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综合新闻

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范例

来源:人民网
2010年02月09日17:15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不仅作为一种思想、方略、实践、精神而日益成熟,还代表了一个开放的时代。"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这场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使我国成功实现了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转折,也使意识形态领域的思想整合面临开放时代带来的诸多挑战,进而使处于意识形态领域前沿的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更多考验。

  如何用开放时代的要求来审视新闻宣传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胡锦涛总书记6月20日考察人民日报社时重要讲话(以下简称《讲话》)的内涵所指。《讲话》不仅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新闻宣传工作理论成果和实践经验的系统总结,更强调了在新的形势下,"要把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在突出位置,进行深入研究"这一重大命题。

  一、新闻舆论引导:案例及理论分析框架

  在改革开放继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宣传工作如何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有效引导国内舆论、积极影响国际舆论?"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提供了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案例。回顾两个多月前的汶川地震,这期间争分夺秒夜以继日奔赴灾区的人流、物流和情感流,仿佛还汹涌在眼前。虽然这场突如其来的巨大灾难至今让人心潮难平,但它在检视我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积淀的同时,也成为开放时代下有效进行新闻舆论引导的范例,成为见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新闻宣传事业发展进步的标志性事件。

  新闻舆论引导,应当包括对社会公众在新闻事件中的"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等方面的引导。

  认知性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新闻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缘由、过程、结果等基本要素的判断,由于大多数人对事件的判断容易受"先入为主"这一认知习惯的影响,因此,提高"认知性舆论"的引导效果,就强调新闻报道的"先声夺人",尽可能在第一时间、从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音,力争使公众对新闻事件有客观认知,同时赢得媒体报道的公信力。

  情绪性舆论,主要指公众对新闻事件有了初步认知后产生的心理反应或情感反应,包括冷静的、沉稳的、激动的、甚至冷漠的、反感的、极端的等多种情绪。因此,情绪性舆论具有明显的非稳定性。由于聚集的公众情绪,容易对社会稳定产生影响,因此做好"情绪性舆论"的引导,要求以客观理性的专业化报道和及时全面的信息服务,疏导公众情绪、稳定社会心理。

  价值观舆论,指的是公众对新闻事件本身及其反映出来的是非善恶等价值判断,甚至由此带来的价值混乱也属于此范畴。引导价值观舆论,需要对新闻事件及时、深入、多方位的后续报道和议题挖掘,体现态度、立场和导向,塑造集体价值或整合价值认同。

  参与性舆论,是现代社会公众主体性的反应,公众对新闻事件的言论参与、意见表达以及舆论监督等,会影响甚至改变事件的走向。对"参与性舆论"的有效引导,将促进政府与公众的良性互动,并推动社会政治文化的健康发展;反之,则不仅容易损害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更可能导致社会摩擦和损耗。

  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中的任何一方,与其他几方面密切联系并且相互作用。比如,有效的认知性舆论引导,能对引导情绪性舆论起到积极作用,进而影响价值观舆论;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和价值观舆论,会影响参与性舆论的质量。

  "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体现了新闻宣传工作与"解放思想、改革创新"这一改革开放精神的内在对接,是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审视新闻宣传工作的有效视角。以上述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为理论分析框架,以抗震救灾舆论引导体现的信息透明、以人为本、开放包容和公众参与为指向,我们可以对抗震救灾宣传报道进行更清晰地分析,并从中梳理出有益于实际工作的有效经验。

  二、抗震救灾宣传报道:有效引导舆论的范例

  (一)有效引导认知性舆论

  1、第一时间发出第一声音,掌握舆论引导先机。在新闻传播中,速度赢得先机,体现时效性的报道,往往能在舆论引导上占据主动地位。"时效是形成舆论引导力的重要元素,从某种意义上说,时效就是影响力。"作为国内较早介入传播学定量分析的一项实证研究结果也表明,时效性正是受众选择新闻的第一要素(见表一)。

  表一 受众选择新闻的相关因素

  新闻

  要素时新性

  (时效性)重要性反常性客观性真实性趣味性公正性

  频 次4617121212107

  百分比64.823.916.916.916.914.19.9

  总 计71717171717171

  (表一源于对北京、浙江两地焦点群体的访谈,被访对象包括高收入受众、低收入受众、记者、公关人员4个小组,有效数据71人。)

