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彭州2月6日电
题:福建泉州援建四川地震灾区:“像建设自己的家乡一样建设彭州”
作者许永华林永传
严冬的川西彭州,汶川大地震中受损惨重的龙门山下,崭新的民居林立,一流的公共设施遍布,呈现一幅欣欣向荣的景象。
2010年元旦前夕,福建泉州市援建的葛仙山镇自来水厂竣工通水,和该市援建的通济自来水厂两个“姐妹”,让通济镇、小鱼洞镇、葛仙山镇十余万群众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告别了“挖井挑水吃”的历史,群众喜笑颜开。
自2008年6月29日该市30多名援彭干部来到彭州市开展对口援建工作以来,这样的欢快场面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让彭州人民喜上眉梢、乐在心头。
“像建设自己的家乡一样建设彭州!”踏上彭州,援建甫一开始,福建泉州市委书记徐钢就向援建干部提出了这样的要求。数以千计的泉州援建者,也是用如此胸怀来援建彭州。
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泉州援建的项目犹如泉州市花刺桐花一般,遍开在彭州大地。石狮大道、南安大道、惠安大道的通车,让新兴镇、丹景山镇、葛仙山镇的灾后恢复重建和经济发展走上了快车道。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规划展示馆、彭州市老年福利中心、彭州市林业综合服务中心、六所幼儿园、四个文化广播电视站等多个民生项目、公共项目的建设,也让彭州人民感受到了“泉州速度”。
从接到援建任务开始,上千名泉州援建者别妻离子,翻山越岭来到彭州。他们以对灾区人民血浓于水的手足亲情,在彭州大地的灾后重建中创造了一个个质量过硬的“拳头产品”,规划建设的22个援建项目,总投资1.8亿元,目前已全部竣工14个,其他8个项目正在全力以赴建设当中,今年5月12日前将实现全部竣工。
“援建项目与灾区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质量问题容不得一丝马虎。”从援建彭州第一个项目开始,泉州市就十分注重援建项目的工程质量。在每次的援建工作会议上,泉州市长、市援建协调领导小组组长李建国都要亲自协调各方、反复强调这个问题。
举全市之力做好援建彭州工作。泉州坚持“硬件”与“软件”相结合、“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除了由地方财政性安排1%援建资金外,还积极探索与彭州建立长效合作机制。社会各界的捐赠如潮涌向彭州。
为建立对口交流合作的长效机制,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泉州市初步确定晋江市陈埭镇、石狮市灵秀镇、南安市水头镇和惠安县紫山镇,分别与彭州市的通济镇、新兴镇、丹景山镇和葛仙山镇建立“结对子”交流合作关系。
据统计,该市捐赠赈灾物资数额总价值5780多万元,位居福建省省前列,包括鞋服、学习用品、食品饮料等。晋江市陈埭镇青年商会、石狮卡宾服饰、民建南安市委员会分别在对口支援镇设立奖学奖教基金。不少企业纷纷向对口镇捐款捐物,香港泉州石狮籍施建治女士一生生活俭朴,省吃俭用,晚年卖掉在香港的房屋,所得200万元港币全部捐给彭州市新兴镇,用于建设幼儿园,感动了灾区群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