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新闻中心 > 国内新闻 > 国内要闻 > 时事

平安天量解禁股欲套现 市场不安大盘受累下挫

来源:新华网
2010年02月25日08:43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公告称,接获三家股东公司的书面通知,按照三年锁定期结束的约定,其持有的8.6亿股限售股将于3月1日解禁上市流通。

  公告称,减持将以在二级市场公开出售和大宗交易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5年内逐步完成,每年减持股份不超过目前所持股份总数的30%。

  截至公告发布,三家股东公司持股情况分别为,深圳市新豪时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持有389592366股A股股份,深圳市景傲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331117788股A股股份;深圳市江南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持有139112886股,其中中国平安副总经理王利平作为江南实业的股东之一,从而间接拥有中国平安88112886股。解禁股共占公司总股本的11.7%。

  中国平安是上世纪90年代初期深圳经济特区推行员工持股的试点单位。据了解,此波解禁的三家公司是平安员工及高管合股基金公司,近1.9万名中国平安员工受益持股,所涉17名高管人员共间接持有中国平安1.64%的股权。

  由于此次解禁的股份大部分为投资集合权益份额,其运作须通过员工投资权益持有人代表大会来进行,不受个人随意行为影响,因此中国平安的员工通过新豪时、景傲实业、江南实业持有的股份在此次解禁股份中的绝大多数都不会立刻减持。

  (记者姜锐 王文帅)新华社北京2月24日专电

  市场反应

  股价暴跌 大盘受累下挫

  上述消息一出,在二级市场上,机构疯狂抛售中国平安股票,股民也纷纷“用脚投票”。23日早间开盘,中国平安股价高空跳水,开市15分钟便告跌停。午后,中国平安股价虽呈现小幅拉升,但尾盘仍然回落到相对低点,全天报收于44.72元,较前一交易日暴跌8.9%,全天换手率为4.16%,成交额高达73亿元。

  中国平安的5年减持方案让市场感到莫名恐慌,因此,不仅仅中国平安股价急跌,中国太保、中国人寿等金融股也随之下跌,连累大盘下跌40点,把上证股指拉回“2时代”,从而使得A股市场出现了进一步寻找支撑的走势。

  公司态度

  解禁是正常市场行为

  针对市场对于平安巨额员工股解禁做出的反应,中国平安品牌宣传部相关负责人23日向记者表示,此次解禁是公司正常的市场行为,希望公司股价在这期间能够平稳过渡。该负责人进一步解释说,公司推出5年内分步骤、分阶段解禁减持的方案,就是为了最大程度地维护整个市场的稳定和持有人的权益。

  平安集团一位内部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他本人不会急于抛售手中的公司股票,而准备长期持有,并表示,即使有人减持套现,也应该不会是出于对公司前景失去信心。

  造富效应

  高管若减持获利几何

  平安8.6亿股限售股的解禁流通,意味着通过新豪时、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这3家持股平台持有上述股份的18969名平安公司员工(或平安公司前员工)将分享384.59亿元人民币(注:按照2010年2月23日中国平安A股收盘价44.72元人民币计算)的巨额财富,这笔钱平均到每一个人头上将是202.73万元。当然,肯定不是每个人都能拿到那么多,不过平安高管们所能拿到的肯定比这个平均数字高得多。

  历史追溯

  影子财富平台推到台前

  此次平安通过新豪时、景傲实业和江南实业等3家持股公司来运作员工股份解禁减持,不经意间也把这3家颇具神秘色彩的影子财富平台推到了台前。近两万名平安员工通过持股平台间接持有公司股票是平安的一大特点,持股平台的前身可以追溯到1989年成立的平安员工合股基金。

  1992年,平安员工合股基金改制为员工合股基金公司,并出资2236.3万元购买平安10%股份。值得一提的是,员工合股基金成立之初,大多数平安员工并不情愿参与其中,不愿意拿钱去买自己公司的股票。1995年,员工合股基金公司更名为新豪时。相对于新豪时,景傲实业的故事简单得多。1999年,平安信托工会与平安证券工会受让景傲实业原先两家股东的全部股权,景傲实业由此成为平安的第二家员工持股平台。

  3家持股公司中最引人关注的当属平安高管的持股平台江南实业。2005年6月,平安副总经理王利平以代偿贷款为条件,受让江南实业20.45%的股份,此后王利平又与平安89名高管和关键岗位人员签署《委托持股及管理公约》,确立平安高管层委托其持有江南实业,江南实业也由此成为平安高管间接持有自家公司股份的平台。

  来源:《京华时报》

  快评

  关键时刻,怎么又是平安

  一个解禁公告,一个深度下挫,中国平安没带来平安,引领大盘失守三千点,关键点位,关键时刻,导致大盘图形走坏。前两年那波气壮山河的大行情里,正当多空双方苦苦高位僵持之际,也是中国平安,提出大规模增发,于是多方溃退,一跌经年。平安给股市带来了太多不平安的冲击。

  价值投资者肯定会高呼:昨天出逃、砸盘者没有远见,就算流通股本扩大,但平安公司价值不变,抛售何来?长期投资理念,不该为此动摇,市场心态应更成熟,风物长宜放眼量。

  其实也难怪投资者闻风出逃,大非的解禁彻底改变了市场的格局,大家本来就不在一个起跑线上,怎么价值投资?二级市场是40元的成本,一些大非的成本不过一两元钱,按现在的市场价格,大非的获利空间在20倍以上,如此巨大的利润空间,一、二级市场的两方持有人该怎么对话?

  二级市场的部分主力操作手法绝对是先出逃,把股价砸下去,按照极限空间去设想,那就把股价打到大非无法出逃的区域去,大家都安生了。但这部分资金做空的目的,是为了做多。如果平安的股价杀到足够安全的位置,这股力量随时可能翻手做多。

  而大非持有人为保利润空间,在彻底出货前,反倒是希望股价坚挺;但股价坚挺的背后,目的是为了高位套现。这部分资金做多的目的,是为了最终做空。当然,也难保最后一、二级市场主力达成共识,稳定价位,合伙共赢。

  综合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平安内主力的多空厮杀将空前复杂,多空翻手变幻莫测,如此巨型指标股起伏跌宕,指数难免飘摇。主力都是聪明人,看最后谁能截了谁的财路。

  不过,大象打架,蚂蚁们要小心了,往往大象们打一会儿就握手言和、一起洗澡聚餐去了,草地上徒留一片蚂蚁的尸体。

  来源:《京华时报》
责任编辑:郑小霞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新闻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