  此次地震报道的时效性,一是事件报道的迅速、及时。"5·12"地震后仅18分钟,新华网发布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消息。当天15时,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报道地震信息。15时20分,中央电视台1、2、4、9频道开始直播节目《关注汶川地震》。15时30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播出对国家地震局专家的权威采访。18时07分,新华社播出受灾现场的图片,比美联社、法新社、路透社等快6个小时。二是对"现场直播"--这种媒体应对突发事件工作机制的充分运用。自5月12日起,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频道从当天19时开始推出特别直播节目《汶川紧急救援》,一个月内全台9套节目直播达2121小时,创造了中国广播史上重大报道新纪录。中央电视台从当天15时20分开始24小时直播,一个月内各频道直播时长达1390小时,创造了中国电视史上直播时间最长纪录。通过对地震事件的及时报道和救灾进展的现场直播,新闻媒体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发出第一声音,使公众对灾情和救援有了客观了解,有效地进行了认知性舆论引导。同时,由于"现场直播的人性化内容不断地呼唤着人心底的情怀,还创造了更多的信息期待"。

  2、尊重公众知情权,及时、主动、充分发布信息。曾经参加1976年唐山地震报道的新华社前副总编辑徐学江回忆说,与唐山地震对灾情只有"震中地区遭到不同程度的损失"一句描述,死亡24.2万人的数字在震后三年才披露的报道相比,汶川地震的新闻报道呈现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新气象。而这新气象之一,就是对公众"知情权"的充分尊重。

  首先,政府部门对公众知情权给予保障落实。从5月13日开始的一个月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邀请二十多个政府部门和机构举办25场新闻发布会,四川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24场新闻发布会。其次,各类媒体对公众知情权充分尊重。从中央到地方媒体,无不全力以赴对灾情和救援情况进行及时、充分、生动的报道。打开电视,所有频道都聚焦于地震救援;打开广播,都是关于灾区的声音;打开报纸和网络,抗震救灾的文字和大幅图片,占据了大部分版面。各级各类媒体充分发挥信息传播的积极功能,及时回应社会关切,为公众提供了充分的新闻信息。

  3、全方位报道党和政府抗震救灾的百倍努力。通过新闻报道,公众在地震后不到一个小时,听到了胡锦涛总书记要求"尽快抢救伤员,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的重要指示;地震当晚,看到了温家宝总理抵达灾区都江堰市指挥抗震救灾工作的消息。此后,透过媒体的全方位报道,公众听到"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救人仍是重中之重"、"一线希望百倍努力"的最高指令;看到中央政府各部门在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地方各级政府整装驰援;数以万计的军队人员、武警官兵和救援专家克服交通中断的困难,以最快速度赶赴灾区救援;中国扶贫基金会立即发出募捐倡议,中国红十字会紧急调拨救援物资。媒体报道的聚焦,既让国内公众看到党和政府有效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对这种高效、负责、亲民的执政形象有充分认知,也"让西方媒体感觉中国政府是一个真正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政府",赢得国外舆论的赞誉,"以胡锦涛、温家宝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在这次救灾中的表现可圈可点,中国在这次地震后的表现的确令人振奋。"

  (二)有效引导情绪性舆论

  1、传播权威信息稳定民心。及时、透明、权威的信息,不仅体现对公众知情权的尊重,而且能对因信息匮乏、信息来源不确定而导致的谣言、社会恐慌起到抑制作用。在这一方面,抗震救灾舆论引导对公众、尤其是灾区民众的不安情绪和恐慌心理,起到了有效的疏导和稳定作用。比如5月12日下午,对于有传言称当天晚上北京有地震,新华网及时发布国家地震局权威信息辟谣,化解了公众恐慌。抗震救灾期间,《人民日报》等中央主要新闻媒体开设"抗震救灾信息权威发布"专栏,每天如实报道伤亡数字、受损情况等信息,压缩了各种谣言的传播空间,稳定了社会民心。

  2、化灾难悲情为团结力量。地震灾难带来的社会悲情,在地震发生后的一周内显得尤其突出,如何将一时间弥漫于社会公众中的悲痛情绪转化为积极情感,化悲情为力量?是这次新闻舆论引导题中的应有之义。以5月19日至21日全国哀悼日的新闻报道为例,各地新闻媒体用庄严肃穆的基调,宣传报道举国齐哀的悼念活动,在疏导公众情感的同时,更召唤了民众,凝聚了人心。"正是在媒体协同下,政府将千万个个体的悲痛升华为国殇,那一刻,默哀中的中国呈现出她最团结的一面。"

