外长发表演讲揭幕,改变了会议传统的跨大西洋焦点,这是对亚洲日益增长的重要性的认可。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所长、中国前驻德国大使梅兆荣在接受新华社记者电话采访时说,以往慕尼黑安全政策会议总以美欧为主角,这次专门请杨外长作为贵宾作主旨演讲,说明欧美国家认识到中国参与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新发展。安全政策会议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让中国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可以让国际舆论全面了解中国的发展和政策。

  正如杨外长在演讲后回答问题时所说,中国人的传统就是愿意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但是中国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中国声音也理应受到关注,中国理应有机会表达自己对很多世界事务的看法。

责任编辑:肖尧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相关推荐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