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除了吃饭,还能干吗?”这是杭州大学生沈斌峰最近的QQ签名。说及过年,他给笔者报了一个日程流水账:年三十,一帮人聚在饭店吃年夜饭。回家后,一个人在房间一边看春晚一边上网。上网就开着QQ聊天、收菜(一种时下流行的网络游戏)。“过年真无聊。”沈斌峰一语总结。
“过年喽!”这一声曾经响彻在大街小巷激动人心的吆喝,越来越让人提不起兴致。很多老一辈人小时候眼巴巴盼上一年才可能盼到的吃大餐、穿新衣,早已不是时下人们的过年期待。年复一年,年味渐淡,年还得过,可拿什么来拯救我们的“年味”?
这个虎年春节,网络与过年,二者间似乎有了比以往任何一年都更为密切的关系。第一个不得不提的,是年夜饭有了“网络版”。网友“成都纸刀”在论坛上发起了一场“凑桌超级无敌网络年夜饭”的活动,邀请大家上传自己的拿手好菜,让独自过年的网友们守在电脑前就能感受到年夜饭的温暖。网友“四川曾颖”首先响应号召送上一盘蒸腊肉。她回忆说,每年一过腊月初八,在家乡的母亲,就开始动手调配作料腌制腊肉。“四川曾颖”的发帖时间正值中午,照片上一盘热气腾腾、冒着油花的腊肉,让网友们垂涎欲滴。
在美国留学的胡乐,因为学业无法回家过年,于是在网上的虚拟餐厅为自己的亲朋好友准备了宫保鸡丁、红烧茄子、莲藕炖排骨等传统佳肴,春节期间点击率一路高升,光宫保鸡丁这道菜两天就烹饪了66遍。
这个除夕夜,守在电视机前看虎年春晚的人们表现得也很是“三心二意”,很多人整晚是抬头看春晚,低头发短信。更多小年轻更是“脚踏四只船”——电视、手机、电脑、网络,一样也不能少。春晚还没结束呢,网上早已热闹非凡。“赵大叔的小品五年来最差”、“小虎队变成‘老虎队’”,节目评点铺天盖地;牛莉穿的衣服什么牌子、韩雪背的包多少钱,早就被亮眼的网友一一标注;刘谦魔术播出后不过24小时,解密帖子已经风生水起。今年春晚的语言类节目大量运用网络流行语,更是让网友们找到了揶揄和发挥的沸点。
年夜饭、春晚也就是热闹一个除夕夜罢了,走亲访友可是春节延绵数日的重头戏,但也恰是一些年轻人的苦恼所在。春节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1982年出生的网友“不差钱”将虎年春节的账单晒在网上:“父母:红包1000元,礼品2000元;岳父母:红包1000元,礼品2000元;爷爷奶奶压岁钱:500元;表姐孩子压岁钱:200元……”亲朋之间礼尚往来本是传统习俗,但动辄几千上万,别说让薪水不高的人感到沉重,连月收入9000元的网友“不差钱”都备感压力,“这春节简直成了‘春劫’。我们成了‘节奴’”。尽管早在2007年教育部发布的《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06)》中就出现“节奴”一词——“节日的奴隶”,指因元旦、春节等重大节日的消费和交际而饱受压力的人。可似乎在这个虎年春节长假,“节奴”、“春劫”等新词才随着网民争晒过节账单热潮而一夜蹿红火速流行。
为逃避成为“节奴”,很多人选择“宅居过年”。“宅居”过程中,虚拟网络再一次发挥作用,网络拜年成了越来越多80后过年的新选择。逛网上庙会、发网上拜年祝福、放网上鞭炮……网友“云淡风轻”说:“通过互联网同样可以联络亲情,还能有效地压缩人情消费成本,何乐而不为?”也有人对“宅居过年”的方式表示不认同,沈斌峰说:“过年是真实的,网络是虚幻的,只有那些现实没寄托的人,才会过年还上网。”更有人认为小型化的家庭模式以及现代人淡薄的参与意识,都影响了春节的热闹程度,造成“虚拟过节”方式的兴起。
过年方式更新换代之迅速,让不是那么赶潮流的人有些茫然无措。往年红火得一塌糊涂很能“晒”创意的短信拜年,今年似乎略显萧条。70后杨先生对此感觉明显,年三十从早到晚此起彼伏的短信声把他搅得不得安宁,可才到年初一短信就寥寥无几,今年春节短信内容也是陈词旧语缺乏创意。而打开电视,播的都是预先做好的虎年专题片,了无新意。不得已去逛了趟庙会,除了人还是人,处处乌烟瘴气拥挤不堪。“传统年味愈来愈淡了”,杨先生说。
然而,春节的传统过法也许很陈旧、很套路、很out,但每逢佳节倍思亲,对远在国外求学的学子来说却依然弥足珍贵。
“我们物理系的中国人聚在一起包饺子,看‘春早’(因为11个小时的时差)。然后发扬国粹打麻将。给加州、匹兹堡、纽约的同学打电话,发现三国杀已经风靡世界……”在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留学的罗治祥说,“过年总是和人在一起比较有意思,独自守着电脑的人大部分是因为找不到组织。”罗治祥的师兄黄志民则是在加拿大过的春节,除夕夜他们八个人喝了三瓶红星二锅头,借着酒劲,大唱爱国老歌,哭得稀里哗啦。“也许是出国后才发现春节的重要,现在我好想吃奶奶做的菜。”罗治祥感叹。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乔舰回国在家过年,除夕夜,虽然也开着QQ,但他最喜欢的是“和长辈们坐在一起聊天,说说老祖宗们的故事”,乔舰说:“上网随时可以,过年只有一年一回。过年不是为了拼创意,形式再怎么变化,最浓的‘年味’,肯定在和家人的团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