  3、关注灾区民众心理重建。随着救援行动的进一步开展,有媒体联合专家对灾区民众的心理状态予以关注,这对于促进灾区民众的情绪恢复和心理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中央电视台的"共同关注"节目,较早将镜头转向受灾民众尤其是儿童的心理救助,并提醒社会公众,当伤痛成为"关心"的焦点时,要避免因不当的"关心"而引发的另一种伤害。该报道在推动救援工作向灾区民众心理重建深化的同时,也引起其他媒体对这方面报道的重视和跟进。这种结合专业知识的心理关注,是新闻宣传工作在情绪性舆论引导上的重大进步。

  (三)有效引导价值观舆论

  1、彰显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突出强调的一个重要思想和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更加成熟的标志。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到"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最高准绳",到"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到"以人为本",党的执政理念既一脉相承地继承了执政为民的思想,又发展了在开放时代下作为"个体人"而不仅仅是"集体人"的价值内涵。以人为本,既是对传统政治思想的超越,也是对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社会政治生活影响最直接最深刻,推动中国民主政治进步的重要观念之一。

  "5·12"地震后,透过媒体报道,我们看到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全面细致地贯彻在救灾过程中: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赴灾区、俯身问苦的感人场景,政府主动接受国际救援的积极呼吁,救援人员不放弃任何一个生命迹象的努力,为遇难者设立全国哀悼日降半旗志哀,尽最大努力帮助灾区民众重建生活。这一切,都向公众展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并推动了这种价值的集体认同。比如全国哀悼日期间的宣传报道,在彰显生命尊严、强调生命价值的同时,也为我们党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和尊重生命的国际形象赢得加分。"党和国家领导人默哀以及全国各地的悼念情形都报道了出来,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的理念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新加坡总理李显龙评价,这"让世人看到了中国所面对的巨大挑战和所做出的改变,体现了这个国家人性化的一面,也展示出一个将变得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国家。"

  2、展示开放包容的价值取向。对内信息透明、充分报道,对外开放新闻、坦诚自信。--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展示了党和政府开放包容的执政姿态和价值取向。温家宝总理在灾区接受中外记者采访时的讲话让人印象犹深,"面对这样大的震情,我们欢迎世界各国的记者前来采访,相信大家会用你们的良知、人道主义精神,公正、客观、实事求是地报道震情、灾情和我们所做的工作。在处理突发事件和其他问题时,我们将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坚持对外开放的方针永远不会改变。"

  地震救援期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外交部、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等部门,组织境外记者到灾区采访,为其采访提供协助和便利,并针对其信息需求及时提供有关情况。事实证明,在为境外媒体提供开放环境后,西方媒体大多一反过去戴着有色眼镜的描述,对灾情进行了大量客观正面的报道。"一直以来认为"中国媒体不可信"的西方媒体,比如CNN、BBC等,在此次地震报道中都大量使用了中国媒体的电视画面和文字报道,这十分少见。即使有少量负面报道和批评声音,但这些已经让西方读者觉得不那么可信了。西方民众、媒体评论人,总体上都正面评价中国政府组织的抗震救灾,以及赞扬中国人民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开放包容,是改革开放的思想精髓,也是这次抗震救灾赢得国内外舆论认可的价值取向。当这一价值体现在新闻宣传上,不仅让西方媒体没有了片面制造新闻的空间和机会,也进一步塑造了中国的良好国际形象。新加坡联合早报刊文说,这次突如其来的大地震,恰好是对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检验。检验表明,中国三十年现代化建设的成就不仅巨大,而且全面。这个成就包括为救灾提供物质保证的雄厚的经济实力,中国官方积极救灾和开放舆论,社会各界展示出前所未有的团结和宽容。

  3、推进融入人心。"媒体是思想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是推广主流价值观念的主渠道。"新闻宣传,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路径之一。这次抗震救灾宣传报道,也是一次通过舆论引导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有效实践。在弘扬抗震救灾精神的正面宣传中,新闻媒体运用平民化、感性化的报道视角,把大量镜头和文字聚焦在普通人身上:唱歌、敬礼、救同伴的孩子,保护幼子的母亲,拯救学生的老师,空降孤岛、昼夜救援、"请求再救多一个人"的军人和武警,灾难中依然乐观的四川民众,捐款的乞讨老人,不同年龄的志愿者等等。正是一个个具像化而非脸谱化的人物细节,在深深感染受众的同时,弘扬了尊重生命、大爱无疆的价值观念,把热爱国家、坚韧勇敢、众志成城的民族精神融入人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得到积极实践和拓展。而当"我们的新闻媒体这一次向世界"实况转播"中国人民的抗震救灾,不但让世界各国对中国人民有了新的认识,也对中国人民的核心价值观产生间接的认同"。英国泰晤士报的记者感动地说,"成千上万的中国人,竞相为地震幸存者做出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

