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两14岁少年寒假在网吧流浪22天急坏父母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10年02月24日15:37
2月21日下午,在峰峰车站附近的一家网吧里,两对焦急的父母终于找到了他们各自失踪22天之久的儿子小宇(化名)与浩浩(化名)。两个14岁的初二男生,经历20余天的流浪生活,毫无疑问,今年这个春节必定在他们的成长中留下深刻烙印。
网吧的流浪生涯
据小宇妈妈李女士回忆,儿子是1月30日寒假当天的晚饭后不见的,“他说去找同学打篮球,我嘱咐他早点回家……”可直到晚上11时,小宇仍未归家。后来,李女士从儿子同学那里得知,小宇和一个叫浩浩的同学去了网吧。之后的数天里,小宇父母和浩浩父母跑遍了市内各个网吧,均未见到他们的身影。
网络上,小宇的QQ号偶尔会在不同时段亮起,并常常显示“游戏中”的状态,抓住这个时机,李女士想尽办法套出儿子下落,但一问他在哪,QQ号马上显示下线状态。
李女士表示,小宇非常聪明但是有点“淘”,从小他要什么给什么,家里人很少责备他。而浩浩的爸爸杨先生告诉记者,浩浩爱好很广泛,象棋、羽毛球、乒乓球都很喜欢。但最近这一两年,他突然喜欢上网。他曾吓唬儿子,如果不好好学习下学期就别上学了,谁知儿子就留下一张“我出去打工,会在必要的时候回来”的字条走人了。
找了二十来天,家长们终于从孩子另一个同学处得知,浩浩曾经向其借钱说要去峰峰。1月21日,两个家庭一起出动,很快在峰峰矿区车站附近的一家大型网吧内,看到了他们日思夜想的宝贝儿子。此时,据两人离开家已过去整整22天。
记者联系到两个少年,“这些天过得开心吗?”面对记者的提问,倔强的小宇很干脆地答道:“不开心。”“为什么?”“吃不饱。”接着他不耐烦地说:“别问了,我只说一遍,我知道错了,以后不出去了,懂了没。”
内向的浩浩讲述了他们这些天的特殊经历。据浩浩称,当天他觉得“心情不好”,找了几个同学去丛台公园玩,后来小宇也来了,两人一商量决定“出去玩几天”。他们俩先在一个父母出差的同学家待了几天,后来怕父母找到就坐火车去了峰峰。下了车,两人就进了一家大型网吧,身上的几元钱用光后,活泼的小宇和网管俨然成了熟人,所以两人继续留在网吧里。饿了,吃盒饭或方便面;渴了,给网管要些热水;困了,就睡在网吧的沙发上。运气好,遇到玩通宵的上了一半去睡觉,他们就赶紧去接上。偶尔,他们也出去逛逛街、透透气。大年三十,网管的家人来送饭,他和小宇也跟着蹭了些年夜饭。大年初二浩浩想回家,可身上只够买一张火车票的3元钱最后却变成了两人的食物。
“没有考试和作业,上网感觉很轻松。”浩浩告诉记者,这次经历是不愉快的,“有点后悔,以后不会出去了”,他不希望老师知道这件事,目前会把假期作业赶紧完成。
“瘾”从何来
今年2月份,中国青少年网络协会发布2009年《中国青少年网瘾报告》,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城市网瘾青少年约占青少年网民的14.1%,人数约为2404.2万人,是2005年、2007年的将近2倍。报告中特别指出,网瘾青少年以“网络游戏成瘾者”居多,而网瘾青少年比非网瘾青少年受到的家庭管教更严厉,所获得的鼓励和安慰更少。
心理专家认为青少年沉迷网络,主要有孩子自身、家庭和社会三个方面的原因。首先,青少年身心发育尚不够成熟,对外界的诱惑往往难以抵御。趣味性强的网络游戏,层出不穷的新鲜资讯,畅所欲言的聊天平台,都对他们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竞争激烈、压力重重、处处被管制的现实生活里,网络无疑成为了他们一个宣泄的途径。
其次,长辈的溺爱、生活环境的闭塞,导致孩子心理脆弱,一受打击极易逃避现实。而缺乏沟通、家庭变故,也会将孩子逼向校外。判断能力与认知能力都亟待提高的这些孩子们,在缺乏有效的引导与矫正下,其直接后果就是成为网瘾少年。此外,社会也并未给孩子们提供一个足够积极、健康向上的环境。
呼吁多方努力
让孩子们远离网吧,需要家庭、学校、社会的多方努力。
专家表示,家长、老师和孩子建立亲密交流的关系,对防止孩子掉入网瘾泥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父母、师长应多与孩子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内心的想法。另外,把孩子们的兴趣引到现实中来,让他们亲身体验到成长的乐趣与责任,加大素质教育的力度,切实转变教学中的课堂观念。除了家庭与学校的努力,社会有关部门也应承担起监管的责任。 (来源:长城网)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