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森旧居睦南道70号
建筑年代:1928年
建筑特色:砖木结构,占地面积4362平方米,建筑面积1433平方米,局部三层西式楼房,红砖清水墙,人字屋架,大坡度筒瓦顶,高低错落,风格别致。内部装修豪华典雅,高级大理石地面,硬木装饰,内设餐厅、舞厅、书房、客厅、卧室等。宽敞的院落种有塔松、藤萝等各种花草树木。后院原设有花窖和马厩。是一座具有典型英国乡村别墅风格的私人花园住宅。
在天津小洋楼的最初住客里,“洋人”是比较重要的一部分。在那个租界林立、列强割据的时代,“洋人”们不但在中国的土地上分占一方领土,还在这里掌控着本属于中国人的很多权利。因此,那些记载着这些“侵略者”们生活的小洋楼便成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历史的一个见证者。
行走在睦南道上,走近位于70号的这座小洋楼,就宛如听到了一曲由远方飘来的英国乡村音乐,旋律优雅,又百转低回,这个被宽敞院落包围着的西洋建筑,沉静又充满神秘气息。
睦南道70号现挂牌“纳森旧居”,但在探求关于纳森的有关信息时,有个问题却一直在困扰着记者,因为在天津的近代史上,曾经有两个“纳森”,他们不但都供职于开滦矿务局,而且还是叔侄关系。在现在很多关于纳森的资料中,常常将叔叔纳森和侄子纳森合二为一,到底哪个纳森才是这座小洋楼当时的主人,他们都分别在天津做了什么,个中细节和脉络需要求证和理顺。
据南开大学近代史博士张莹介绍,清末民初,曾有两位英籍犹太人在天津操控着矿业,他们就是纳森和爱德华·乔治·纳森,二人为叔侄关系。纳森青年时代曾在英国军队中供职,经胡佛推荐于1903年来到天津,出任开平矿务局总办。1912年,开平与滦州两个煤矿合并成立开滦矿务局,办公地点仍设在天津,纳森再度成为董事部主席兼总经理。
爱德华·乔治·纳森1910年到天津来投靠叔叔纳森,也进入矿务局工作,人们习惯叫他纳森爱德。1928年,纳森爱德升任开滦矿务局副总经理,从此把持天津煤炭大权直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
关于纳森,他另有一个著名身份为天津海关税务司、德国人德璀琳的四女婿。在很多资料的记载中,都写到爱德华·乔治·纳森即纳森爱德便是德璀琳的女婿。对此,张莹认为,作为德璀琳女婿的那位纳森应该是叔叔,而不是纳森爱德。
张莹告诉记者,德璀琳的几位女婿都来头不小,且大多与天津有密切关系。大女婿为德国人汉纳根;二女婿是美国美丰银行经理、美国人拉克;三女婿为奥国驻天津领事包尔;四女婿是开滦矿务局总经理纳森;五女婿是英国驻华公使武官。而他的这位四女婿,曾任英皇家工兵少校。在袁世凯批准滦州、开平两个煤矿合并后,他出任董事部主席兼经理,并在1938年回国。
至于纳森在天津居住时的房子,也不止睦南道这一处。风貌建筑专家金彭育认为,纳森在天津有三处宅邸。一处是位于浙江路1号的英庭院式3层楼房,共有房屋44间,建筑面积2067平方米。砖木结构,红陶瓦顶,气势雄伟,曾作过英国驻天津领事馆。第二处是位于泰安道7号的中式四合院,是一处明清风格的灰砖瓦房。第三处则是位于睦南道70号的这栋小洋楼了。而睦南道上这座小洋楼的主人则普遍认为是纳森爱德的居住地。但因年代久远,且没有见证者,纳森爱德在此生活的琐事已无从考证。
时代变迁、洋楼易主,漫步在这个静谧的英国乡村式庭院,除了门口那个写着“纳森旧居”的牌子,已经不能在此找到关于那个外国人留下的印记了。就如同那段不堪回首的近代历史一样,小洋楼也会在旧貌新颜的转变中将一段岁月渐渐湮没……
历尽坎坷的开滦矿务局 纳森与纳森爱德都是英籍犹太人。据研究犹太人的学者介绍,犹太人进津,历史上有过3次比较集中的流入时期。到1935年,在天津的犹太人已达3500人。他们在天津主要从事商业、手工艺等行业,两位纳森就是近代天津比较著名的两个犹太人,因为他们曾一度操控着天津乃至全国的矿业大权。
很多读者对开滦煤矿都不会陌生,在前面的篇章中,开滦煤矿的字眼多有提及。这个中国华北地区的重要煤矿产地,诞生于上世纪那个军阀混战、列强割据的时代,那时,开滦煤矿的局总部就设在天津。而今天这座小洋楼的主人纳森和他的叔叔则是这座煤矿早期的“掌门人”。
光绪四年(1878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任命买办唐廷枢为督办,开办开平矿务局,其办公地点初设于天津英租界海大道(现大沽路)。开平煤矿位于现河北省唐山市滦县的开平镇西南,其地多山,煤铁矿藏甚富。开平矿务局名义上是官督商办,实则为官办。该煤矿光绪七年(1881年)开始出煤。由于使用了外国先进机器和新技术,生产发展迅速,煤质优良,其所产原煤,除供给北洋水师、天津机器局、轮船招商局、上海江南制造局等用煤外,还投放市场,供市民使用,运作良好。于1903年刚刚来到中国的纳森,几番转换,便在津谋得开平矿务局总办的差使。
1912年,袁世凯就任大总统,批准滦州、开平两个煤矿合并,成立中英合办的开滦矿务局,局本部设在天津。开滦矿务局主要决策机构为董事部,董事部分别设在英国伦敦和天津。天津董事部有董事7人,英方4人。这时的纳森刚刚在英国短暂停歇后回到了中国,因之前任过开平矿务的职位,这一次,他便顺理成章地出任董事部主席兼经理,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末回国。而他的侄子纳森爱德也同样升任开滦局副总经理职务。
作为英国殖民主义在中国侵略的方式之一,纳森和他们代表的英国矿方不但对中国资源进行了残酷的掠夺,也对中国工人进行着剥削。1938年,纳森代表英国矿方在唐山各矿实行“井下记工制度”,引起了矿工们的强烈不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赵各庄为首的唐山五大矿区,砸了井下牌子房,联合举行了为期50天的大罢工。纳森在工人们的压力下,被迫答应了工人们提出的条件。但在罢工之后的第三天,他又和日本人签订了由日本人接管煤矿的“包销权”,由此日本人全面进入开滦矿区,并对罢工的领袖们进行抓捕,使矿工们被迫拿起武器,离家出走,走上抗日武装斗争的道路。如此看来,小洋楼不但记载了一个人的一段人生的故事,也承载着一个时代和一个民族一段不屈的生存历程。
专家支持金彭育
撰文记者苏莉鹏摄影崔跃勇 (来源:城市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