  (四)有效引导参与性舆论

  1、将参与热情转化为参与行动。地震发生后,公众通过各种传播渠道表达关切,为救援工作献言献策,志愿者和民间组织积极响应,社会呈现出空前高涨的爱心热潮。如何将这种热情转化为切实、有序、有效的救援行动?新闻宣传发挥了重要的动员功能。新闻媒体通过报道呼吁、举办募捐晚会、开设爱心热线等多种形式,有效地动员起社会各界的赈灾行动。比如由中宣部等九部委联合发起、中央电视台承办的"爱的奉献"大型募捐晚会,就有5.5亿国内观众收看节目直播,全球49个国家和地区的电视媒体转播或使用直播信号,现场募集捐款超过15亿元人民币。"灾难引发了空前的慈善热情。捐赠如潮水般涌来,志愿者也是如此。"

  2、注重信息引导,畅通参与渠道。通过媒体这一传播渠道,公众能够及时了解灾区所需人力物资的信息,在最需要的地方和最重要的时间组织起志愿救援。无论是公众从各地送达灾区的救援设备和救援物资,还是从四面八方赶赴灾区的专业人员和志愿者,或者是全国各大城市的义务献血者排长队现象,都与媒体对灾情的全面报道、畅通的信息传播密切相关,而媒体对公众这些自发举动的积极报道,又在再传播过程中放大了这种行为的正面效应,从而对整合各方救援资源的输送起到有效的信息引导作用,有力推动了政府实施救援和重建行动的进度。

  3、促进政府与公众良性互动。信息公开和公民参与,是现代政治文明的表现。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信息透明和公众参与,正是这次救灾工作和新闻宣传工作最突出的特点。尤其值得重视的是,宣传报道不仅有效引导网上舆论,还通过网络媒体推动公众参与,促进了公众之间、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

  地震后,国内各大网站建立了以新闻中心为主、博客、播客、论坛、WAP等多个频道参与的报道方阵,24小时不停息刊发有关地震的新闻、信息和评论,引发大量网民对救援工作的关注。仅以5月12日至26日人民网的流量统计,就有3800多万人次的网友参与了该网站的抗震救灾互动活动,留言超过70万条。相应的,"政府也通过媒体,尤其是网络,充分了解吸纳社情民意,根据民意及时调整制定相关举措。"例如,针对由网民发起的舆论对救援资金物资使用情况的高度关注,政府部门除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具体信息外,民政部还颁布了《汶川地震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管理使用信息公开办法》,并将"政府网站、新闻发布会、报刊广播电视等作为信息公开的主要形式"纳入制度设计,成为政府政务公开、接受公众监督、尊重民意的重要见证。而正是政府与社会公众的这种积极互动,"使得很多人在经历这次地震后,对国家的前途更加充满信心。这种(政府与社会的)巨大合力能够决定性推动我国全面改革实现新的历史性突破,因而它也就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三、结语: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在开放时代下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在2008年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风雨路,"5·12"是一个深刻的注脚。在改革开放开放三十年之际审视新时期的新闻宣传工作,"5·12"成为一个标志性的见证。三十年的改革积淀,在这一刻得到了证明;三十年的开放精神,在这一刻得到了彰显。"5·12"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在认知性舆论、情绪性舆论、价值观舆论和参与性舆论四个方面实现有效引导,为开放时代下的新闻舆论引导提供了有益积累。及时、充分、公开、透明、开放,--既是国内外舆论评价抗震救灾新闻宣传报道的关键词,也是新闻宣传工作展示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精神的体现。

  被誉为中国改革开放事业总设计师的邓小平同志曾指出,思想观念的变化是中国全部改革事业的前提,"不大破思想僵化,不大大解放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解放思想,就是使思想和实际相符合,使主观和客观相符合,就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必须真正解决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改革开放过程,就是一个新旧思想观念的碰撞构成,是一个新的思想观念战胜旧的思想观念从而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在改革开放三十年之后再谈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与时俱进",是党的一切事业的精神遵循。而新闻宣传领域的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则不仅需要对历史方向的高度自信,还需要更多求真务实的理性思考,需要更多切实措施的制度设计。"坚持党性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在观念上汲取"解放思想"的精髓,在方法中贯穿"改革创新"的思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之际胡锦涛总书记《讲话》的精神所指,是新形势下进一步提高新闻舆论引导能力的时代要求。

  (作者单位:中央宣传部) (来源:人民网-理论频道)
责任编辑:李恺萌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