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课改教材 三成未用 建议循环或取消使用
日前,北京市一位高中生给本报来信,反映才上高中一年半就发现20多本从未使用过的教材。记者调查发现,这些“多余”的教材,还导致每学年学生缴纳的教材费比原来贵出近一倍。多数老师和学生则建议取消或循环使用“多余”教材。
高二学生卖废品
发现很多“新课本”
昨天下午,高二学生小森来到报社,“多余”的教材装满了一大书包。“特意找了一个大帆布书包,否则书都装不下。”小森说,“寒假我清理废书卖废品,整理的时候发现不少书根本没用过。”细心的小森将这些崭新的教材还分了类。其中“一次都没使用过的书”有14本,包括历史填充图册、历史地图册、物理实验报告手册、语文读本1、化学必修探究活动报告册、地理填充图册、英语磁带等;“只用过一两次的书”有6本,包括工艺、地理地图册、生物探究活动报告册等。“还丢了好多书,可能上学期都卖掉了。”小森补充说。海淀区一所中学校长告诉记者,高中新课改后增加了许多阅读性教材,这些教材并不是老师都要讲,与课改前相比书的数量大约增加了三分之一。
新课改后教材费用
比原来多出近一倍
记者看到,这些教材来自多家出版社,比如星球地球出版社、岳麓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人民美术出版社等。根据小森对自己手中这些“多余”教材定价统计,一次没用过的教材总价为208.25元,只用过一两次的教材总价为30.69元。在这些“多余”的教材中,单价最高的为14.50元,最低的3.6元。
记者对海淀、朝阳等部分高中调查发现,新课改后教材费确实贵了很多。门头沟、房山等远郊区县部分中学老师甚至抱怨:“部分家庭困难学生为交书费而发愁。中关村中学曾对高中新课改教材费做过一次调查,课改后学生每学年缴纳的课本费为500元到600元,比课改前多出300多元。”
师生建议取消或
循环使用多余教材
学校师生对新课改的“多余”教材有颇多看法。“其实从小学开始就有一些书直到毕业都用不上,我认为有两个原因。”北京陈经纶中学学生马航说,“一是大家的目标是高考,与高考关系不大的书可以省略。二是教学进度与教材没有合拍。”北京一零一中学学生刘博君认为有些“多余”的教材也很有用,比如说语文的几本读本上课确实是没用过,但内容还是挺不错的。海淀、西城、门头沟、房山等多所中学校长则建议,这些“多余”的教材应该取消或者循环使用,否则真是浪费资源增加学生经济负担。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学校却必须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书目进行采购。(邓兴军) (来源:北京青年报)
![](https://news.sohu.com/upload/pagerevision20090916/pic03.gif)
上网从搜狗开始
民生视点
沈阳男子曾令军在这不足20平方米的厕所小家生活了五年,还娶了媳妇,生了大胖儿子……
今日热点
温家宝总理在记者会上表示,现在改革到了攻坚阶段…[详细]
汪成荣面临的奖金被收回再分配难题,并不是一个单一事件。[详细]